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前雨后》幼兒園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雨前雨后》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教師引導下,學習按照從上到往下的順序觀察圖片,了解下雨前和下雨后不一樣的自然現象,激發探索自然的興趣,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雨前雨后》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下雨前和下雨后不一樣的自然現象,激發探索自然的興趣
2.在教師引導下,學習按照從上到往下的順序觀察圖片。
3.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40、練習冊。
活動過程:
1.先彈奏一段急促的樂曲,讓幼兒感受。你聽了這段曲子后,感受要怎么了?原來是快要下雨了。下雨前有哪些現象呢?
2.通過觀察圖片,了解下雨前的一些特殊自然現象。
。1) 這幅圖上畫的是下雨前的一些現象,讓我們來看看吧!
。2) 引導幼兒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看圖。平時的云朵是什么樣的?下雨前,又是什么樣的呢?水面上的蜻蜓怎么樣了?為什么它會飛得低低的呢?青蛙在做什么?我們來學一學。這是誰?它們在做什么?為什么小螞蟻要趕緊搬家呢?
(3) 請幼兒用動作表現下雨前一些自然環境的變化。
3. 通過觀察圖片,了解下雨后的一些特殊自然現象。
(1) 雨嘩啦啦地下完了,這時外面會又會有什么樣的景象呢?
。2) 引導幼兒獨立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看圖,然后再相互說說。
(3) 集體交流。
(4) 請幼兒用動作表現下雨后一些特殊的自然現象。
4. 比較雨前和雨后不一樣的'自然現象。
下雨前和下雨后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5. 游戲:聽音樂變化,用動作表現下雨前和下雨后的特殊自然現象。
6. 結束活動。請你們和爸媽一起觀察一下,下雨前和下雨后還有哪些特殊的自然現象。
活動延伸:
完成練習冊內容、教幼兒繪畫彩虹、唱《虹彩妹妹》歌。
小百科: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象,是由大氣循環擾動產生的,是地球水循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惟一方法。
【《雨前雨后》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水果謎語》教案04-24
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05-14
幼兒園小班繞口令教案03-31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05-16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05-16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三篇05-16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05-16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四篇05-13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四篇05-22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六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