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科學教案

時間:2020-12-24 16:07:19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科學教案集錦

  中班幼兒科學漢字教育活動——《上課》

  目標:

幼兒園科學教案集錦

  1、 能初步掌握兒歌的大概內容。

  2、 學習認讀字詞:課、夸、動作、紀律。

  準備:

  1、 錄音機、磁帶、桌椅、大范例、字卡。

  2、 欣賞、跟讀、朗讀常規要求字條各一份。

  3、 大字卡一套、小字卡與幼兒人數相符(人手一卡)。

  4、 鯊魚頭飾兩個,信封一個。

  過程:

  一、入場、復習:

  1、 幼兒隨音樂入場,坐到各人的位置上。

  2、 常規訓練。(幼兒隨教師做動作)

  3、 復習舊課中所學字寶寶。

  二、欣賞:

  1、 通過學習字寶寶,引出新課《上課》。

  2、 提出欣賞常規要求,幼兒教師劃指欣賞課文《上課》。

  三、跟讀:

  提出跟讀常規要求,幼兒隨錄音磁帶輕聲跟讀。

  四、情景表演:《小小郵遞員》

  1、 通過《小小郵遞員》的游戲形式,出示新字寶寶。

  2、 讓幼兒在大范例中找出相應的字詞,并把字圈出來,引導幼兒集體認讀。

  五、游戲:

  1、 搶椅子:

  玩法:(教師交待游戲規則,分組活動)

  請幼兒若干名,扮字寶寶,聽鼓圍椅子轉圈圈,鼓聲停,幼兒搶椅子,未搶到椅子幼兒認讀字寶寶。(反復兩次)

  2、 鯊魚捉小魚:

  玩法:(教師交待游戲規則,集體活動)

  要求幼兒隨輕快、緊張的音樂游玩,幼兒扮演小魚,小魚如被鯊魚捉住,應認讀手中的字寶寶。(反復兩次次)

  六、朗讀:

  1、 要求幼兒回到座位上,提出朗讀的常規要求,跟隨錄音磁帶一起朗讀課文《上課》。

  2、 聽音樂收書。

  七、字寶寶歸類“找媽媽”,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兒對周圍物體現象的探索興趣。

  2、初步培養幼兒自己嘗試動手制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花貓

  2、三塊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長方形紙、玩具望遠鏡、雙面膠。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觀察桌上放著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貓圖片

  請幼兒分別用這三塊玻璃片去看小花貓圖片。

  (3)提問:透過這三塊玻璃片看到的圖片是不是跟原來的一樣大?

  (大了、小了、和原來一樣)。

  2、啟發、探索。

  (1)為什么透過三塊玻璃片看同樣的東西,大小不一樣呢?

  (2)請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這三塊玻璃片是不是一樣?

  (3)教師示范并告訴幼兒:“先摸玻璃片兩面的中間,再摸邊緣是不是一樣,

  然后把玻璃片豎起來用眼睛看。”

  3、師幼進一步探討平、凸、凹玻璃片。

  (1)請幼兒取出中間和周圍一樣厚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平玻璃片”

  (2)請幼兒取出中間厚、周圍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凸玻璃片”

  (3)請幼兒取出中間薄、周圍厚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凹玻璃片”

  4、幼兒動手操作、體驗平、凹、凸三種玻璃片的作用。

  (1)請幼兒分別用平、凹、凸三種玻璃片去看周圍的事物,講講有什么不同.

  (平:—樣大;凸:放大;凹:縮小)。

  (2)教師小結: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東西不一樣。

  科學家真會動腦筋,他們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嘗試制作望遠鏡,教師巡回指導。

  (1)請幼兒用玩具望遠鏡看一看周圍事物,引起幼兒制作興趣。

  (2)請小朋友動手把長方形紙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紙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紙筒前面,

  望遠鏡就做成了。教師重點指導雙面膠的用法。

  (3)請幼兒用自己制作的望遠鏡再一次看一看周圍事物的變化,

  進一步了解望遠鏡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動手制作的樂趣。

  (教師提示望遠鏡的作用。如看文藝演出、看體育比賽、看風景、解放軍瞭望。)

  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玩耍自制望遠鏡,對周圍事物進一步探索。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試驗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做小實驗,初步體驗量的守恒。

  2、懂得做實驗后獲得的結果才是正確的結果。

  3、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地進行實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從杯中倒水的經驗。

  2、物質準備:——教具:一粗一細兩個杯子,里面分別裝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學具:粗細不同的杯子若干(數量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蘭色的水,細杯子里盛有紅色的水),粗細不同空杯子若干(數量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一、哪個多哪個少?

  ——教師(出示粗細不同的杯子):這兩個杯子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引導幼兒發現杯子有粗有細。

  ——教師: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覺得杯子里的水一樣多嗎?哪個多哪個少呢?你是從那里看出來的?

  ——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實驗方法

  ——教師:我們能用什么方法證明你猜得對不對呢?

  ——鼓勵幼兒思考,并提出建議。師幼歸納多種方法,并引導幼兒分析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難度,現在沒辦法做。鼓勵幼兒發現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兩杯水是否一樣多。

  三、幼兒操作活動

  ——兩位幼兒共同做實驗,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個空杯子。先猜猜兩杯水是否一樣多,誰多誰少,然后再實驗。

  ——教師觀察指導,了解幼兒的實驗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兒先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個標記后把水倒回去。另一個幼兒幼兒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兒在自己杯子的水位處作標記,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個幼兒將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標記的杯子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兒取的空杯與其中某幼兒的一個杯子一樣大小,則可以讓另一幼兒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兩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兒實驗時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將水潑出來。同時要將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們的實驗結果。

  請幼兒介紹實驗的結果,引導幼兒發現,光用眼睛看,結果不一定正確,要通過實驗才能知道正確的結果。

  中班科學教案:會變的顏色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從而知道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初步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2、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黃色的水若干,紅、黃、藍三色顏料。

  2、演示記錄卡和操作記錄卡若干。

  3、操作圖若干,透明塑料紙若干,調色卡人手一份。

  4、毛筆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以變魔術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看,這是一瓶什么顏色的水呢?(黃色)

  今天,老師來當回魔術師,來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

  請小朋友仔細看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嘍!我們一起喊一、二、三!(教師搖晃瓶子)

  黃色的.水變成什么顏色的水了呢?

  2、自由討論:

  師:誰知道魔術師是怎樣把黃色的水變成綠色的水的?請大家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告訴老師!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顏色的寶寶了呢?請每位小朋友也來當回魔術師:你們看老師幫你們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三種顏色寶寶,請你們選擇其中的一種顏色寶寶把瓶子里的黃色寶寶變成綠色寶寶?

  ②誰變出了綠色寶寶?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變出來的?(幼兒回答)

  ③總結:我們現在一起來試一試,然后用記錄卡把它記錄下來。

  (出示大的示范調色卡教師邊講解邊調色,并出示記錄卡進行記錄)

  4、探索操作

  師:咦!剛才有的小朋友還變出了什么顏色?(認識橙色)

  師:那又是怎么變出來的呢?先不要說出來,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調色卡,請小朋友試一試,怎樣可以變出橙色?再把它記錄下來。(幼兒調色并記錄)

  教師總結: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出示大記錄卡邊講解邊示范。

  5、引導幼兒發現并記錄

  ①藍色寶寶和紅色寶寶也想手拉手,那它們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請你們自由選擇一種材料試一試,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調色卡,還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紙重疊起來看看,然后把你們的發現用記錄卡記錄下來!(幼兒自由選材操作并記錄)

  ②變出了什么?請你把你的記錄卡講給大家聽聽。

  ③教師總結:出示大記錄卡進行記錄。

  6、操作游戲:變色眼鏡

  師:小動物們聽說小朋友學會了一樣本領,所以想考考你們,瞧!小猴戴上藍色的眼鏡看黃色的香蕉會變什么顏色了呢?小狗戴上紅色的眼鏡看藍色的藍莓會變什么顏色了呢?小貓戴上黃色的眼鏡看紅色的蘋果會變什么顏色了呢?(邊說邊出示大操作紙)請個別幼兒講解。

  四、延伸活動:

  小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趕快到教室去用會變的顏色做一條彩色的圍巾送給它們吧!(陳皆佳)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規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嘗試用符號記錄規律。

  2、激發幼兒對物體排列規律的興趣,

  活動準備:

  斑馬圖片;條形旗圖片(規律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筆、一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1、教師身穿條紋上衣,吸引幼兒注意。

  師:“老師的上衣圖案是怎么樣的?”

  2、出示斑馬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紋規律。

  3、出示條形旗圖片,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二、啟發幼兒用符號記錄規律。

  師:“我們發現了這么多規律,怎么樣把它們記錄下來呢?”

  1、幼兒討論記錄方法。

  2、確定簡潔的記錄方法——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規律(如:010101、□○□○□○)或用物體的主要特點進行記錄(如:藍白藍白藍白)。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符號記錄。

  4、幼兒互相交流記錄結果的含義。

  三、啟發幼兒尋找生活中的規律,并嘗試進行記錄。

  四、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各種規律事物及規律現象。(如:人行橫道、星期的輪回規律、四季的輪回規律等)

  千姿百態的睡姿

  設計背景:

  動物一直是孩子們的朋友,中班的孩子們也特別想了解有關動物的知識。但常見的話題只是有關“動物的外形、習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動物們各種各樣、姿態萬千的睡眠姿勢。于是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激發孩子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及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活動目標:

  1、感受動物和人類之間的關系,從而懂得愛護動物;

  2、觀察了解動物姿態萬千、千奇百怪的睡眠姿態,從這一側面

  讓孩子了解人和動物的不同之處;豐富詞匯:縮、倒掛、趴等詞。

  3、能夠分清動物的不同睡姿;

  活動準備:

  1、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睡眠的各種姿態的圖片。教師布置好活動場地:動物的家——將活動場景布置成大森林的情景,攝影屏幕上是一副森林的背景圖。森林中布置有關動物(仙鶴、馬、貓頭鷹、蝙蝠、貓、烏龜)的家,用積木拼搭成型,上面貼上相關動物的圖片;幼兒進場時播放輕柔的音樂。

  3、CAI課件《姿態的萬千睡》、電腦、磁帶、錄音機、電鋼;

  4、活動前和孩子們一起了解各種動物的名稱 。

  活動過程:

  1、幼兒跳集體舞。跳完舞蹈后,請幼兒說說運動后的感受(想休息),并請幼兒自由休息。教師問幼兒:“你睡覺時需要些什么呢?”幼兒一邊討論一邊休息。這時播放課件,背景屏幕換成第一種動物的圖片。

  2、看課件,感知動物不同的睡姿。

  請幼兒逐一欣賞課件。各種動物的出現方式不一,有的用動物的叫聲、有的用滑稽的配音。出示主畫面后,請幼兒先想想這種動物是如何睡覺的,并進行表演。幼兒表演完后,再請幼兒觀看正確的答案,并模仿正確的睡眠睡姿。(幼兒可隨意選擇動物)同時用游戲的形式學習詞匯:縮、倒掛、趴等詞。

  3、連線游戲《它怎么睡覺?》

  教師將幼兒分成男女生進行趣味知識比賽,請幼兒用連線的方

  法指出各種動物是如睡覺的?同時鞏固詞匯:縮、倒掛、趴等詞。當幼兒連對了,電腦就會獎勵幼兒一個笑臉娃娃;連錯了,電腦會鼓勵幼兒再連一次,直到連對為止。比賽結束后,兩隊比一比看哪隊積的笑臉娃娃多,就獲勝。

  4、玩游戲:找朋友。

  (1)教師交代游戲規則:聽到歡快的音樂,動物們就出來游戲;聽到抒情、安靜的音樂,動物們就回家睡覺。睡覺時必須十分安 靜,不要大聲喧嘩。每一個小動物必須找到自己的家。

  (2)幼兒游戲。

  (3)增加游戲難度、擴大游戲范圍。幼兒不僅可以模仿學過的動 物、還可以模仿其他的動物,自己動腦想想其它動物是怎么睡覺 的?教師可讓幼兒充分想象,對幼兒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肯定,不急于給幼兒答案,請幼兒自己下課后想辦法求證,找尋答案。

  五、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后,在父母的協助下了解其它動物的睡眠姿勢,然后將結果與其余幼兒共享。

  附資料:仙鶴單腳站立著睡、馬站著睡、貓頭鷹只睜一只眼、蝙蝠倒掛著睡、貓趴著睡、烏龜縮進殼里睡。

【幼兒園科學教案集錦】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幼兒評語集錦07-31

幼兒園關于小豬的謎語集錦03-21

幼兒園中班評語(集錦15篇)01-16

幼兒園大班評語集錦15篇01-14

幼兒園大班評語(集錦15篇)01-13

幼兒園中班評語集錦15篇01-09

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六篇05-16

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5篇05-15

幼兒園教案集錦6篇05-19

適合幼兒園的虎年春聯集錦01-1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国产人人精品一区 |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看 |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