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我幫媽媽掛窗簾》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我幫媽媽掛窗簾》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我幫媽媽掛窗簾》教案 1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從上往下畫直線。
2、引導幼兒感受美欣賞美。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范例作品一幅。
2、幼兒活動材料《美術》每人一本,油畫棒每人一盒。
活動過程
一、談話。
老師作情景表演:哄娃娃睡覺,可是娃娃睡不著。
1、小朋友猜猜娃娃為什么睡不著?(原來是光線太亮了。)
2、小朋友為媽媽想想辦法,使房間的光線不那么亮?
3、小結:小朋友的辦法真好,掛上窗簾,房間的'光線就不會太亮了。
二、我幫媽媽掛窗簾。
1、教師示范從上到下地畫直線(把窗簾掛得直直的,一直掛到底)。
2、帶領幼兒書空練習。
3、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注意畫面的整潔。
(2)、提醒幼兒線條要畫得直,畫得密,如果發現哪里有空隙,應添畫直線。
三、展示幼兒作品,講評。
1、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評價。
2、請個別幼兒到集體前介紹自己作品。
3、老師總結評價。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幼兒園小班《我幫媽媽掛窗簾》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窗簾的基本用途和掛窗簾的基本步驟。
2、技能目標:培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學習從上到下畫直線的技能。
3、情感目標:通過模擬掛窗簾的活動,增強幼兒對家庭生活的參與感和責任感,同時體驗幫助媽媽的快樂。
二、教學準備
1、范例作品:一幅已完成的窗簾畫。
2、繪畫材料:每位幼兒一本繪畫本,一盒油畫棒。
3、實物或圖片:窗簾實物或窗簾的圖片,供幼兒觀察和認識。
三、教學過程
1、導入(5分鐘)
教師出示窗簾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引導幼兒討論窗簾的用途和在家中掛窗簾的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新知呈現(10分鐘)
教師向幼兒展示范例作品,并講解掛窗簾的基本步驟:“我們要先測量窗戶的尺寸,然后挑選合適的窗簾款式和顏色。接下來,我們要準備一些材料,比如窗簾鉤、窗簾環等。最后,我們要按照步驟將窗簾掛在窗戶上。”
教師用油畫棒在黑板上示范從上到下畫直線的動作,并告訴幼兒這是模擬掛窗簾時拉窗簾繩的動作。
3、幼兒操作(20分鐘)
教師分發繪畫本和油畫棒給每位幼兒。
引導幼兒在繪畫本上畫出窗戶的輪廓,并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從上到下畫直線來模擬掛窗簾的過程。
教師在幼兒繪畫過程中巡回指導,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
4、作品展示與評價(5分鐘)
教師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墻上或黑板上,引導幼兒互相欣賞和評價。
教師點評幼兒的作品,肯定他們的努力和創意,同時提出改進的建議。
5、總結與延伸(5分鐘)
教師總結本次活動的學習內容和幼兒的表現,強調掛窗簾的'基本步驟和從上到下畫直線的技能。
延伸活動:教師可以邀請家長配合,在家中讓幼兒實際操作掛窗簾的過程,進一步鞏固學習效果。
四、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模擬掛窗簾的情景,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掛窗簾的基本步驟和從上到下畫直線的技能。同時,通過實際操作和互相評價等環節,培養了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參與感、責任感。在后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表現,進一步拓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如學習其他家居用品的用途和操作方法等。
【幼兒園小班《我幫媽媽掛窗簾》教案】相關文章:
掛窗簾作文09-08
掛窗簾作文01-30
關于夢見掛窗簾的意思08-08
我幫媽媽07-01
我幫媽媽05-27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我幫小兔送花籃》10-24
幼兒園小班優秀數學好看的窗簾教案12-12
我幫媽媽洗碗05-29
我幫媽媽做點事06-13
我幫媽媽拖地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