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

時間:2022-05-27 16:08:2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的中班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通用11篇)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 篇1

  教案活動目標:

  一、通過摸、看、玩筷子讓幼兒了解各種筷子的用途、特點。

  二、發揮幼兒的想象思維,用筷子創造各種圖形。

  三、讓幼兒練習使用筷子做到姿勢正確并用筷子學會夾物品。

  活動準備:

  各種樣式及色彩的筷子數十雙,用盤子裝好的豆子、玻璃球、紙條等少許。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小心過馬路》,提醒幼兒“馬上就要開始上課了”,意在集中小朋友的注意力。

  二、老師的話:“親愛的小朋友,老師在上課前要出個謎語讓大家來猜,看看哪個小朋友能最先猜出來,”-----兩姐妹,一樣長,酸甜苦辣她先嘗。(筷子)

  “筷子是每天都要和我們見面的小伙伴,它在吃飯的時候幫助了我們,是我們大家的好朋友,今天聶老師就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重新認識一下我們的朋友—筷子!”

  三、老師拿出一雙筷子,教幼兒大聲說出:“筷子,兩根筷子,一雙筷子”。讓幼兒了解筷子表達該用的量詞。

  四、將小朋友帶來的筷子和老師收集的筷子全放在桌子上,像個筷子家庭大聚會一樣,“長的是爸爸,細的是媽媽,短的是兒子,你們看這家人多熱鬧啊。”讓幼兒對筷子產生興趣。

  五、小朋友可以隨意下位觀察每雙筷子的不同,通過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回答老師在觀察過程中提出的問題。

  “筷子有哪些顏色?”

  “請將長的和短的筷子分出來。”

  “摸摸看,每雙筷子是不是都是同一種材料做成的?”

  “你喜歡哪雙筷子,為什么?”

  六、讓幼兒討論,筷子有哪些作用?

  “小朋友們,筷子我們非常熟悉,它有哪些作用呢?”(用餐、敲打、玩具等)

  老師說:“筷子啊,還會變戲法呢,不信你們看。”老師將一些筷子擺成好看的形狀,調動小朋友的想象力,讓他們自己動用在桌上也擺出各種圖形。老師與孩子一起動手。

  七、小朋友人手一雙筷子,老師教用筷子的正確方法: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能太低和太高,兩支筷子不能分得太遠,中指與大拇指碰頭,其他做輔助。老師考驗小朋友的學習效果:“現在老師要來考考大家,看到底你們學得怎么樣?”在桌上分組放上幾盤豆子、玻璃球和紙條,讓幼兒試著來夾物,從一個盤里夾到另一個盤里,看誰夾得穩,夾得快,并在活動過程中糾正錯誤的拿筷姿勢。老師也參與其中。

  八、結束語:“小朋友們,老師又要給你們出個謎語了-----兩兄弟,一般高,一日三餐不長膘。(筷子)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我們重新認識的筷子,以后我們要和筷子做好朋友們,我們要去愛護它,不能傷害它。好不好?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2/4拍的歌曲,歌詞形象生動,特別是疑問句“吊起了什么?”和象聲詞的加入,

  極易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高低音的變化,形象地表現了大吊車吊卸貨物的情景。活動在感受和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根據樂曲中高低音的變化,創造性地表現大吊車工作的情景,在活動中獲得快樂體驗。

  活動目標:

  1.了解大吊車的外形特點和用途,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問詞“什么”。

  2.初步感知樂曲中的高低音,能用創造性地表演大吊車吊卸貨物的情景。

  3.體驗與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吊車掛圖、音樂

  活動建議:

  1.觀察大吊車的圖片,了解大吊車的外形特點及用途。

  2.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的有趣。

  (1)教師示范歌曲,從開頭“吱-吱”,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并引導幼兒唱好疑問詞。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請你問一問、唱一唱大吊車吊起了什么?

  (2)教師完整范唱歌曲。

  提問:大吊車到底吊起了什么?

  (3)引導幼兒辨別樂曲中的高低音。

  提問:請你說一說高低音時大吊車分別在干什么?

  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高低變化,用肢體動作模仿大吊車吊卸貨物的情景。

  3.幼兒整首學唱歌曲。

  (1)請幼兒整首跟唱歌曲,并把想吊上的不同貨物唱到歌詞里,提高演唱的趣味性。

  4.聽歌曲錄音,引導幼兒創造性地進行表演。

  (1)幼兒個別表演,如,能根據吊到的貨物大小、做出相應幅度力度的動作。

  (2)幼兒分角色表演,如,教師扮演大吊車,幼兒扮演貨物,樂曲部分教師根據音樂的高低變化吊卸貨物;也可以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扮演大吊車和貨物進行表演。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初夏的美景,萌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2、欣賞古詩,感受古詩的意境美。

  3、理解古詩大意,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并用繪畫進行表現。

  活動準備

  電子大書、白紙、蠟筆、水彩顏料、水彩筆、墨汁、毛筆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出示電子大書)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非常美的畫,大家一起來欣賞,這幅畫上你們看到了什么?(蜻蜓、荷花、樹、池塘、流水、山)

  ——有很多的花會在春天開,但有一種花它是夏天才開的',你們知道它是什么花嗎?(荷花)

  ——山上有一個洞,從洞里流出一股泉水,這個洞是泉眼。

  ——太陽照射下,池塘邊的樹在水上出現了它的影子。

  ——荷葉剛剛露出尖尖的角,已經有蜻蜓站立在上面了。

  ——師:你們覺得這景色美不美?

  ——師:古代詩人楊萬里把這漂亮的景色用一首詩記錄了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欣賞古詩。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請幼兒對照圖畫,找一找每句詩相對應的內容。

  3、教師帶幼兒朗讀古詩。

  4、分組誦讀古詩。

  三、美術活動。

  ——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古詩的大意。

  ——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古詩表現的美麗景色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下來。

  四、作品分享。

  ——請幼兒將畫好的作品分享給自己的同伴,并跟同伴介紹自己畫的內容。

  活動應變

  可準備一些荷花、蜻蜓等圖片或視頻,讓幼兒感知欣賞后再作畫。

  活動延伸

  用廢舊塑料勺子、雪糕棒制作蜻蜓。

  區角活動

  語言區:將古詩《小池》的圖畫貼在區域內,讓幼兒閱讀。

  美工區:投放繪畫工具,鼓勵幼兒根據詩意作畫。

  環境創設

  將幼兒畫好的作品貼在班級區域內。

  家園同步

  請幼兒回家后把古詩背給家長聽,并給家長講講古詩的大意。鼓勵幼兒將古詩表達的美景畫下來。

  隨機教育

  日常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美景,嘗試用語言或畫筆表現出來,激發幼兒愛自然,善觀察的情感和能力。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理解并感受古詩的意境,初步學習古詩。

  2.在音樂的伴奏下,按古詩的節律進行朗誦。

  3.激發幼兒對春色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大掛圖、四張表示每句詩的小圖、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古詩

  1.春天來了,它還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古詩,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你聽到這首古詩里有幾句詩?每一句詩里都有一幅漂亮的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理解詩句,圖片與詩句配對。

  1.仔細觀察一下,你覺得哪一幅圖畫出了第一句詩“春眠不覺曉”?

  幼兒把數字卡片匹配相應的畫面并說一說理由。

  師:對了,春天的夜晚詩人在房間里睡覺,睡的真香,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我們一起來朗誦一下這句詩。

  2.你覺得哪一幅圖畫出了第二句詩“處處聞啼鳥”?

  幼兒把數字匹配相應的圖片并說一說理由。

  師:說的真好,第二天,詩人醒來的時候,聽到到處都是小鳥歡快的鳴叫聲。

  我們一起來朗誦一下這句詩。

  3.你覺得哪一幅圖畫出了第三句詩“夜來風雨聲”?

  幼兒把數字匹配相應的圖片并說一說理由。

  師:對呀,昨天晚上詩人在睡覺的時候,好像聽到外面沙沙的風雨聲。我們一起來朗誦一下這句詩。

  4.最后剩下的這幅圖畫的是哪一句詩?

  是第四句詩“花落知多少”。

  師:詩人有點擔心,經過昨晚的風雨,不知道院子里的花落了多少?我們一起來朗誦一下這句詩。

  三、朗誦古詩

  1.誰想當小詩人來完整地來朗誦一遍這首詩?

  2.跟著小詩人一起來朗誦一遍。

  3.配上手指游戲朗誦古詩。

  4.都學會了嗎?我們一起來表演一遍。

  四、古詩表演

  古詩除了可以朗誦,還可以配上音樂唱起來,跟著音樂一起來表演一遍。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掃把的外形特征,體驗工具的無窮魅力

  2、能大膽想象,創作各種掃把,嘗試合理安排畫面

  活動準備:PPT,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整體觀察

  1、這是什么?有什么用?

  2、(PPT)掃把是有什么組成的?

  3、你們看見的掃把是什么樣的?每一個面都一樣嗎?

  二、示范點撥

  1、讓我也來畫一把掃把,我這把掃把這里這樣的…

  2、看看這些小朋友的靠椅,都是什么樣的。

  三、幼兒作畫

  要求:

  1、把你看到的靠椅畫下來,注意線條的粗細搭配。

  2、畫的時候不說話,不能打擾別人;畫完蓋好筆蓋放回盒子

  3、自己把學號寫在畫紙上,不會寫的請老師幫忙

  4、聽到鋼琴聲后自己把畫釘在KT板上,畫和畫要并攏

  四、啟發想象

  1、這次把我們的掃把大變身。選一個自己喜歡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別人的。

  2、把掃把轉一轉,你覺得它像什么?會出現在什么地方?旁邊還可以再添加些什么讓它更像?

  五、二次作畫

  1、老師的這一把掃把倒過來像一顆椰子樹,它長在美麗的沙灘上,旁邊還有很多海鷗…

  2、你們也來把掃把變身吧!

  六、互動評價

  1、請你來介紹一下你掃把的故事

  2、你覺得哪一幅作品最有意思,猜猜它的故事

  總結:哇,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每個人的掃把都變成了特別有趣的東西。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活動設計巧妙通過游戲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并能夠在游戲中養成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

  活動目標:

  1、認讀單詞:redblueyellowgreen;認讀句子:whatcolorisit?itisredlueyellowgreen

  2、在游戲中對英語學習感興趣,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

  活動材料準備:卡片書、色卡、大轉盤、彩色包裝巧克力、簡筆畫若干張

  課前準備:將16個幼兒分成4組,每組4人并分別在手臂系上不同顏色的絲帶(紅、黃、藍、綠),小組也以顏色命名。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1、教師出示一大把彩色包裝的巧克力

  2、教師拿相應的顏色引出紅、藍、黃、綠的英語單詞,然后將巧克力放進口袋里待用。

  二、深入主題

  1、教師出示卡片書:翻開后指著圖片上的顏色說:red并請孩子跟讀red,然后往后翻閱顯示不同的紅色的物品幫助兒童加深印象。(之后的藍、黃、綠依此類推)

  2、游戲鞏固:教師出示一個標有紅、藍、黃、綠的大轉盤,要求兒童按照大轉盤轉到的顏色與自己手臂上的顏色對應起來,如果轉到的顏色與自己手臂上的絲帶顏色符合就到臺上邊拍手邊大聲說:redredred,itisred.(以red為例)

  3、游戲結束后,教師再次出示之前的卡片書往后翻(卡片書上每一頁都有不同顏色的物品)teacher:whatcolorisit?(指著卡片上的物品詢問幼兒顏色)students:itis…(此出幼兒可能一開始未用itis…的句型,教師可以適當引導。)

  (這里提問回答的方式可以多樣化,例如一起回答,男女生分開提問回答,一個個提問回答等)

  4、教師再次出示活動伊始出示的巧克力,并把它們放進一個口袋里,隨后請孩子在袋子里摸一個巧克力看看是什么顏色,隨后通過描述讓其他孩子猜測巧克力的顏色。最后把巧克力分發給每一個孩子。

  三、結束鞏固

  填色游戲:

  (1)教師出示已經涂過顏色和未著色的兩張簡比畫(圖案相同),并在未著色的畫上示范根據英語單詞的提示涂上相應的顏色。

  (2)示意幼兒在紙上涂色。(這個活動可以在下午午睡后進行,以此作為考核教學成果的手段。)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隨著主題的開展,我們進入到了“秋天的樹”的小主題。孩子們在撿落葉等活動中初步感受到了秋葉的飄落,但是孩子們對樹葉的關注程度還不夠深入,因此我選擇了“樹葉”這篇散文,散文里:小螞蟻撿起一片樹葉,這是我的渡船等生動的情景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

  本次活動讓孩子在感受和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大膽想像、嘗試仿編,鼓勵他們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活動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通過觀察圖片,理解詩歌的內容;第二環節通過課件,進一步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第三環節引發幼兒想象,并根據詩歌進行仿編。

  活動目標:

  1、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樹葉展開想象,嘗試仿編詩歌。

  2、了解秋天的季節特征,感受秋天落葉紛飛的美。

  活動準備:課件、其他小動物的圖片、黑板

  活動過程:

  一、觀察講述——感受秋天季節特征,理解詩歌內容

  1、美麗的秋天到了,看看大樹媽媽的葉寶寶們發生了什么變化?

  (出示圖一)樹葉變黃了,紛紛飄落下來。

  是啊!我們看到幼兒園里很多樹上的葉寶寶被風兒一吹,也飄落下來了。

  提問:猜猜小樹葉會飄到哪里?

  2、(出示圖二)小樹葉飄呀飄,飄到了很遠的地方,看看被誰撿到了?當作了什么?

  3、(出示圖三)誰也撿到了一片樹葉,它是怎么想的?

  4、(出示圖四)還有誰也撿到了樹葉?猜猜它們會把樹葉當作什么?

  二、散文欣賞——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原來,小樹葉離開了媽媽的懷抱,和動物朋友相親相愛在一起,這真是太美了。老師把小樹葉和動物做朋友的事編成了一首詩。

  1、教師朗誦散文。

  仔細聽,小動物們看見了小樹葉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幼兒學念散文。

  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我們也來學學小動物的本領吧。

  三、仿編散文——根據樹葉展開想象,嘗試仿編詩歌

  1、猜猜還會有誰撿到樹葉?會把樹葉當什么呢?

  1)啟發幼兒大膽想象,鼓勵幼兒說出與眾不同的情景。

  2)教師把幼兒想像的內容仿編到散文中。

  例如(xxx撿起一片樹葉:這是我的xxx。)

  師根據孩子的仿編內容及時以簡筆畫形式呈現在黑板上。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 篇8

  一、活動背景:

  隨著主題“秋天的畫報”的開展,我們帶孩子去參觀了菜場,由此,孩子們對買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間經常會聽到孩子們在交流:“我昨天和奶奶去買菜了,我們買了魚和青菜。”“我和爸爸也去了,菜場里的菜真多。”“媽媽買了我最喜歡吃的蘿卜和豆腐。”……歌曲《買菜》,這個內容來源于生活,為幼兒所熟悉;歌詞中所描述的各種蔬菜是幼兒經常吃或看得到的,這為幼兒理解歌詞、學習排圖學唱歌曲提供了可能,歌曲中還有說唱的部分,體現了幼兒買菜時愉快的情緒,使歌曲唱上去更有意思。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新《綱要》中提出的“要為幼兒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和空間”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二、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在聽聽、排排中熟悉、記憶歌詞,體驗通過探索學會歌曲的成功與快樂。

  2.能積極參與歌唱活動,初步表現歌曲的說唱風格。

  三、活動準備:

  1.幼兒有過排圖的經驗。

  2.操作圖和操作卡一份。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活動興趣:

  教師:你們去菜場買過菜嗎?菜場里都有些什么菜?(鼓勵幼兒結合經驗大膽的說說)

  小結:菜場的菜可真多,我們小朋友知道的真不少。

  (二)在聽聽、排排中熟悉、記憶歌詞內容和順序:

  1.傾聽教師范唱,初步熟悉歌曲內容:

  教師:有個小朋友也要去買菜,聽聽他和誰去買了菜?都買了什么菜?(引起幼兒傾聽興趣)

  2.集中交流,初步熟悉歌詞:

  a教師:你聽到了什么?菜場里有哪些菜?(鼓勵幼兒結合剛才聽到的說說,教師邊用歌詞小結幼兒的回答邊出示相應的圖片,并引導幼兒跟著教師一起有節奏的練念歌詞。)

  b如果幼兒第一次沒有將所有的歌詞說出來,教師可再范唱一次。

  3.在聽聽、排排中進一步熟悉歌詞:

  a教師:我先唱了什么?再唱了什么?誰來排一排?(請幼兒逐個分別將圖片有順序地排列在操作卡上。)

  b教師:他們排的對嗎?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教師再次范唱,和幼兒一起驗證排列順序正確與否,并做適當的調整。)

  4.完整練念歌詞:

  教師:我們一起看著圖譜說一說我和奶奶買菜的事情吧!(引導幼兒看著圖譜練念歌詞,幼兒練念時配上輕輕地鋼琴伴奏,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和樂曲旋律。)

  (三)學唱歌曲,體驗通過探索學會歌曲的成功與快樂:

  第一遍:教師:剛才我聽到有些小朋友已經能夠跟著音樂唱出來了,我們也來試一試吧!

  (引導幼兒嘗試跟著音樂演唱歌曲。)

  第二遍:教師:看見這么多的菜,我們真高興,怎么唱呢?

  (幫助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引導幼兒用響亮、愉快的聲音唱歌。)

  第三遍:教師:你們有沒有發現這首歌曲和別的歌曲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對這首歌曲有的地方是唱的,有的地方是念的,這種方法叫說唱,真有意思!

  (引導幼兒在念的地方要有節奏地、用響亮的聲音念。)

  第四、五遍:幫助幼兒分角色,一組幼兒唱、一組幼兒念,第二次交換角色念。

  (四)延伸活動:

  可以組織幼兒開展創編歌詞的活動。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 篇9

  活動名稱:花車

  活動目標:

  1.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比較"花車"與常見車輛的不同特征與用途。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力及初步的審美能力。

  3.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材料與環境創設:

  1.各種玩具汽車、紙盒、塑料圈、木板等。

  2.活動場景:"馬路"、"高架橋"。

  3.操作材料:麥管、雪花片、皺紙、顏料、橡皮泥、蠟筆、棉簽、汽車輪廓圖、自制立體車等。

  4.開汽車的音樂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

  引導語:今天,張老師看到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小汽車,我們來猜一猜小朋友帶的是什么車子好嗎?

  1.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車子,說一說它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大家共同猜出車輛的名稱。

  二.玩一玩

  引導語:有那么多的小汽車啊!我們都等不急了,一起去玩吧!(放開汽車的音樂)

  1.自由開玩具汽車

  2.尋找替代物玩開汽車的游戲(肢體動作、盒子等)

  引導語:這么多車子在一起玩,真開心!除了這些車子你還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到過和平時不一樣的車子嗎?

  1.引出國慶旅游節"花車巡游"的話題。

  2.部分幼兒介紹自己看到過的"花車"。

  三.做一做

  引導語:那我們這里沒有花車,怎么辦呢?(我們自己做)

  1.幼兒制作花車:用皺紙、脈管、幾何圖形等方式嘗試裝飾各種花車。(按一定的規律裝飾)

  2.展示花車

  引導語:那么多漂亮的花車呀!請你來介紹一下好嗎?

  1)幼兒介紹自己的花車——運用的材料、裝飾的方法等。

  2)幼兒給花車按大小、形狀歸類。

  四.游一游

  引導語:這么多好看的花車,現在讓我們開著花車去玩嘍!

  1.幼兒帶著花車在"淮海路"上玩。

  2.幼兒帶著花車上"高架橋"玩。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在了解秋天的自然景色、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激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發展想象力。

  活動準備:

  幼兒已經初步知道一些秋天的特征,秋天景象的圖片,樹葉。

  活動重難點:

  理解為什么燕子飛走了,蝴蝶不見了?

  一、出示圖片,談話導入活動:

  這是什么季節?你是怎么知道的?從哪里看出來?

  ·小結:秋天來到了,天氣越來越涼爽了,大家穿上了薄薄的外套和毛衣,花園里的菊花開放了,樹上的葉子慢慢變黃了,秋風一吹,一片片都飄落下來。

  二、欣賞樹葉在空中飄落,引發幼兒想象:

  1、看,一片樹葉飄呀飄,像什么?誰在飛?

  2、又多了幾片樹葉,飄呀飄好像誰在跳舞?

  三、幼兒聽賞詩歌(第一遍):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再次欣賞(第二遍)

  提問:

  1、你聽到了什么?

  2、一片樹葉飄呀飄,好像什么?

  3、幾片樹葉飄呀飄,又好像什么?

  4、片片樹葉飄呀飄,誰飛走了?誰不見了?

  ●思考:秋天來了,為什么燕子、蝴蝶不見了?

  ·小結:秋天到了,越來越多的樹葉飄落下來,天氣一天比一天涼爽,燕子喜歡生活在溫暖的地方,到了秋天它們就搬家了,搬到遙遠的南方,到明年春天,天氣變暖了再回來;蝴蝶也喜歡溫暖的天氣,秋天有點涼,它們躲起來了。

  四、學習詩歌:

  集體——輪流分句——自由結伴

  五、引導幼兒邊看圖片邊朗誦詩歌,學習用不同的語氣有表情地朗誦。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 篇11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對各種汽車非常感愛好,為了滿足幼兒的需求和培養他們的交通規則意識,鍛煉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合作能力,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走跑交替,鍛煉動作的靈敏性和合作意識。

  2、樂意參與活動,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

  【活動預備】

  音樂磁帶:《我是小小交通警》《往遠足》;呼啦圈每人一個。紅綠燈標志。

  【活動進程】

  1、熱身運動:幼兒在教師帶領下,手持呼啦圈模仿開車的動作小跑步進進場地。放音樂《我是小小交通警》,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作熱身運動。

  2、情形導進:師:今天我做交通xxx,你們愿做小小駕駛員嗎(幼兒一起、愿意),駕駛員要服從交通xxx的指揮。(是)“

  3、游戲《小小駕駛員》

  教師把紅綠燈標志分別插進活動場地的四周,放音樂《往遠足》,幼兒按“紅燈停,綠燈行”的信號,練習“開車”、“停車”。幼兒根據不同的指令,變換不同的交通工具。(也可兩人合作,前面幼兒把呼啦騙局在身上,后面幼兒用手拉著前面幼兒的呼啦圈。)留意安全,避免幼兒擁堵,同時,還要遵守交通規則。游戲可反復進行。

  【活動延伸】

  教師把幼兒帶回教室,看有關交通規則的動畫片。以鞏固交通規則。

  【活動反思】

  游戲應根據幼兒的心理需求,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識,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培養他們遵守社會規則,激起他們對家想的酷愛。

【幼兒園的中班教案(通用11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父親節教案(通用8篇)05-17

幼兒園中班社會父親節教案(通用6篇)05-20

幼兒園中班親子活動教案05-26

幼兒園中班《落葉》散文詩教案03-27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八篇05-26

幼兒園中班體育游戲教案(15篇)05-26

幼兒園中班體育游戲教案15篇05-26

幼兒園中班評語通用15篇01-09

幼兒園中班評語(通用15篇)12-31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5-2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 尤物视频在线国自产视频 | 亚洲中文高清香蕉网 | 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野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