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游戲幼兒園活動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的游戲幼兒園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的游戲幼兒園活動教案 1
【活動目標】
1、體驗玩水游戲的快樂,了解水的用途、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
2、通過幼兒動手實驗、游戲、感知水的特性。
3、讓孩子養成遇事善于創新思考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游戲材料準備:空瓶子、裝滿水的瓶子、蓋子、磁鐵、泡沫、石塊、木塊、橡皮泥、塑料積木、水車等。
2、在活動區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啟發幼兒觀察水的特點。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水”。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謎語,看哪個小朋友的小腦筋最靈,轉的最快!
謎語:“在小溪里游玩,在池塘里睡覺。在江河里奔跑,在大海里歡笑。”
2、提問:孩子們,你們在哪里見到過水呀?你見到的水是什么樣子的?(啟發幼兒描述自己見到水的情形)。
3、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水和好多的玩具,請小朋友們做個實驗,看看水有哪些變化?(體驗玩水的快樂并從中獲得發現)
老師提出實驗要求:a:仔細觀察實驗過程及發生的變化,b:不浪費水,c:看哪個小朋友的衣服保持的很干凈沒有弄濕。
4、分3個小組游戲,孩子們自選一組參加。
1組——水的沉浮:“把許多玩具放在水里,看有什么不同現象?”
2組——水的流動:“為什么小籃子裝不住水?”
3組——水的沖力:水倒在水車上,水車為什么轉了?
通過讓孩子們親手實驗、觀察、講述讓孩子產生實驗的興趣,觀察的能力及分析,講述能力等,通過實驗引導孩子們說出水的用處,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5、教師:“小朋友,快到這一組來看看,這些小朋友都發現了什么?”請全班小朋友一起觀察水的沉浮、流動及沖力現象,并請一個小朋友講述他們的發現:
A、了解水的沖力:大家看這一組小朋友的水車為什么會轉呢?(大家討論)教師小結:對呀!水是有沖力、有力量的,水可以通過它的力量來發電呢,你們知道水除了能發電還有什么用處嗎?(發散思維讓孩子們繼續探索)我們再來看一看下一組小朋友在實驗中有什么發現?
B、沉浮組小朋友講解:各種東西放在水里后,有的東西沉下去了(石頭、鐵塊、橡皮泥、磁鐵、裝滿水的瓶子等),有些東西浮在水面上(木頭、泡沫、空的瓶子等),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呢?共同得出結論:水是有浮力的。
共同討論:為什么有的瓶子是浮的水面上、有的瓶子沉在水下呢?
借助孩子的討論教師指導:空瓶子蓋上蓋會浮在水面上,因為它輕;盛水的子蓋上蓋就沉在水下,因為它重。
提高難度讓孩子們實驗:大家再實驗一下我們用什么方法能使浮在水面上的東西沉下去,使沉下的東西浮起來?(再一次進行實驗)
C、流動組的小朋友講解:用小籃子舀不起水,說明水是流動的。
剛才小朋友說了水是會流動的,那你們知道水的`流動對我們有哪些好處嗎?(引導孩子說出水可以通過流動來澆地、澆花、洗澡等)。
6、提問:“水有這么多的用處,那小朋友以后用水的時候應該怎樣做呢?(孩子們先自由討論后教師小結)
教師小結:剛才通過實驗小朋友知道了很多關于水的用處,并且知道以后要節約用水,不浪費水,我們不僅要節約用水,以后還要把學到的這些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7、結束活動
孩子們你們剛才玩的高興嗎?老師也很高興,因為我班的小朋友用他靈巧的小手和智慧的頭腦在實驗中發現了水的很多特性和用處。
我還知道我班的小朋友特別愛勞動呢。那我們就一起把活動室收拾好吧!教師和孩子們一起收玩具(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習慣,獨立性的能力及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反思】
優點:通過《水的游戲》這一活動,使孩子們通過各種游戲知道了水的特性、用途、怎樣節約用水等,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都能積極參與活動,他們的想象力真的讓我大吃一驚,在實驗的過程發現了那么多的問題,那么多創新的玩法,而且沉浸在游戲的探索與樂趣之中,知道小伙伴之間相互合作、共同思考、發現問題并及時創新等,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把活動的目標完成的淋漓盡致,效果非常的不錯。
缺點:活動場地有點小,孩子們的活動受到限制,并且在游戲玩水的時候,孩子們有點擁擠,有的孩子把水灑在了地上,搞的活動室有點臟。
水的游戲幼兒園活動教案 2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動手實驗、游戲、感知水的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區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啟發幼兒觀察水的特點。
2、游戲材料準備:容器、鹽、糖、水車若干、酒精燈。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形式猜水
2、提問:你在哪里見到過水?(啟發幼兒描述自己見到水的.情形。)
3、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水和玩具,請小朋友做個實驗,看看水有什么變化?
實驗要求:仔細觀察實驗過程及發生的變化,不浪費水。
4、分5個小組游戲,幼兒自選一組參加。
1)水的三態組:你們把冰加熱后發現什么了?
2)溶解組:把鹽、糖放進水里攪拌后,它怎么不見了?
3)沉浮組:把東西放在水里,有什么不同現象?
4)流動組:為什么小籃子裝不住水?
5)沖力組:為什么把水澆在水車上,它就會轉?
5、
1)唉,小朋友,到這組來看看,這些小朋友都發現了什么?請全班小朋友一起觀察冰溶化的現象,并請一個小朋友講述他們的發現: 加熱 加熱
冰——水——水蒸汽
提問:a、把水蒸汽變成冰應該怎么辦?
b、夏天時,下了一場大雨,地上都濕了,為什么太陽出來,地上的水就干了?(啟發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并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2)溶解組小朋友講解:把鹽、糖、沙子放在水里,攪拌后,鹽和糖溶解在水里了,沙子沒有溶解,說明水能溶解某些東西,有的東西不能溶解。
3)沉浮組小朋友講解:各種東西放在水里后,有的東西沉下去了,有些東西浮在水面上,說明水有浮力。
4)流動組的小朋友講解:用小籃子舀不起水,說明水是流動的。
5)水的沖力組:水倒在水車上,水車轉了,說明水有沖力,有力量。
通過以上幼兒親手實驗、觀察、講述培養了幼兒動手實驗的興趣,觀察的能力及分析,講述能力等。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幼兒對操作、探究很感興趣,通過操作的形式讓幼兒體會到探究創新的過程和快樂,活動中利用生活經驗交流討論、多媒體引導、發散思維創新想象,操作實驗、創新實驗交流、記錄總結等活動,引導幼兒創新動腦思維,教師適當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問題拋給幼兒自己嘗試著探索創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培養幼兒的思維想象力,創新能力。
水的游戲幼兒園活動教案 3
活動目標:
1、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講述故事內容。
2、幫助小猴討論不同的運水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各種運水器具。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嘗試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講述故事內容。
活動過程:
意圖:師幼談話引出活動
1、出示圖片,引出活動。
教師:山上有一對猴兄弟,種了三棵小樹,可是山上沒有水,小樹快要渴死了,小猴很著急,怎么辦呢?
2、運用已有經驗,思考怎樣幫助小猴子們解決困難?
3、教師小結。
意圖:觀察圖片中的線索,嘗試講述故事內容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理解故事內容
(1)了解猴子運水的方法,觀察引出小猴抬水上山很累。
教師:只有兩只猴子抬水力氣太小,那該怎么辦呢?
(2)得知大象來幫小猴抬水了,但小猴子還很累。討論大象會想什么好辦法。
(3)觀察圖片,發現是大象把水吸到鼻子里去了,猴子沒發覺只感到輕松些了。
(4)觀察到了山頂小猴發現了什么,討論水去哪里了?
(5)出示圖片,說說大象、小猴在干嘛,并討論它們為什么會笑?
教師總結:大象幫助了小猴子,小猴很快樂,大象自己也很快樂。
2、師幼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嘗試完整的講述故事內容。
意圖:經驗回憶討論各種運水的方法
1、教師:如果沒有大象,小猴的水桶又少,還有什么方法能幫助小猴運水?
2、幼兒討論各種運水的好方法,鼓勵幼兒在區角游戲中探索各種運水的方法。
水的游戲幼兒園活動教案 4
活動目標:
1、體驗玩水的快樂。
2、養成遇事善于創新思考的好習慣。
3、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玩水用的各種用具及玩具:
⑴大盆、桶。
⑵小盆、勺子、杯子、瓶子、碗。
⑶籃子、海綿、手絹、注射器、水管、海螺、塑料袋、煙盒、眼藥水瓶、浴棉、吸管、噴水壺、桔皮。
⑷紙類:衛生紙、報紙、卡紙。
2、磁帶《快樂的小溪流》、錄音機。
3、教學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春天天氣干燥,小樹苗口渴了,你愿意幫小樹苗澆水嗎?
2、給水搬家。(播放背景音樂)
⑴第一次幼兒自選工具(第一組工具)運水,要求每人只能運一次。及時總結幼兒表現:你剛才選了用什么工具運水?
⑵再次運水。提問:除了用容器外,你有什么辦法可以將水運走?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想出與眾不同的.新方法。幼兒大膽發言后,出示第二、三、四組工具,幼兒自由選擇工具運水。 教師總結幼兒表現,看孩子使用了哪些與眾不同的方法,對于比較特殊的方法,可以請孩子進行演示。
⑶如果有孩子選擇了用紙運水,和孩子一起探討用紙運水的不同方法以及不同的運水有什么不同。
⑷再次分組活動,每組選一名幼兒幫水搬家,只運一次,看哪一組選用的工具最多?總結幼兒表現。
3、幼兒依據生活經驗討論發言:水的用處。
4、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
水的游戲幼兒園活動教案 5
一、活動目的:
將數學活動與有趣的智力游戲活動結合起來,可以讓孩子在游戲過程中發揮想象力,挖掘記憶力,體現耐力,激蕩腦力,激發內在的潛能,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數學的快樂,親身體會數學帶來的樂趣,同時增強學生的各種能力,盡享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對象:
1~2年級全體學生
三、活動時間:
4月8日禮儀課
四、活動地點:
一~二年級各班教室
五、比賽規則:
本次比賽是一項個人賽。每位選手下發一張同樣的藏寶圖。20分鐘時間內在藏寶圖中找出指定的所藏寶物(以用筆圈出來形式表示)。
六、評分標準:
根據選手所找正確的寶物數量的多少依次評選出一等獎五名、二等獎7名、三等獎9名,(數量相同的以時間少的.為勝),頒發獎狀及獎品以資鼓勵。獲獎結果將在校園網站上公布。
七、“藏寶圖”內容說明:
以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的經典情節為藍本畫成精美圖片,眾多的“寶物”被巧妙地隱藏在圖片中,讓孩子在睜大眼睛,集中注意力的同時,還需要發揮想象力,挖掘記憶力,體現耐力,激蕩腦力,從而又快又好地把“寶物”全部找出來。所找“寶物”的樣本在每張藏寶圖外有展示。
八、后續活動
談話會讓每個學生說說活動后的感想,或讓獲獎孩子介紹自己的尋寶經驗談,讓沒有找到的孩子都能如愿以償。
水的游戲幼兒園活動教案 6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喜歡玩水,在玩的過程中感知水會流動的特性,并獲得有關的經驗。
2、激發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樂意用語言表達所看到的現象。活動重點:使幼兒喜歡玩水,在玩的過程中感知水會流動的特性,并獲得有關的經驗。
活動難點:
激發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樂意用語言表達所看到的現象。
活動準備:
1、塑料筐、杯子、瓶子、勺、叉
2、沒洞的飲料瓶、紙杯:有洞的飲料瓶、紙杯
活動過程
1、 出示材料,引導幼兒觀察、了解操作材料: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準 備了這么多的東西。請你們用這些東西和水娃娃玩游戲。待會兒來告訴老師,你是怎么玩的,發現了什么?
2、幼兒分組操作
(1)讓幼兒用勺子往塑料筐和瓶子里灌水,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說說灌水的結果。
(2)讓幼兒用調羹、叉子舀水,并談談發現了什么現象
3、幼兒討論
(1)說說剛才是怎么和水娃娃玩游戲的,發現了什么?
(2)筐里為什么盛不住 水?
(3)叉子為什么不能舀水?
4、再次出示新的材料,提出要求老師這里還有一些瓶子、紙杯,用他們來裝水會怎么樣呢?你們去試一試吧?
5、幼兒分組操作。
(1)讓幼兒用紙杯來裝水,引導幼兒用手觸兩股水,說說有什么變化。
(2)讓幼兒用飲料瓶裝水,引導幼兒觀察水是如何從洞里噴出來的
6、幼兒再次驗證、操作
7、組織幼兒說說。你請了什么東西來幫忙?飲料瓶還會漏水嗎?
8、小結今天,小朋友們會自已想辦法來幫助水娃娃,真能干!水娃娃不僅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它。我們要像對待好朋友那樣愛護水娃娃、保護水娃娃。活動延伸讓幼兒繼續用有一個的飲料瓶來玩水,引導幼兒將瓶子裝滿水后,并在水中把蓋子擰緊,拿出后會怎么樣?再把瓶蓋打開,又會發生什么現象?讓幼兒在玩水的過程中初步感知大氣壓力與水流動的關系。
水的游戲幼兒園活動教案 7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知道海綿比其他物品更能吸水。
2、積累初步的測量和比較的經驗。
二、活動準備
1、相同大小的積木、布片、紙片、海綿若干塊,相同大小的塑料盆或水桶(裝上水)。
2、計時器或鬧鐘一個、量筒、不干膠若干。
3、數量相等的紅黃藍綠貼卡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什么東西最吸水?
請幼兒將相同大小的積木、布片、紙片、海綿分別放入裝有水的盆中,自由探索,看看什么東西最吸水。
(二)玩玩海綿
1、捏一捏海綿,有什么感覺?把海綿放進水里,再拿起來,你發現了什么?(海綿會吸水)
2、擠一擠,又發現了什么?(水被擠出來了)
3、引導幼兒探索用海綿吸水、擠水的過程。
(三)運水接力賽
1、教師示范講述游戲規則:和你的朋友一起用海綿將水盆中的水運到場地另一端的盆子里,當計時器響起時,大家停止運水,比比哪一組運的水最多。游戲中幼兒無需刻意排隊運水,游戲開始前強調安全規則,要求幼兒按規定方向行進運水。
2、運水游戲: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組(紅、黃、藍、綠組),手臂上分別戴上顏色標識,教師將計時器定時三至五分鐘。游戲開始,幼兒用海綿運水,計時器響起時,游戲停止。
(四)量一量,哪一組運水量最多?
1、引導幼兒認識量筒,知道刻度的大小代表水的數量的多少。
2、教師將幼兒運過來的'水倒入不同標記的量筒中,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看看哪個組運的水最多。
游戲重復兩次。
活動延伸:找一找,海綿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水的游戲幼兒園活動教案 8
設計意圖:
幼兒對水有著濃厚的興趣,孩子們喜歡玩它。選擇幼兒熟悉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作為切入點,讓孩子自己探索水與油之間的相互傾倒、攪拌、靜止時的三種不同現象。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培養孩子反復實踐、不斷嘗試、不怕失敗的科學品質。
活動目標:
1.探索油和水互不相容的現象。
2.鼓勵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
3.初步嘗試用繪畫記錄的方式。
重點難點:
1.探索油和水互不相容的.現象。(重點)
2.鼓勵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難點)
3.初步嘗試用繪畫記錄的方式。(難點)
活動準備:
1.備用的油和水,水、油幼兒每人兩個小透明塑料杯(一杯裝水,一杯裝油)。
2.小木棒每人一根、紙巾每人兩張。
3.教師用的記錄單、記錄筆、幼兒用的小卡片、藍色和黃色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入:《你來提問我來回答》
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樣東西,請小朋友向老師提出問題,例如幼兒問:這個東西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老師回答。最后幼兒來判斷出教師拿的是什么物品。
2.像水一樣會流動的,黃顏色的,爸爸媽媽在廚房做菜時候要用的。再請小朋友來猜一猜是什么?(油)這里還有一杯,這是什么?(水)
二、猜想記錄
1.教師出示第一張記錄單,讓幼兒描述記錄單是什么意思?
2.讓幼兒講述自己的猜測結果,教師把猜測結果圖出示在黑板上。
3.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猜測結果圖。
4.統計幼兒每種預測結果的人數并記錄在黑板上。
三、進行實驗
1.老師今天為每一位小朋友也準備了一杯油和一杯水,請小朋友分組去取,注意輕一點不要弄撒了。
2.幼兒實驗,把油倒進水里看一看會出現什么有意思的現象?油在水的什么位置?
3.通過驗證,油在水的上面,把黑板上剛才我們猜對的那個畫個對勾。
4.教師出示第二張記錄單,讓幼兒描述記錄單是什么意思?
5.猜一猜我們用小木棒攪一攪油會在水的哪里?
6.這里給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根小木棒,用小木棒來攪一攪油和水。還有一張小卡片和油畫棒,把你攪拌后發現的有意思的現象用油畫棒記錄在小卡片上,黃色的油畫棒表示油,藍色的油畫棒表示水,小朋友要記清楚,萬一不小心,油和水跑到了桌子上,請小朋友用紙巾擦干凈。
7.分發材料,幼兒實驗并記錄。
四、交流討論
1.做完實驗的小朋友把卡片貼在黑板上。
2.誰來講一講,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杯子里的油和水有什么樣的變化?
活動總結:
油和水這兩個好朋友很奇怪,油總是在水的上面。請小朋友回去觀察一下我們喝的湯,爸爸媽媽炒的菜是不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把你在家里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
水的游戲幼兒園活動教案 9
目標:
1.練習持物在障礙物上走的時候,保持身體平衡。
2.能選用合適的工具,把水運到目的地。
準備:盛滿水的大桶三只,空桶三只,運水的工具。
過程:
1.熱身運動
師:天氣可真好,快把我們的餓屋子打掃一下吧。
掃地---上肢運動拖地-----腹背運動檫窗戶
2.練習走障礙物
(1)請幼兒試走每一種路,感覺有什么不同。
(2):要保持身體的平衡,反復2到3次。
3.游戲:運水
(1)介紹游戲玩法:
先把空碗在有水的桶里盛點水,然后走小橋,把碗里的水送到終點的空桶里,然后回來把碗給下一位幼兒,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哪組運的水多。
(2)提出游戲要求:
自己選擇一條路注意要走穩,盛滿一碗水。
(3)第一次游戲結束后
(4)再玩一次,提出要求:
走的時候要注意平衡。
4.游戲結束,放松活動
反思
工作這么多年以來,第一次正式上體育課,雖然課前已經把要想的問題都想了,要注意的事都在心里給自己提醒了,但整個活動下來,好象還是不盡人意,心里也有幾點感悟:
首先我覺得我在活動中的重點還是偏離了,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平衡”,但活動進行到后來,好象又回到“科學”上去了,我問:為什么人一樣多,而運過去的水有多有少呢?小朋友立即說是因為有的盛的水多,有的少,其實這是對的,但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這個球拋過來了,我是該接住還是讓他落地無聲呢?后來想想,我或許應該說:“你說的很對,但最主要是因為有的小朋友走的穩,而有的小朋友走的不穩”直接引出重點,而不要再繞彎子。
其次要注意體育活動的常規,幾次活動下來,有個很大的收獲就是體育課有一定的常規。這和別的學科是不同的,體育課是以發展幼兒的身體技能為主的`,所以在個環節上好象不用太多的“花架子”,本次的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才是硬道理。
雖然我在課前對材料的投放、環節的改進做了很多思考,但在活動過程中的生成的活動還未做太多思考,以后我會在這個方面好好努力。還有一點我想說的是,這樣的教研形式非常好,這這樣一個過程中我們能不斷發現問題,然后再去改進,相信,下次會比這次更好!
水的游戲幼兒園活動教案 10
活動設計背景
利用幼兒喜歡水,對水的好奇心,為幼兒提供玩水的機會,感知水的特點,鞏固對水的認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體的“沉”與“浮”現象,培養幼兒觀察、比較、歸納的能力。
2、讓幼兒感受水中發現的樂趣,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3、培養幼兒勇敢、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質。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感知不同物體的“沉”與“浮”現象
活動準備
1、老師、幼兒及家長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制品:積木、樹枝、冰糕棍、樹葉等;紙制品:硬紙殼、皺紋紙、報紙、作業紙、紙盒等;泡沫制品以及小石塊、鵝卵石、小鐵塊等。并讓幼兒用塑料袋將材料裝好,作上標記,放在玩具柜里。
2、活動前,檢查水池的安全、衛生。池底是否有異物,池水是否清潔,池水高度是否適當。
活動過程
1、感覺游戲。
鼓勵幼兒同老師一起到水池玩水(個別膽小不愿到水池玩的幼兒暫不強求,允許他們在水池邊玩)。引導幼兒看看水中的小腳丫或涼鞋;試試用雙手捧水;體會把手掌平放在水中與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覺;體驗水中走路的感受。幫助幼兒回憶、再現過去所學知識,如:能看見水中的小腳丫,是因為水透明、無色,捧著的水一會兒沒有了,是因為水會流動等等;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或發現,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聽覺游戲。
請幼兒將塑料袋里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讓幼兒聽一聽、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聲音的大小;再試一試、聽一聽、比一比不同材料從高處、低處投入水中聲音的大小。幼兒反復對比實驗,相互討論,得出結論:從高處將材料投入水中比低處將材料投入水中聲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輕的材料投入水中聲音大。讓幼兒閉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聲音;回憶的故事《咕咚來了》,想象木瓜掉在水中的聲音,理解小兔為什么會嚇得驚慌失措。
3、觀察、比較、歸納游戲。
觀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現象;比較材料的輕、重、厚、薄;感知材料的輕、重、厚、薄和“沉”、“浮”的關系;歸納那類材料會沉于水中,那類材料會浮于水中。
4、觸覺游戲。
用手觸摸、感知那些材料吸水,那些材料不吸水;那些材料遇水會爛,那些材料遇水完好如初。
5、收拾整理材料。
請幼兒把水中的所有材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無雜物。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一一保護水資源。
注意:在上述每一種游戲中,均讓幼兒充分討論、交流、合作。如相互提供材料,交流新發現等。以此提高幼兒的.交往技能,體驗分享的快樂,體驗“發現學習”的驚喜、樂趣。
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進一步突出了讓幼兒主動學習的思想。《水中的發現一一大班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力求體現這一思想并遵循了幼兒學習的三個特點:
一、是幼兒的學習受興趣和需求直接驅動。玩水是幼兒感興趣的,所以,他們會積極投入、主動探索、發現學習。在發現學習中獲得成功,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二、是幼兒的學習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對事物的認識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需要用動作和各種感觀來幫助思維。因此,給幼兒提供操作機會和調動幼兒的各種感觀共同參與尤為重要。
三、是由于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學習進程,幼兒與幼兒間相互作用的學習方式,使孩子們樂意接受。同時,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均得到發展。
【水的游戲幼兒園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水的游戲幼兒園教案03-20
幼兒園主題《有趣的水》區域游戲活動教案04-30
幼兒園活動教案水11-11
親子以水的游戲活動方案01-15
幼兒園活動教案《水的溶解》03-02
幼兒園大班活動《水》教案03-02
幼兒園游戲的活動教案08-28
幼兒園活動游戲教案08-26
幼兒園游戲活動教案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