-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拷貝不走樣》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拷貝不走樣》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拷貝不走樣》教案 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學會用觀察,表述,傾聽等方式與同伴合作完成作品。
2、體驗和同伴合作成功的快樂。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重難點】
學會用觀察,表述,傾聽等方式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作品。
能仔細觀察并清楚地描述。
【活動過程】
一、拷貝不走樣
(價值分析:激發孩子對游戲的興趣。)
提問:“你們玩過拷貝不走樣的游戲嗎?怎么玩?”
小結:我做一個動作,后面的人一個接著一個傳下去,最后一個人做的動作和我一樣,這就是拷貝不走樣。
二、你來說,我來做
(價值分析:能仔細觀察并清楚準確地描述作品)
1、師:“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個作品,現在你們是看不到的,等會兒你們要完成一個一模一樣的作品。什么叫做一模一樣?
2、游戲規則
(1)兩人一組,一人負責說,一人負責做,負責說的要說清楚。
(2)負責說的可以不斷觀察,然后清楚地告訴同伴。
(3)負責做的小朋友要仔細聽,負責做。
(4)聽到開始后,負責說的.可以去觀察了,倒計時結束后,游戲結束。
3、第一次游戲
(1)交流:“大家都完成了嗎?和我的作品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你們是怎么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作品的?
小結:原來完成這個作品是離不開兩個好朋友的合作,負責說的小朋友要先看清楚顏色,粗細和位置,然后準確的告訴操作的孩子。
4、第二次游戲
(1)這次我們玩法、規則不變,兩個朋友要換一下。
(2)交流:看看這次我們完成的怎么樣?你們怎么成功的?
小結:原來要成功,要學會用觀察,表述,傾聽等方式與同伴合作完成作品。
延伸活動:在區域活動中投入更多的模版進行兩人一組的“拷貝不走樣”的游戲。
教學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來提高活動地質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幼兒園大班《拷貝不走樣》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讓幼兒理解“拷貝不走樣”的含義,并能積極參與游戲。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模仿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成功與合作的快樂。
二、教學準備
準備一些簡單的動作或表情卡片,如“舉手”、“跳躍”、“微笑”等。
準備一個寬敞的活動場地,確保幼兒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游戲。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向幼兒介紹“拷貝不走樣”的游戲規則和玩法,讓幼兒明白游戲的目的和要求。
教師示范一個簡單的動作,如“舉手”,并請幼兒模仿。
開展游戲
教師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5名幼兒。
每組選出一名幼兒作為“傳遞者”,其余幼兒按照順序站成一排。
教師向“傳遞者”展示一張動作或表情卡片,然后讓“傳遞者”用自己的方式將這個動作或表情傳遞給下一位幼兒。
下一位幼兒根據前一位幼兒的演示,模仿出同樣的動作或表情,并繼續向后傳遞。
如此類推,直到最后一位幼兒模仿出動作或表情。
最后,請每組的最后一位幼兒展示自己模仿的動作或表情,并與卡片上的動作或表情進行對比。
交流討論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游戲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并引導幼兒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模仿和傳遞方式。
教師總結游戲中幼兒的表現,肯定幼兒的`努力和進步,并提出表揚和鼓勵。
拓展延伸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將游戲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模仿家人的動作、表情等,增進親子關系。
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同一個動作或表情,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幼兒能夠積極參與游戲,并在游戲中體驗到成功與合作的快樂。同時,游戲也鍛煉了幼兒的觀察力、模仿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幼兒思考并解決問題,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教師還應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幼兒園大班《拷貝不走樣》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讓幼兒理解“拷貝不走樣”游戲的規則和意義。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模仿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嘗試進行簡單的創新拷貝。
二、教學準備:
示范動作卡片或圖片(如跳舞、跑步、做鬼臉等)。
音樂播放設備(用于播放背景音樂)。
寬敞的活動空間。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5分鐘)
教師向幼兒們介紹“拷貝不走樣”游戲,并簡單解釋游戲的規則:一個人做出一個動作或表情,下一個人模仿前一個人的動作或表情,依次傳遞,最后一個人需要做出與第一個人相同的動作或表情。
教師可以先做一個簡單的示范,如做一個鬼臉或跳一個簡短的舞蹈。
2. 游戲規則講解(5分鐘)
教師詳細解釋游戲規則:
游戲分為若干輪,每輪由不同的幼兒開始。
第一個幼兒需要觀察教師給出的示范動作或表情,并盡可能地模仿。
后面的幼兒需要仔細觀察前一個幼兒的動作或表情,并依次模仿。
最后一個幼兒需要盡可能準確地模仿出第一個幼兒的動作或表情。
教師和其他幼兒作為觀眾,觀察并判斷最后一個幼兒是否“拷貝不走樣”。
強調游戲的重點是觀察和模仿,而不是競爭。
3. 游戲實踐(15分鐘)
教師首先給出第一個示范動作或表情,讓幼兒們依次模仿。
每輪游戲后,教師可以邀請幼兒們分享他們的.感受和經驗,如“你覺得哪個地方最難模仿?”、“你是怎么觀察前一個幼兒的?”等。
根據幼兒的反饋,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游戲難度或增加新的動作示范。
4. 創新拷貝(10分鐘)
在幼兒們熟悉游戲規則后,教師可以引入創新拷貝的環節。
教師給出一個基本的動作或表情示范(如“開心的笑”),然后鼓勵幼兒們在保持基本動作或表情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創意和想象,如“開心的笑,并加上一個舞蹈動作”。
幼兒們可以分組進行創新拷貝,每組選出一個代表進行展示。
教師和其他幼兒作為觀眾,對每組的創新拷貝進行點評和鼓勵。
5. 總結與分享(5分鐘)
教師引導幼兒們回顧整個游戲過程,并分享他們的感受和收獲。
“你覺得今天玩‘拷貝不走樣’游戲開心嗎?為什么?”
“你在游戲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你覺得今天學到了什么?”
教師對幼兒的表現進行點評和鼓勵,并強調觀察力、模仿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重要性。
四、教學延伸:
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們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嘗試模仿并加入自己的創意和想象。
教師可以在后續的活動中引入更多與“拷貝不走樣”相關的游戲和挑戰,如“拷貝不走樣的繪畫比賽”、“拷貝不走樣的故事講述”等。
【幼兒園大班《拷貝不走樣》教案】相關文章:
拷貝不走樣作文11-07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小熊不刷牙》11-19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不私自離園》09-29
幼兒園大班教案《不私自離園》含反思07-01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不撈小蝌蚪》08-18
幼兒園大班心理健康《我不緊張了》教案05-25
幸福不能拷貝-散文欣賞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