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雨天的蝸牛》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雨天的蝸牛》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雨天的蝸牛》教案 1
一、設計意圖
曾看到國外一位教授對他的學生講過:“你們將來教美術,目的不應該是造就幾個專業的藝術家,而是培養一批有美感的國民,讓他們從最平凡的東西上見到美;也懂得利用身邊平凡的東西創造美;更使他們感受美。”我覺得,藝術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態存在于時空中,她能激發人們的情緒情感,與學前兒童的認識心理特征和情緒特征完全吻合。在《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情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因而,我根據季節特征及孩子們生活的經驗選擇設計了《雨天的蝸牛》。該活動是融渲染、剪、粘于一體的美術綜合活動,在塑造和制作過程中引導幼兒認識蝸牛,從而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幫助。并在此過程中使幼兒認識鞏固了空間方位,建立幾何形體的概念,發展小肌肉動作進一步培養了對手工制作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從幼兒發展水平及認識能力出發,我為本活動制訂了兩條目標:
1、學習用渲染、剪紙、粘貼的方法來表現雨天的蝸牛。
2、感受色彩的美,增強動手能力。
由于在日常美術活動中較多地是進行一種技能或方法的學習,而在本活動中,巧妙地綜合了各種美工手段,所以將本活動的重點定于“學習用渲染、剪紙、粘貼的方法來表現雨天的蝸牛”。活動中我主要采用潛移默化與暗語引導的教學方式,在教師講述、示范引導中使幼兒主動地感受、感覺各手段的運用,使之表現在自己的創作過程中,充分展現了幼兒的自主性。雖說日常活動中也時常滲透著剪,但這一材料的提供都畫有實線或虛線,而在本活動對幼兒的要求更上一層(空白色紙上剪出大、小圓及長方形)。對幼兒的剪能力又有了新的挑戰,因此將“學習在正方形的紙上剪大小不同的圓”定為難點。活動中,教師充分運用眼神、動作、手勢的提示使幼兒了解剪圓的方便方法,并在自己操作中探索、尋求更佳的方法,從而突破活動的難點。
三、活動流程
本活動主要分二個環節,第一環節以教師示范為主,第二環節在幼兒自主操作,探索創作中展開。
第一環節的展開與進行,在本活動中起著導向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教師運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明顯、夸張的動作及富有暗示地眼神引導幼兒感受制作的整一過程,為目標及重難點達成起了奠基的作用。(這其實也是本活動進行的特點)
活動中沒有出現一句特指性的語言,都是在教師帶有提示的動作中進行的`。“滴答、滴答,下起了雨,小雨從天上慢慢落了下來……”(既使幼兒感受語言的優美又使幼兒感受到雨是從上到下落下來的。)
第二環節(目標達成并檢驗目標的過程)是幼兒探索、創作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教師站到了合作者、欣賞者的位置上,鼓勵引導幼兒自主去發現,主動去創造,并在此過程中建立形體概念(剪圓),鞏固空間方位(擺放蝸牛身體)并充分感受了色彩的美,從而達成重點與難點。
美術評價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綱要》中也指出“評價應自然地伴隨著整個教育過程進行”。因此,在該環節為了促進幼兒創作欲望及幼手能力,評價時時出現,并運用幼兒熟悉喜愛的語言“找到了一只蝸牛”,“雨下得太大了蝸牛會出來嗎?”(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畫面的濕度)一看到有進步的孩子馬上予以鼓勵、表揚,在評價中既使幼兒體驗成功感,又為能力弱的幼兒起到典范作用。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雨天的蝸牛》教案 2
活動目標:
讓幼兒了解蝸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特別是在雨天的活動情況。
培養幼兒觀察、探索、表達和動手制作的能力。
提高幼兒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和愛護意識。
活動準備:
實物蝸牛或蝸牛模型。
蝸牛生活環境的圖片或視頻。
彩色紙、剪刀、膠水等手工材料。
放大鏡。
記錄表與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5分鐘)
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關于雨天的感受和經歷。
教師提問:“雨天里,你們見過哪些小動物出來活動?你們知道蝸牛在雨天會做什么嗎?”
二、觀察與探索(10分鐘)
展示實物蝸牛或蝸牛模型,引導幼兒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殼、觸角、身體等)。
使用放大鏡讓幼兒更仔細地觀察蝸牛的'細節。
通過圖片或視頻展示蝸牛在雨天的生活環境和活動情況。
三、動手制作(15分鐘)
教師示范如何使用彩色紙、剪刀和膠水制作蝸牛模型。
幼兒自己動手制作蝸牛模型,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解決制作中遇到的問題。
四、討論與交流(10分鐘)
完成制作后,幼兒展示自己的蝸牛模型,并分享制作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蝸牛喜歡在雨天出來活動,并記錄在記錄表上。
五、總結與延伸(5分鐘)
教師總結本次活動的收獲,強調蝸牛與雨天的關系,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尊重和保護自然生物。
延伸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戶外觀察,尋找蝸牛并觀察它們在雨天的活動情況,進一步加深對蝸牛的了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觀察、探索、制作和討論等多種方式,讓幼兒全面了解了蝸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特別是蝸牛在雨天的活動情況。同時,活動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和環保意識。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讓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成長和進步。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雨天的蝸牛》教案】相關文章:
蝸牛幼兒園教案中班12-21
蝸牛幼兒園中班教案01-31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1-08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8-12
幼兒園中班教案《蝸牛搬家》11-14
幼兒園中班小蝸牛教案01-09
幼兒園中班《小蝸牛》教案03-20
《蝸牛搬家》幼兒園中班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水池活動》教案04-0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育活動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