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多少幼兒園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非正式的理具和正式的量具(量杯)測量容積的方法,知道量杯是測量容積的標準工具。
2、引導學生認識到量是物質存在的普遍形式,測量是一種廣泛運用的認識方法。
3、指導學生動手制作量杯,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想像能力。
教學準備
1、兩個高低、粗細不一的杯子,量杯,小酒杯,水。
2、透明塑料瓶,水彩筆,空果凍杯。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1、學習比較兩杯水多少的方法。
2、指導學生做一個小“量杯”。
3、討論:還有哪些地方用到測量的。
4、教師總結結束本課。
談話:上一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關于尺的知識。今天,我們還將繼續研究。(板書課題)
。1)學生觀察兩個里面裝有水,高低、粗細不一的杯子。
(2)思考:杯子里倒入水的高度不一樣,你能判斷哪一杯的水多,哪一杯的水少嗎?怎樣才能知道它的多少?
。3)學生討論:比較兩杯水多少的方法。
。4)匯報討論結果。重點讓學生說出用小杯子量杯子里的水,就可以比較水的'多少的方法。
。5)學生實驗。用小杯子量兩只杯子里的水。
匯報實驗結果。
(6)師生共同小結:有時候,我們可以用一容器,比如用小杯子等,當作測量工具來測量水的多少。為了精確地測出水的多少,人們還發明了量杯。
。7)出示量杯。讓學生認識量杯就是杯壁上標有刻度的玻璃杯。教師介紹量杯刻度的讀法。
(8)學生學習用量杯測量、記錄的方法。
教師演示用量杯測量水。(邊講邊做)我們以一量杯為一個測量單位,把要測量的水倒入量杯,看水有沒有超過量杯的最高刻度。如果超過了,只要倒到最高刻度為止,把量杯里的水倒進另一只空杯子里去,再把剩下的要測量的水倒入量杯里,這樣下去,直到把測量的水倒完為止。這時記下已經倒了幾量杯,如果最后還剩下不滿一量杯水,看水面在量杯的哪一刻度,看的時候,要注意眼睛和水面平視,用筆在這一刻度做個記號。然后再倒另一只要測量的杯子里的水。最后比較一下,各倒了幾量杯,量杯數多的水當然就多。如果量杯數相同,再看量杯里剩下的水哪一只多,哪一只多說明原來杯子里的水就多。
學生分組實驗:用量杯測量原先兩只杯里的水。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匯報測量結果?纯词欠窈偷谝淮斡眯”訒r測量結果相同。
教師根據測量過程中發生的情況,進行小結。
(1)看課文圖片后,學生討論做“量杯”所需要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2)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教師小結。
準備材料:一只透明塑料瓶,一支水彩筆,一個空果凍杯,一個裝水的大瓶。
制作過程。用果凍杯做測量的單位(學生將果凍杯里的水倒進塑料瓶),在“量杯”的外壁寫上刻度(用水彩筆在“量杯”的外壁沿水平面劃線)。量杯做成后,量一量,一瓶飲料有幾“果凍杯”。(學生觀察倒進飲料的量杯水平面)
(3)學生討論,各人做的量杯不一樣,量同一瓶飲料結果也不一樣,這是因為各人所用的測量單位不一樣。
。1)看課文第20頁5幅圖。①用油泵計量器給車輛加油。②用電子秤售貨。③溫度計顯示氣溫。④天平稱物體。⑤秒表計時。
。2)討論:這些測量工具能測量什么?
課后感受
通過學生的實驗,使學生親身體驗了測量是如何開展的。學生對于測量較感興趣,學習氣氛較好。
【它有多少幼兒園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小多少》教學反思11-28
多少的近義詞是什么04-14
秋老虎有多少天07-29
雨中花落知多少散文11-09
曾經,有過多少美麗04-08
蜈蚣到底長多少只腳06-27
唐高祖李淵有多少孩子06-17
夢里花落知多少-散文欣賞11-06
《夢里花落知多少》經典臺詞10-23
春節知多少手抄報內容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