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秋月明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并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2. 了解中秋節的風俗習慣,知道要在中秋節的時候和家人一起賞月、分享月餅,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
3. 豐富幼兒的科普知識,了解"月亮的變化",知道每個月的不同日子月亮是會一點點變化的。
4. 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 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1.《中秋月明》PPT課件。
2. 幼兒已有關于過中秋節的經驗。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請幼兒講一講我們都慶祝過什么節日,以及將要來臨的是什么節日。
2.觀看ppt課件《中秋月明--中秋節的來歷》。
請幼兒講一講中秋節是怎么來的呢?我們為什么要慶祝中秋節?
提出問題,加深幼兒對故事"嫦娥奔月"的理解。
故事中都有誰?發生了什么事?是誰偷吃了不死藥?人們為什么在中秋節這一天慶祝和懷念?
3. 觀看PPT課件《中秋月明--中秋節的習俗》。
了解中秋節的風俗習慣,知道要在中秋節的'時候和家人一起賞月、分享月餅,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
4. 觀看PPT課件《中秋月明--月亮的變化》。
知道月亮每天都是在變化的,只有在農歷每個月的十五日時才會變成圓圓的。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之后和家人一起賞月、分享月餅,要記得先把月餅分給長輩,并說一聲"中秋快樂"哦!
教學反思: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此次開展中秋節慶;顒,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慶祝習俗,以及感受傳統節日的源遠流長。
小百科: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幼兒園中秋月明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語文《日月明》教案03-28
《日月明》一年級語文教案03-12
一年級上冊語文《日月明》教案03-07
一年級語文《日月明》的教案01-04
語文《日月明》教學反思11-11
小學一年級語文日月明教案11-11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明》教案03-15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日月明》教案03-12
日月明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02-26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明》教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