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小車迷》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小車迷》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小車迷》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孩子喜歡車,尤其是男孩,在活動中孩子到底豐富了多少車的知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孩子好奇心的激發、探究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習興趣和態度的養成。
活動目的:
1、了解車輛名稱、用途。
2、大膽發問。
3、探索、發現生活中車的多樣性及特征。
5、懂得車的組成,與小伙伴交流。
活動準備:
1、車輛照片、玩具車。
2、實物:轎車。
3、自制花車。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喜歡的車
1、桌上各種玩具車和各種車的照片,找一輛自己喜歡的玩具車或照片。
幼兒自主講述,交流。
2、除了這些車,你們還知道哪些車?
二、大膽提問
1、xxx的爸爸開來了一輛真的轎車,去坐一坐、摸一摸、看一看,發現汽車上面新的秘密和問題,想知道什么就問什么。
2、幼兒坐一坐、摸一摸、看一看轎車。
了解車的組成。
3、幼兒交流自己發現的秘密和問題。
三、看看想想:想要的車
把你心里想要的車畫出來或做出來。
活動反思:
車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們幾乎每天要用車。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幼兒思考、回答的教學方式。使幼兒在玩中學,在玩中不知不覺突破了幼兒制作的難點,為下一步自由創作作了鋪墊。 本設計重視激發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積極為幼兒創設有利于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巧妙地引導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的探究問題。
幼兒園中班《小車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地鐵的外部構造、功能以及便捷、環保的特點,知道乘坐地鐵的基本程
2、能大膽講述乘坐地鐵的經歷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3、感受地鐵出行帶來的方便,萌發安全乘車,綠色出行的意識。
活動重點:
了解地鐵的外部構造、功能以及便捷、環保的特點,知道乘坐地鐵的基本程序。
活動難點:
能大膽講述乘坐地鐵的經歷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活動準備:
請家長帶幼兒乘坐地鐵,感知地鐵的特點。
課件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播放地鐵聲音,提問:“今天我們一起去李村新華書店,聽一聽我們坐什么去?”
2、交流:你坐地鐵去過哪里?
小結:看來地鐵可以帶我們去很多的地方。
(本環節通過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在情境中學習,通過跟進提問法調動幼兒已有知識經驗,老師也對幼兒的知識面有大體的了解。)
二、結合圖片,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地鐵的外部構造、功能。
提問:地鐵是什么樣子的?在哪里行駛?
小結:地鐵是鐵路運輸的一種形式,需要在專門的地下軌道行駛。它的車頭是子彈頭的形狀,有利于減小風阻,提高車速。
三、播放課件,了解乘坐地鐵的基本程序、注意的問題。
1、引導幼兒知道乘坐地鐵的基本程序。
(1)認識路線圖,模擬買票過程。
提問:我們乘坐地鐵幾號線?
去李村新華書店要在李村下車,需要坐幾站呢?
你們坐地鐵是怎樣買票的?引導幼兒結合經驗大膽講述。
(2)觀察地鐵內的設施,了解乘坐地鐵時應注意的問題提問:我們要怎樣才能順利的通過安檢和檢票口?
在候車廳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地鐵上有什么?乘車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我們怎么樣檢票出站呢?卡和票分別放在哪里?
小結:地鐵內的設施能告訴我們許多信息,做文明小乘客,有序上下車,遵守乘車規則,才能安全快樂地出行。
(本環節我運用多媒體演示法、操作觀察法,以孩子在前、教師在后的理念,從而實現知識目標和活動重點。只有孩子親生經歷探究和發現的過程,才是幼兒真正主動學習的過程,所以我運用動手操作法,結合幼兒的實際年齡特點,讓幼兒主動探究。)
四、交流互動,感受地鐵便捷、環保的特點。
(1)提問:地鐵和我們平時坐的汽車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乘坐地鐵準點、快捷、舒適,是一種環保的出行方式,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2)出示李村新華書店圖片
“李村新華書店到了,我們去選擇喜歡看的書吧!”
(科學源于生活,最終還是服務于生活,中班的幼兒注意力短,結合多媒體課件能讓幼兒更加理解本節課的內容,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觀看乘坐地鐵的視頻,進一步了解如何安全文明的乘車。
幼兒園中班《小車迷》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孩子喜歡車,尤其是男孩,幾乎每個男孩子的家里,都有一籮筐玩具車。既然孩子喜歡車,不妨來研究研究。其實,在活動中孩子到底豐富了多少車的知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孩子好奇心的激發、探究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習興趣和態度的養成。所以,我們在指導活動時,應該淡化關于車的知識的全面性。事實上,我們和孩子在認識車方面,都無法做到專業。
內容與要求:
1、了解各種車輛的名稱、用途,喜歡各種車輛。
2、能大膽地向別人發問。
活動準備:
1、各種車輛的照片、玩具車。
2、實物:轎車。
3、自制的花車。
過程與指導:
一、看看講講:我喜歡的車
1、桌子上放著你們帶來的各種玩具車和各種車的照片,你們去找一輛自己喜歡的玩具車或者照片,來向大家介紹介紹你喜歡的車。
——幼兒自主找照片或玩具車講述,并相互交流。
2、除了這些車,你們還知道還有什么車嗎?
二、大膽提問,了解車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1、你們知道的車真多,其實,汽車上還有許多秘密,今天,x的爸爸開來了一輛真的轎車,你們可以去坐一坐、摸一摸、看一看,你們發現了汽車上面會有什么新的秘密和新的問題,你們想知道什么就問什么,問得越特別,知道的事情就越有趣,就越多。
2、幼兒坐一坐、摸一摸、看一看轎車。
——老師可以提示孩子觀察:“你最喜歡車上的什么東西?”了解車的'組成部分。
接著,老師可以提示孩子:“你們有什么問題嗎?"“你想知道什么事情?"等,引發孩子提問。
3、幼兒交流自己發現的秘密和問題。
——老師可以引導個別回答,如:“誰知道”;集體討論:“你們說這是怎么回事。"老師、家長可以共同參與討論。
三、看看想想:想要的車
車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們幾乎每天要用車。你心里喜歡什么樣的車呢?請你把你心里想要的車畫出來或做出來。
——如果可能,可以讓孩子乘上車,外出兜一小圈風。
幼兒園中班《小車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汽車的名稱、外形特征和用途,能說出自己喜歡的汽車。
2.認識汽車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其作用,激發兒探索汽車的興趣。
3.感受汽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對環境的污染,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汽車模型。
3.“汽車開來了”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以游戲“我是某某車”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對汽車的興趣。請幼兒兩手握拳做開車狀,扮演小司機,并說說自己喜歡的車。如:滴滴滴,我是大卡車,我的汽車開來了。
2.教師播放“汽車開來了”音樂,引導幼兒了解汽車的特征和用途。
(1)請幼兒結合課件,分別說說公共汽車、出租車等常見汽車的特征和用途。
(2)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汽車的組成部分及其作用。如:車身、車輪、車窗、方向盤、發動機、排氣筒、雨刮器、后備箱等汽車組成部分和它們各自的作用。
3.請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汽車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4.觀看大氣污染保護環境宣傳動畫,請幼兒說一說“汽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對環境的污染。”
(1)你都做過什么汽車?去過哪里?如果沒有汽車會怎樣?
(2)引導幼兒討論:汽車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不好的影響。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減少這些壞的影響。
(3)布置小任務,請小朋友回家把今天學到的東西教給你的爸爸媽媽。
幼兒園中班《小車迷》教案 篇5
一、活動名稱:
科學《小車迷》
二、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汽車的名稱、外形特征和用途。
2.認識轎車的主要組成部分,引發幼兒對汽車奧秘的探究興趣。
3.感受汽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對環境的污染,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三、活動準備:
1.請家長帶領幼兒觀察馬路上的各種汽車,并統計自己看到的汽車。
2.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玩具汽車。
3.玩具大汽車一輛。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通過觀察轎車模具了解轎車的組成部分及部件數量;
難點是引起幼兒探索轎車的興趣,并大膽向別人發問。
四、活動過程:
1.請幼兒結合統計表交流“我在馬路上看到的汽車”,了解汽車的名稱和外形特征。
提問:昨天我請小朋友和媽媽對馬路上都有什么汽車進行了統計,誰來說一說你們都見過那些汽車?它們的外形特征是怎樣的?能做什么呢?
2.引導幼兒分組玩玩具汽車,并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汽車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師:這里有許多玩具車,請你選一輛最喜歡的車,和它一起玩玩吧。
提問:你為什么喜歡它?
幼兒:我喜歡這輛垃圾車,因為它可以運垃圾的。老師:是啊,垃圾車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很干凈。
幼兒:我喜歡公共汽車,它可以坐許多人。幼兒:我喜歡警車,因為它可以提壞人。
老師:警車的用處就是讓大家安全。幼兒:我喜歡這車,它可以運黃沙。老師:這是卡車,一般是運東西的。
3.出示ppt,進一步了解車輛的特征及汽車的不同用途。
教師小結:所以,有的車是乘人的,有的車是運貨的,有的是特殊用途的車。
4.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交流“汽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對環境的污染”。
(1)提問:都坐過什么汽車?去過哪里?如果沒有汽車會怎樣?
感受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引導幼兒討論:汽車除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同時也給生活帶來了哪些不好的影響?
小結:大量的汽車尾氣使空氣變得渾濁,損害了人們的健康,給環境造成了污染。
5.引導幼兒探索轎車的奧秘,了解轎車的組成部分和用途。
(1)師:今天我為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師:小朋友們大家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坐一坐轎車,玩玩方向盤,打開前蓋和后備箱看看、轉動雨刮器,看看反光鏡等。
(3)請幼兒找找轎車部件的數量。
師:我請小朋友找一找他們都有哪些部件呢?
小結:方向盤一個,后備箱一個,前面車燈兩個,后面車燈兩個,有四個車門。
6.鼓勵幼兒交流自己發現的秘密。
提問:你們還對車里的什么東西最感興趣?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五、活動延伸
師:小轎車還有哪些主要部件名稱和作用呢?回家找一找,回來和小朋友分享一下。
《小車迷》課后反思
車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們幾乎每天要用車。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幼兒思考、回答的教學方式。使幼兒在玩中學,在玩中不知不覺突破了幼兒制作的難點,為下一步自由創作作了鋪墊。首先從選材上看,車子是孩子經常見到而又非常喜歡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活動要從孩子的身邊出發,選擇孩子們喜歡的、感興趣的,這就為孩子下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活動前,我讓孩子們和家長把見過的汽車面下來進行了統計,孩子們都能很好的講述自己所見的汽車名稱、特征及用途,然后,我就將提前收集的玩具小汽車陳列出來,并請幼兒玩一玩,上前介紹自己喜歡的車輛,鼓勵他們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引導他們說出車輛的名字,用途等。孩子們積極性很高,表達也令人滿意。接下來我運用ppt對照講述不同的車輛及他們的用途,還請幼兒及時補充。最后,出示汽車,讓孩子們摸摸、看看、說說,更加深入了解汽車的特征及組成部件,知道車輛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及危害。孩子們都能很好的掌握活動重點。
整節活動中,個別孩子比較活躍,我適當做了一些制止,而且,問題提問不夠深入,沒有更好的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活動后我反思自己,孩子們對于他們所熟悉的事物,他們更想做的是與同伴表達分享,而不能滿足只聽老師的一言堂。活動或許可以更活一些,教師可以隨機應變,在活動中設計一個車輛研討會,讓幼兒盡情地說。這樣不盡滿足幼兒想說的需求,也能讓教師的活動進行得更順暢。
總之,教師不能忘記孩子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只是扮演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每一次的活動設計應更符合我們的孩子,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中班《小車迷》教案】相關文章:
《小車迷》幼兒園中班教案03-15
車迷12-10
幼兒園中班《小青蛙》教案04-17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瓢蟲》12-20
《小竹林》幼兒園中班教案04-07
幼兒園中班《小裁縫》教案04-14
幼兒園中班小木匠教案03-31
《小幫手》幼兒園中班教案08-15
《小士兵》幼兒園中班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