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10的分解》教案(通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10的分解》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10的分解》教案 1
活動目標
了解10的幾種分解方式,為以后對數的加減的學習做好鋪墊
培養學生有一些初步的數學邏輯思維和在生活中能夠學以致用。
在愉快的游戲和動手中產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科學探究的精神。
使學生能夠掌握10的分解,能夠在實物中表示出來,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準確地在游戲、活動、實物中表示出10的幾種分解方式
教學難點:提高查數的能力,熟練掌握10的分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帶笑臉的紙卡,剪刀,水彩筆,豆豆,跳繩
活動過程
一.講個故事提出問題
二.學習10的分解
1.把帶有10個笑臉的紙卡用剪刀分成兩部分,可以任意分。
2.把幾種不同的10的分解方式粘到黑板上,并板書:
3.總結10的幾種不同的分解方式,找學生說出你發現了什么?如:兩個數可以互換位置;每增加一個數另一個數就減少了一個;左邊遞加,右邊就遞減。
4.師生碰球游戲:我的.1球碰幾球?你的1球碰九球……(通過練習達到熟練掌握10的幾種分解方式)
三.操練活動(及時鼓勵發放粘貼,培養學生競爭意識)
1.分實物。把十根水彩筆分成兩部分并說出10能分成幾和幾。
2.跳繩游戲:(倆人一組)合在一起是十
3.師生拍手游戲。我拍你聽,你拍我聽,我們合起來是十。
4.搶夾豆豆分放兩個盒里。并說出你把10分成幾和幾。
四.對本節課做個總結:給予鼓勵的語言表揚學生,培養學生自信。
教學反思:
在課上的每個環節及時給予鼓勵,并獎勵小粘貼,這樣可以清楚的讓學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給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樣。在玩和游戲中探究知識,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學生會參差不齊,會有個體差異,調動積極性讓他們充分愉快的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幼兒園大班《10的分解》教案 2
一、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6—9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于數的組成他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后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組成,掌握10的9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和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和對數學的興趣。
三、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并記錄10的9種分法。
四、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五、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礦泉水瓶若干個,廢報紙球10個,鉛筆,記錄單,黑板,粉筆,學習教科書,數字卡片。
六、活動形式:
集體 小組和個別相結合
七、活動過程
一、復習9的組成,玩碰球游戲,出示數卡。如
師:這是數字寶寶幾?(9)今天我們來玩碰球游戲,小朋友與老師的數合起來是9
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2 3 4 5)
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體小組和個別)
二、學習10 的組成和分解。
(一)、創設情境,手指歌導入。
1、手指頭呢,可重要了我們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頭還可以變成小動物和我們一起玩,看他們來了
2、手指頭除了跟我們玩,還可以幫我們數數呢!今天我們就用手指頭數數,大家快來試一試吧!
(二) 手指動起來
1、小小手指有幾根,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數來做好朋友。
2、教師引導幼兒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雙手(和老師一起伸手指數數)
3、小朋友可真棒,來一邊說一邊做吧,相信你們能行!
4、數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適時鼓勵)我們還可以這樣說:10可以分成1和9,9和1
(三) 玩游戲:打保齡球
幼兒動手操作,把10個礦泉水瓶擺成一排,用廢報紙球去打水瓶,讓幼兒觀察打到了幾個?還有幾個沒打到?這樣和起來有幾個?(記一記,思考10 的多種分法)
〈1〉把幼兒分成10組,每五人一組。
〈2〉每組請一名幼兒做記錄,其余幼兒動手操作。
〈3〉教師總結10的`九種分法引導幼兒觀察10的分解式,發現總結10以內數分解組成規律:除1以外,每個數分法的種類都比本身少1;把一個數分解成兩個較小的數,所分成的兩個數合起來就是原來的數,即整體大于部分;把一個數分成兩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減少個1,即遞增遞減規律;交換規律。
(四) 趣味兒練習,《十只青蛙》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五)結束活動:學生齊讀兒歌《十只青蛙》,分組到室外組織打球比賽,鞏固對10的分解和組成。回家把今天學習10的組成說給爸爸媽媽聽,比比誰的辦法更好。
幼兒園大班《10的分解》教案 3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理解10的分解與組合;
2.通過數的分解,進一步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3.大膽自信,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結果。
活動準備:
微課視頻、玩具、書本、水果等等各10份
活動重難點:
理解10的分解與合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我帶大家到森林里逛一逛。因為呀,今天的森林可不是一般的熱鬧。兔媽媽和雞媽媽同時邀請小動物們到她家做客。
二、基本部分
1.小鴨子去做客
第一個去做客的是小鴨子們,數一數總共有幾只小鴨子呢?1、2、3、4…….10,有10只小鴨子。為了兔媽媽和雞媽媽都高興,它們決定分開,兩家都去。小朋友想一想,應該怎么分呢?有1只鴨子去了兔媽媽家,剩下的9只鴨子去了雞媽媽家。10只鴨子分成了1只和9只。1和9合起來是10。
2.兔媽媽的款待
兔媽媽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招待小鴨子。她端來了10根胡蘿卜,想讓小朋友幫忙放進兩個盤子里,想一想,應該怎么放呢?我們在第一個盤子里先放2根,那剩下的8根胡蘿卜就放到第二個盤子里,所以10也可以分成2和8,2和8合起來是10。
3.雞媽媽的款待
雞媽媽同樣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招待小鴨子。它端來了一盤子小青蟲,讓小朋友幫忙盛在小鴨子們的兩個小碗里。數一數有幾條小青蟲?1、2、3、4……10,10條小青蟲應該怎么分到兩只小碗里呢?
如果我們在第一個小碗里放3條小青蟲,那第二個小碗會有幾條小青蟲呢?(7條)所以說10也可以分成3和7,3和7合起來是10。
4.餐后娛樂
吃飽之后,小動物們都到森林里玩耍去了。兔媽媽拿來了10個小皮球,讓小動物們將皮球分成兩組玩耍。小朋友們快幫幫小動物,應該怎么分皮球呢?我們可以給第一組分4個皮球,第二組會有幾個皮球呢?(6),所以10也可以分成4和6,4和6合起來是10。還可以怎么分呢?小朋友想一想。
三、結束部分
小動物玩的真高興,謝謝兔媽媽和雞媽媽的招待。今天的森林之旅結束了,小朋友們有沒有發現10的分解與合成的規律和秘密呢?(教師總結10的分解與合成)
四、延伸部分
家長朋友可以在家里繼續輔導孩子完成以下任務:
1.從家里找出10個物體,可以是10個桔子、10本書、10個玩具…...讓幼兒嘗試進行10的`分解和合成。看看,10還可以有哪些分法,并記錄自己的發現。
2.除了10的分解合成,可以用實物分一分,操作發現其他數字的分解合成,如8,7,5,等等,并記錄自己的發現。
幼兒園大班《10的分解》教案 4
活動目標:
熟練進行10以內數的合成與分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撲克牌,數字卡,紙面教具。
紙面教具:打印1-9的數字卡若干套,并裁剪;打印《撲克王》作業人手一份。
材料準備:從A到10的撲克牌若干套。
活動過程:
教師拿出一張撲克牌,引導幼兒想辦法從下面一排撲克牌中,找出數字加起來正好等于這個數字的牌。
——我出示了一張撲克牌8,誰能給我2張總數等于8的撲克牌?
——我出示了一張撲克牌7,誰能給我3張總數等于7的撲克牌?
——我出示了一張撲克牌10,誰能有不同的方法給我撲克牌?每種方法都要讓總數等于10。
教師組織幼兒玩“撲克王”的.游戲,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10位幼兒、1套撲克牌,強化幼兒對10以內數的組合與分解的理解和運用。
規則:
1.取走撲克牌中J、Q、K、王牌,將1--10的撲克牌(A代表1)的數字面朝上放在桌子上,第1輪用猜拳的方式決定誰是撲克王;
2.接著由撲克王抽取一張撲克牌并向其他幼兒提出要求,如“誰能給我2張撲克牌加起來等于x",其他幼兒中,誰能最快將符合要求的牌給撲克王找出來,誰就是新一輪的撲克王。
教師分給幼兒每人分一張數字卡,組織幼兒玩數字組合游戲。
隨機分,幼兒被分到哪張數字卡就代表他是哪個數字。
第1輪:從幼兒中隨機選出一個數字,請組合起來等于這個數字的2位小朋友手牽手站在一起。
第2輪:從幼兒中隨機選出一個數字,請組合起來等于這個數字的3位小朋友手牽手站在一起。
第3輪:從幼兒中隨機選出一個數字,請組合起來等于這個數字的4位小朋友手牽手站在一起。
引導幼兒操作《我的數學——撲克王》連線游戲。
——讓上下兩張撲克的數字加起來等于10,你來連一連。
溫馨提示:
在前面一個活動中幼兒用到的是具體的實物,到了這個活動就要過渡成較為抽象的撲克牌,主要是為了鍛煉幼兒的抽象思考能力,進一步提高他們合成與分解的能力。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將撲克牌投放到益智活動區中讓幼兒繼續玩游戲“撲克王”。
幼兒園大班《10的分解》教案 5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2、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發現數組成的遞增、遞減及互相交換的規律。
3、在動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組成,掌握10的9種分法。
【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10的9種分法。
【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課件、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復習學過的數的組成和分解。
1、師:我來問,你來答,9可以分成3和幾?(幼兒邊拍手邊回答)
2、教師引導10、9、8、7、6、5、4、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雙手,如圖:雙手平伸是10,彎下一根是9,彎下二根是8,彎下三根是7,彎下四根是6,彎下五根是5。也可以說,彎下一根手指是9和1,彎下二根手指是8和2,彎下三根手指是7和3,彎下四根手指是6和4,彎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過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與組成。
師: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著一位美麗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興,因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們帶來很多的.寶貝,請幼兒每人取出10個寶貝,試著把它們分成兩部分,看看有多少種分法?自己試著來記錄一下……
三、通過課件,學習10的組成和分解。
1、師:數一數來了幾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進兩座小房子里,該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種分法,幫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導幼兒觀察10的分解式,發現總結10以內數分解組成規律:除1以外,每個數分法的種類都比本身少1;把一個數分解成兩個較小的數,所分成的兩個數合起來就是原來的數,即整體大于部分;把一個數分成兩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減少個1,即遞增遞減規律;交換規律。
四、鞏固練習。
10個小朋友一組,邊唱找朋友的歌曲邊做游戲,唱完后迅速分成兩部分,說一說10分成了幾個幾?
五、活動延伸。
將各種操作材料投放到數學區供幼兒操作練習。
幼兒園大班《10的分解》教案 6
活動目標:
1、復習9的分解與組合。
2、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學習10的分解和組合。
3、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數量之間包含、互補和可逆關系,為學習加減法打基礎。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板一套、幼兒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復習20以內的單、雙數。要求幼兒手指著棋格數數。
2、4、6、8、10-----------1、3、5、7、9、
2、請幼兒而在插板上用下樓梯的方法擺出9 的`分解與組合。教師和幼兒邊操作邊口述9的分解式。
二、學習10的分解和組成。
1、請幼兒在9的分解與組合基礎上,用上樓梯的方法點數:10能分成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4和6、3和7、2和8、1和9
2、幼兒操作,教師在操作板上演示后并巡回指導。
3、請個別幼兒當小老師用上樓梯的方法演示10的分解,并與其他的幼兒對答案,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口述10的分合式,教師在黑板上做記錄。
三、整理插板。
將所用的小棋擺在插板上,幼兒則根據食物、顏色進行分類整理后,整理后交于教師檢查,結束。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從幼兒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讓幼兒通過擺一擺、記一記、說一說等生動有趣的活動,自主嘗試探索,學習并掌握了10的9種分法,幼兒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還發現和總結出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戲環節里,忙亂中忘了讓幼兒自己去找“好朋友”;個別幼兒動手能力和參與意識較差,不愿與同伴交流,還需加強訓練。
幼兒園大班《10的分解》教案 7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和并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2、發展幼兒的邏輯能力,提高思維的敏銳性。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數字組成卡片,標有0-10的卡片多套(幼兒人數的1、5倍)
活動過程:
1、數字游戲《找朋友》----每個幼兒都分得一張0-10的數字卡片,貼于胸前。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如7,請幼兒找胸前數字相加或者相減得數是7的另一幼兒做朋友。
(1)首先兩兩找朋友,即兩個幼兒的數字之和為7、
(2)再讓找兩個幼兒的數字之差為7的做朋友、
(3)請找對朋友的幼兒手拉手站著,并能說出如4+3=7的等式。
適時提醒:如果教師手中的數字為8,而有些幼兒胸前的數字為2,那么這些幼兒即可以和數字為6的幼兒做朋友,也可以和數字為10的幼兒做朋友,但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做好朋友哦。
2、游戲《翻得數》
(1)兩位教師示范游戲規則:把30張卡片打亂,游戲者輪流摸10張,剩余10張反扣在桌子中間。
其中一游戲者先翻開桌面的任意一張卡片,此卡片上的數即表示得數。大,考吧.幼,師,網再從自己的手中找兩個數字,這兩個數字相加或者相減其得數與翻的牌一致,確認找對后就把著三張卡片整齊地放在自己的一旁。接著就輪到另一游戲者翻開桌面的一張卡片,依次類推。如果翻的卡片是5,而自己手中沒有相加或者相減其得數等于5的,那么就把這張卡片拿到自己手中。桌子中間的卡片翻完后,手中牌少著為勝。
(2)小組內幼兒兩兩輪流繼續游戲。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大班《10的分解》教案 8
一、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和加減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8—9各數組成與加減》,對于數的組成他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后記錄結果。發現10的9種分法。新《綱要》中提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發展思維能力",因此在學習10的加減的時候,我創設情景,讓幼兒根據所遇到的問題想辦法進行解決。
我們班幼兒在之前數學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看圖列示和看圖編應用題,但看圖編應用題并不是所有幼兒已經掌握的。因此在本節課中,我給幼兒提供更多編應用題的機會,讓他們能在一個寬松的范圍中想說,能說。
二、活動目標:
1、學習10的組成,理解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2、看圖編應用題并列出加減算式
3、樂于動手操作,正確記錄并大膽表達對組成和加減的認識
三、活動準備:
《10的組成和加減》的PPT、10的分成的操作材料、看圖編題的歸類卡、10的算式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10的組成,理解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難點:看圖編應用題并列出加減算式
五、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幼兒操作嘗試練習10的組成師:小朋友們都去過超市的吧。今天蔣老師想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去超市購物,你們愿意嗎?(出示圖片超市)我們來到了超市的水果區,我買了10個蘋果。小朋友們,你們都很喜歡吃蘋果的對吧?所以現在我想請小朋友幫我把這10個蘋果分成兩份,看看可以怎么分,有幾種分法?
師:(操作要求)請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組長記錄你們組的操作結果,操作結束以后,請組長把表格交給我。
(幼兒操作)
(二)幼兒小結,教師總結并揭示10的組成師:我已經將小朋友們操作的表格展示了出來,我想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你從中有沒有發現什么問題?(5個左右幼兒進行回答)師:剛剛幾個小朋友已經將他們發現的問題說了出來,所以我們在記錄的時候需要注意(進行總結和補充)現在我想請一個小朋友根據每組的操作結果,最后來歸納一下10的組成。
師:最后我們發現10有幾種分法啊?好,現在我們來把10的組成一起讀一遍。
(三)情境創設,看圖編應用題并列出10的加減法算式
1、看圖編應用題并列加法算式
(1)師:剛剛蔣老師去了超市的水果區買了一些蘋果,這時候我們班諾諾她說她剛剛在賣學習用品的地方看中了4樣學習用品,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4樣東西呢?它們又要多少錢呢?
(出示物品圖片和對應價格)師:但是諾諾身上只有10元,她又想買其中的兩樣東西,你覺得她可以買哪兩樣?說說你的原因。(請3、4個幼兒)小結:小朋友們把原因說了出來。因為鉛筆要2元,鉛筆盒要8元,2+8=10,所以諾諾可以選擇鉛筆和鉛筆盒。那你覺得根據2+8=10,我還可以列一個什么算式呢?(8+2=10)
(2)師:幫助了諾諾之后,我們小朋友都來到了學習用品區,我想問小朋友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教師幫助幼兒分析圖片上的物品,鉛筆(長短、顏色),橡皮(大小、顏色)師:小朋友們真棒!這時,超市的營業員阿姨走過來,她說"誰能贏了我的挑戰,就能得到獎勵!"營業員阿姨發出的第一個挑戰聽好了,(圖上有1只長鉛筆,9只短鉛筆,一共有幾只鉛筆?)誰能來復述一下營業員阿姨剛剛說的話并且把算式也列出來。1+9=10師:誰能根據1+9=10再列一道算式呢?9+1=10師:這時,營業員阿姨又說了,她說:"誰能像我一樣用三句話把圖上的物品都為它編一道應用題,才能贏得最后的獎勵!"所以現在我要把我們小朋友分成男小朋友一隊,女小朋友一隊來比賽。如果女小朋友回答錯了,那么這個問題就再由男小朋友再來回答。回答對一道就能得一個貼花紙,現在比賽開始了!
師:剛剛營業員阿姨用三句話根據鉛筆的長短編了一道應用題,現在我們也用三句話根據鉛筆的顏色來編一道應用題,誰能來試試?并列出對應的算式。
師:誰能根據3+7=10再來列一道算式呢?7+3=10師:現在我們來為橡皮編一下應用題,先根據橡皮的大小來編一下并列算式,誰能來試一試?誰能根據4+6=10列一道算式呢?我們再根據橡皮的顏色來編一下并列算式,誰能試一試?
師:好,我們第一輪挑戰才結束我們來看看是哪一隊暫時領先?但是我們下面還有一個挑戰,所以小朋友們還要再繼續努力!
2、看圖編應用題并列減法算式
(1)師:我們剛剛買了水果和學習用品現在我們再去逛一下賣菜區就回家吧,但是我們的挑戰還在繼續哦!
師:我們先來到了賣雞蛋的地方,誰來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師:哦,圖上看到一共有10個雞蛋,碎了1個,根據這個你覺得能編一道什么樣的應用題并列一道算式呢?
(2)師:我們來到了賣蔬菜的地方,你從圖上看到有哪些蔬菜呢?
教師幫助幼兒分析圖片青菜10棵被拿走2顆番茄10個被拿走3個胡蘿卜10個被拿走4個土豆10個被拿走5個師:現在我請女小朋友從青菜和番茄兩幅圖中選一幅來編一道應用題和列一個算式,男小朋友從胡蘿卜和土豆兩幅圖中選一幅來編一道應用題和列一個算式。我們再來比賽看哪對答對得多,贏得最后的獎勵!
(四)教師總結,拓展與延伸師:我們去完了蔬菜區,也踏上了我們回家的路。蔣老師也將我們路上遇到的事情畫了下了,我會放在我們的區角,等小朋友去玩區角時就可以看圖編一編應用題并列算式。我也非常感謝小朋友們對我和諾諾的幫助,以后小朋友們和爸媽一起去超市時,也要很有計劃的.去買東西。最后我們一起讀讀這些算式!下課!
六、活動反思:
在學習完10以內的加減法后,孩子們已對教材豐富多彩的知識呈現方式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喜歡了。我深深認識到把生活帶進課堂,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能激起學習的興趣,擴展思維的空間,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注意問題呈現多樣性,激起挑戰的欲望
解決問題,是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學習目標,怎樣才能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在教學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誠的感謝實驗教材的編委,教材本身與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層次的創設問題情境,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以教材為依托。平時教學中注意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問題呈現的多樣化,例本案例的教學中,由學生創設情境后自主提出問題,創設一種游戲、挑戰性的問題情境,生問、生答,更能激起學生的解決欲望。平時課堂上“你難不倒我”“我來考考你”都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問題解決的表現,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大家解決后,也注意人際化的情感教育。“對同學們的解答你滿意嗎?”“謝謝大家”,無一不透露出濃濃的情。平時結合課本的實際情景,常以第三人稱的方式請小朋友幫助解決。
幼兒園大班《10的分解》教案 9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分解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引導小朋友積極探索數學活動。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課件、1———10的數字卡。
2、學具:兒童用書,幼兒自帶10根小棒。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數字10
1、教師:伸出小手,數數自己有幾個手指頭?(10個)
2、教師:數字10怎么寫?
3、請孩子說一說,寫一寫。
二、學習10的組成(標題)
1、出示10張蘋果圖讓學生數一數(課件演示)。
2、教師:請你嘗試著把10根小棒分成兩組,有幾種分法呢?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3、請孩子想一想,說一說自己的分法。
4、(演示課件)教師根據交換規律和左邊多1,右邊少1的規律在黑板上寫出10的分解式。(教師板書)
5、教師總結,請學生分組讀一讀10的組成。
三、情境感知——看圖學習加法應用題
1、出示蘋果圖。
看看這幅圖,根據這幅圖編出一道加法應用題出來?
2、引導小朋友用三句話表達圖片的意思。(圖上有4個紅蘋果,6個綠蘋果,問:圖上共有幾個蘋果?)
3、小朋友口述圖意并說出算式,老師記錄。
4+6=10(個)
四、做游戲"找朋友"
1、教師提供每個孩子一張數字卡,組織孩子圍成一個圓圈。
2、教師:音樂開始,當唱到"找到一個好朋友"時,請你找到和你的數字卡合起來是10的同伴做好朋友。
3、游戲開始,可以讓孩子互換數字卡反復游戲。
五、請孩子結合兒童用書練習。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幼兒園大班《10的分解》教案 10
活動目標:
1. 能夠對物品顏色、功能、形狀等進行不同的分類和計數。
2. 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和數字書寫。
活動準備:
掛圖,盤子,西瓜磁貼,糖果磁貼,練習題1、2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們還記得上次小動物幼兒園舉行的是一項什么活動嗎?”“沒錯,因為上次運動會的順利組成,老師們決定請小動物們吃大餐。大家想不想去看看?”通過上次活動進行情景延續,引出本次活動。
二、布題。
1.出示掛圖,請幼兒對圖中事物進行分類計數。
“圖中都有什么?”“都有什么食物?”“蛋糕有幾種,分別是什么?”
2.利用盤子的.不同顏色分類數西瓜,練習10以內數的組成。
“看到這些,誰能講一講是什么意思?”
3.鼓勵幼兒嘗試出題、做題。并能夠說明題意“紅色盤中有幾個西瓜,黃色盤中有幾個西瓜,一共有幾個西瓜。”
三、練習題
1.出示練習題1、2,難易程度不同供幼兒選擇做題。
“小動物們要出絕招了,它們在小朋友們的桌子上放了許多的練習題,分為練習題1和練習題2,小朋友們可自己選擇。”
2.“小動物們也發現了大家真聰明,決定將自己的大餐中分出一部分給大家,現在,請小朋友們將小椅子輕輕地轉回去,我們一起等待,看看送給我們的是什么好不好?”
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