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龍潭的傳說》幼兒園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白龍潭的傳說》幼兒園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龍潭的傳說》幼兒園教案 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記住大體情節,知道白龍潭的來歷。并學習詞匯“助人為樂”。
2、體會白老龍幫助老百性,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故事《白龍潭的傳說》
活動重難點:
目標1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我們的家鄉岑港有個美麗的地方叫做“白龍潭”,小朋友都去過了嗎?
那這個地方為什么叫做“白龍潭”呢?那是因為白龍潭有個美麗的'傳說。
二、分段欣賞故事
1、欣賞故事(開頭到“大嫂因何在此啼哭?”)
提問:潭里的白龍在干旱之年是在怎樣幫助人們的?后來為什么叫做
“岑港白老龍”?
為什么白老龍只得忍氣吞聲回到龍潭里,不能給人們降雨了?
2、欣賞故事(“大嫂因何在此啼哭?”到“老漢當之有愧了”)
提問:白老龍打算怎樣幫助青蓮?
后來青蓮收留了白老龍并把他認做什么?
3、欣賞故事(“當天夜里”到“鄉親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
提問:白老龍喜歡吃什么?
在捕魚的過程中白老龍是怎樣表現的?
在白老龍的幫助下,人們捕魚成功了嗎?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欣賞故事(“轉眼半年過去了”到結尾)
提問:白老龍后來為什么要離開?
青蓮到哪里找到了白老龍?
白老龍在夢里說的“九丈六尺白布”其實就是什么?
青蓮跳進龍潭變成了一條什么?
人們是怎樣紀念他們的?
三、結束
你喜歡故事中的白老龍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詞語:助人為樂)
我們都應該向白老龍學習,你打算如何在生活中幫助有困難的人?
《白龍潭的傳說》幼兒園教案 2
活動目標:
通過講述《白龍潭的傳說》的故事,激發幼兒對民間故事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讓幼兒了解傳統故事中蘊含的美好品德,如善良、樂于助人等,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通過故事中的角色和情節,促進幼兒對自然現象和生態環境的`認識,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白龍潭的傳說》故事書或繪本。
相關的圖片或PPT,展示故事中的關鍵場景和角色。
準備一些道具,如頭飾、尾巴等,用于角色扮演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向幼兒介紹今天的故事主題,并詢問幼兒是否聽說過“白龍潭”這個名字,以及他們對“龍潭”有什么想象。
教師簡單介紹故事背景,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二、故事講述
教師聲情并茂地講述《白龍潭的傳說》故事,注意語速適中,語調抑揚頓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在講述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展示圖片或PPT,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和角色特點。
鼓勵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看法。
三、討論與分享
故事講完后,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討論,提問:“故事中的白龍是如何幫助人們的?”“白老龍為什么要離開?”“青蓮為什么要跳進龍潭?”等,引導幼兒深入理解故事內涵。
邀請幼兒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中的精彩部分。
四、角色扮演
教師準備頭飾、尾巴等道具,邀請幼兒自愿參與角色扮演活動。
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擇一個角色進行扮演,如白龍、青蓮、鄉親等。
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對話和動作,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和記憶。
五、總結與延伸
教師總結本次活動的收獲,強調故事中的美好品德和環保意識。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些美好品德,如樂于助人、愛護環境等。
延伸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繪畫或手工制作活動,讓他們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創作一幅與白龍潭傳說相關的作品。
活動反思:
教師在活動結束后應進行反思,總結本次活動的優點和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饋,了解他們對故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以便更好地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
【《白龍潭的傳說》幼兒園教案】相關文章:
傳說07-01
傳說07-08
傳說07-07
年的傳說06-16
薰衣草的傳說06-23
龍窯的傳說05-10
傳說愛07-07
元宵的傳說07-09
魚的傳說05-19
櫻花的傳說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