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我們大家跳起來》(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我們大家跳起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我們大家跳起來》 篇1
活動目標:
1.能用響亮自然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2.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學習強調句頭重音演唱三拍子的歌曲。
3.體驗多種形式集體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我們大家跳起來》、幼兒自制面具若干、三拍子節奏卡一張、圖譜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感受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引導語:(出示面具)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我們將要舉行歡樂的假面舞會,我要邀請一個朋友作為我的舞伴哦,聽,舞會的樂曲響起來了!
教師隨著音樂做三拍子的邀請動作 (重音拍手,后兩拍邀請),讓幼兒直觀
受三拍子音樂的特點。
師:看清楚我是怎樣邀請舞伴的嗎?一起來學一學。
二、完整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A、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師:歡樂的舞會自然少不了優美的歌聲
師:你聽到了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據幼兒回答內容出示相應的圖卡)
B、第二遍傾聽歌曲,學習歌曲。
師:現在我要跟著優美的歌聲來邀請舞伴咯。(教師完整清唱歌曲一遍,并邀請舞伴)
師:我是在歌曲的哪一句之后做出“請”的.動作?
三.在游戲中學習歌曲
1、邀請舞伴學習歌曲
師:在舞會上每個人都要邀請一位朋友作為舞伴。誰學會邀請舞伴了?請他來試一試。(其他幼兒小聲跟著唱)
2、引導幼兒互相評價
四.創造與表現。
1.幼兒為歌曲編配邀請動作。
2.鼓勵幼兒大膽的表演唱,把自己創編的動作展示出來。
五.集體表演。
幼兒自由選擇歌、舞、樂的表現形式,全班進行表演唱,充分體驗歌曲的歡快情緒。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我們大家跳起來》 篇2
【教學設計】
讓學生在“舞會”的情境中聽賞《小步舞曲》,并體驗小步舞曲的風格;在自主探索中學會歌曲《我們大家跳起來》;在樂器伴奏中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在舞蹈中體驗并表現三拍子樂曲的韻律特點。
【教學目標】
1、能用明亮自然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表現歌曲《我們大家跳起來》。
2、通過聽賞和音樂活動,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風格,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3、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跳集體舞。
4.了解音樂中旋律進行模式中的級進與跳進。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學會《我們大家跳起來》這首歌。
2、難點:
引導學生初步體會小步舞曲的風格,掌握三拍子舞曲的強弱規律。
【教具準備】
黑板畫成舞會的圖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歡迎你們來參加今天的舞會,在舞會開始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首美妙的鋼琴曲《小步舞曲》,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律動,聽完后請你告訴老師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樂曲,它的強弱規律是怎樣的?
2、隨音樂集體律動(拍手 拍腿 拍腿)。
二、介紹《小步舞曲》
師:小朋友的動作真美!你們知道這首優美的樂曲是幾拍子的嗎?它的強弱規律是怎樣的?
1.這首曲子是德國著名作曲家、古典音樂大師巴赫創作的一首鋼琴獨奏曲《小步舞曲》。小步舞是當時流行于貴族的宮廷舞蹈,跳舞時人的姿態要端莊、文雅、優美。你們要想參加舞會就得先學會小步舞,有沒有信心學會?
(1)老師示范小步舞的舞步。(左右右 右左左 左右右 右左左 前右右 后左左 前右右 后左左)
(2)學生跟著老師模仿。
(3)學生跟著音樂跳小步舞,并觀察舞步的變化規律。
三、 學唱歌曲
1、播放《我們大家跳起來》歌曲錄音,學生聆聽。(出示歌譜)
師:老師也帶來了另外一首歌曲,這首歌曲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歌曲的旋律在哪聽過?(生邊聽邊做律動拍手拍腿拍腿)
生答:?
師:這首歌是根據《小步舞曲》的'第一段旋律,由前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校長吳國鈞填詞而成。歌曲題目叫《我們大家跳起來》。(出示歌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
2、師范唱,師生共跳小步舞。
問:這首歌一共有幾個樂句?其中有沒有旋律相同的樂句?
3、指導學生用“lu”唱歌曲旋律。
4、學唱歌詞。
5、學習頓音記號。
6、學生用明亮自然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一遍。
四、創造與表現。
師:小朋友們,現在舞會已經到了高潮,請你們隨著音樂熱情地跳起來吧!(播放歌曲《我們大家跳起來》)
請女伴跳小步舞
五、知識拓展
師: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讓我們跳起來》的旋律走向。
1.5到1在課本上的圖是用一個小朋友在跳的動作來表現這兩個音的距離。這說明這兩個音離得....而1 2 3 4 5 是用爬樓梯的動作,這又說明他們離得比較.......
2.在音樂中我們把住在隔壁的音的走向叫級進,把不是住在隔壁的音叫跳進。下面老師來考考你你能說出他們是級進還是跳進嗎?
3..讓我們一塊來唱唱這首歌的樂譜感受一下跳進跟級進吧。
六、課堂小結:
師:親愛的同學們,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師:今天大家的收獲真不少,謝謝大家與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最后讓我們一起踏著小步舞曲,盡情享受這美妙的音樂吧!
師與學生踏著舞曲離開教室。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我們大家跳起來》 篇3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黎族的音樂文化,幼兒能了解竹竿舞的知識及動作,嘗試跳竹竿。
2、通過欣賞舞蹈,讓幼兒體驗跳竹竿的樂趣。
3、通過參與活動,讓幼兒感受跳竹竿帶來的歡樂,探索跳竹竿的基本玩法。
4、在節奏伴奏下能與同伴合作,動作協調,體驗分享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竹竿舞”音樂 錄像vcd、竹竿12根。
三、指導要點:
1、體會黎族音樂的獨特風格和合作跳好竹竿
2、及時表揚大膽嘗試學跳竹竿舞的幼兒。
四、活動過程:
一、欣賞vcd錄像,感受黎族叔叔阿姨跳竹竿舞時的快樂場面,激發學跳竹竿舞的.欲望。
1、師:出示“竹竿”,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它有什么用?(幼兒自由講述)
師小結:今天老師帶來的竹竿,它有一個本領會跳舞!
那請大家一起來看看……(欣賞錄像)
2、討論:錄像里他們是用竹竿干什么的?(幼兒:跳舞)
師:小結:這是一個少數民族最喜歡跳的舞,知道是哪個民族嗎?(幼兒猜)黎族
對了,黎族的人最喜歡在節慶的時候用竹竿來跳舞,慶祝節日。就和我們漢族過新年一樣。
3、再仔細地欣賞一下,他們是怎樣用竹竿來跳舞的?
二、實踐跳竹竿
1、師:誰來說說,他們是怎么跳的?(幼兒表達)
2、師:那小朋友想不想也來做個黎族小朋友跳竹竿……誰能來試一試?(一幼兒嘗試)
問:你剛才跳的時候有什么發現?(幼:發現跳的時候竹竿會敲到腳的)
那老師請你們都來試一試,自由組合,三人一組也來跳一跳竹竿。
遇到什么難題了?(幼兒表達)為什么會這樣?
3、師:原來遇到了這些問題,那老師來試試(師表演跳竹竿)
問:你有沒有發現老師跳成功的秘密?(幼兒表達)
師:因為老師是有節奏的跳的
4、那好,我們一起用小手把節奏拍出來 x x x x xx x
小腳也來合一合。
(那請幾個小朋友用竹竿來試試)配上語言:開 合 開 合 開開 合
5、好,我們再來跳著試一試!
剛才老師發現還有小朋友的腳會被碰到哦!為什么我們的竹竿有節奏的開合,還有小朋友會夾到腳呢?(幼兒表達)
怎樣做才不會碰到呢?
6、集體商量腳步(配圖譜)看圖譜練習
師小結:手拿竹竿和腳跳竹竿的動作是相反的。
7、師:是不是相反了,就真的不會互相影響了,我們再來試一試。(分小組結合竹竿道具,再次嘗試跳竹竿舞。
——先用節拍口令放慢速度讓幼兒學跳竹竿舞)
三、音樂整合跳竹竿
1、師:我們跳的竹竿在加上音樂會不會變得更棒呢?(幼兒)
2、師:好,我們聽音樂試一試吧!(幼兒邊聽音樂邊嘗試)
四、結束
師:今天你們很棒,好朋友互相合作跳出了竹竿舞,那拿起竹竿開著火車去表演給其他班級的小朋友看。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我們大家跳起來》 篇4
活動目標:
1、利用紙棒進行活動,學習跳竹竿游戲,發展彈跳能力。
2、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3、愿意積極想辦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觀看過錄像物質準備:
人手一根紙棒(長度為1米)。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幼兒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隊列練習。
導語: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騎著馬出去玩玩吧!(幼兒隨音樂的變化"騎馬"變雙圓----大圓----小圓---- "坐馬車" )反思:
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隊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
2、基本部分:
(1)利用紙棒進行"一棒多玩"導語:紙棒可以和我們玩坐馬車的游戲,還可以和我們玩什么游戲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兒四散游戲)
隊形:兩路縱隊
(2)學習"跳竹竿"游戲A、講解游戲玩法導語:剛才小朋友用紙棒玩了許多游戲,今天老師要和大家用紙棒玩一個新游戲--跳竹竿,這個游戲可以三個或四個小朋友一起玩,其中兩個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對面跪下,用竹竿同時分合敲擊,另一個小朋友在中間看準竹竿的分合跳進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選擇小伙伴一起試一試。
隊形:梯形隊
(3)幼兒自由組合嘗試玩"跳竹竿"游戲
隊形:四散
(4)對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合作、交往方面)導語:你剛才和誰一起玩的?你們是怎么跳竹竿的?
隊形:梯形隊
(5)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戲,師生共同參與。
導語:剛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時想到了許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跳竹竿,行嗎?
隊形:四散
反思:
基本部分中,先鼓勵幼兒利用紙棒進行"一物多玩",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并積極推廣三---四人結伴游戲 。接著運用嘗試法學習的理論精神,教師不示范游戲玩法及規則,而是引導幼兒去自主探索(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情況怎么辦?等),從而通過嘗試、發現----再嘗試、再發現,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不斷調整的過程,師生雙方共同提升經驗。最后通過師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將活動掀起高潮,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地位。
3、游戲"叫號接棒"隊形:四散反思:
結束活動中通過"叫號接棒"的游戲幫助幼兒調整教大的活動量。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紙棒學習"跳竹竿"游戲,發展幼兒彈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兩點目標--想辦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成功和快樂。整個活動充分發揮紙棒的多功能性,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隊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基本部分中,先讓幼兒利用紙棒進行"一物多玩",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并積極推廣三---四人結伴游戲 。接著運用嘗試法學習的理論精神,教師不示范游戲玩法及規則,而是引導幼兒去自主探索(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情況怎么辦?等),從而通過嘗試、發現----再嘗試、再發現,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不斷調整的過程,通過師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將活動掀起高潮,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地位,結束活動中通過"叫號接棒"的游戲幫助幼兒調整教大的活動量。
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共同學習,實現了師生"共同體"的學習氛圍,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將幼兒心育目標的培養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終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有了困難引導幼兒去主動解決等等。但這僅靠這一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堅持滲透,使幼兒的心理品質得以良好、健康地發展。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我們大家跳起來》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和探索從高處往下跳的技能,提高靈敏性和協調性。
2.能大膽、自信地選擇合適自己的高度進行練習。
3.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4.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木制長凳若干、海棉墊2塊、塑料弧形積木8個、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長凳操)幼兒縱向排成四排,兩兩幼兒之間橫放一張長凳。在音樂伴奏下,跟著老師做長凳操。(老師自編,可以先坐著在長凳上做一些上肢動作,然后創編一些由兩名幼兒共同合作的動作,例如坐在長凳上背靠背、雙腳抬起,或者面對面坐,雙手拉住人往后仰等,根據長凳的一些特點自行設計動作)
2.自由玩長凳鼓勵幼兒自由探索長凳的'各種玩法,并及時請幼兒示范自己的玩法。(可以一個人也可以幾個同伴合作,把長凳接起來或疊起來玩各種花樣,事先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教學反思:
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游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的孩子,將個別示范與分組游戲、集體游戲相結合,可以根據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游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我們大家跳起來》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激發勇敢自信的品質。
2、起跳屈膝、落地要輕,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及動作的靈敏性。
活動準備:
1、竹竿10根,高矮不同的竹筒若干(10-20厘米)。
2、動感音樂“大家跳起來”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熱身跑步:變速、變向、繞障礙跑。
2、竹竿舞:教師舞動竹竿,幼兒模仿,活動關節。
3、跳竹筒:幼兒練習從不同方向跳過竹筒,引導幼兒前腳輕輕落地。
二、基本部分
1、跳竹竿。師生共同布置場地,引導幼兒選擇高度合適的竹筒搭竹竿。
(1)幼兒自由跳竹竿。
教師:“誰跳過去了,他跳得怎樣?”
(2)請1-2名幼兒自由跳竹竿,啟發幼兒進行評價。
(3)教師示范跳竹竿,講解動作要領。
(4)幼兒練習,教師指導。
(5)增加竹筒高度。
教師:“現在,竹筒變高了,看看誰還能跳過去?”
①幼兒自由跳竹竿。教師與個別幼兒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跳過去的`?你開心嗎?
②引導幼兒選擇適合自己高度的竹筒搭竹竿,助跑起跳,跨跳過不同高度的竹竿,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③教師小結,鼓勵幼兒相互交流,分享跳竹竿的經驗。
2、游戲:站竹筒。
幼兒自由在有障礙的竹筒中跑動,聽到哨子聲,就站上竹筒做一個自己喜歡的大作。
三、結束部分
1、放松運動。
2、教師進行小結,組織幼兒收拾器械、場地,愉快地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我們大家跳起來》 篇7
活動目標:
1、在雙腳立定向上跳的基礎上,嘗試向前行進跳、單腳跳、向后甩繩跳等各種花樣跳繩。
2、喜愛跳繩運動,有創新精神。
活動準備:
1、每人短繩一根
2.干毛巾每人一塊
3.錄音機
4.《喜洋洋》音樂
5.記分表一張
6、椅子三張
7、紅、黃、綠顏色標記
活動過程:
1、我們又要和繩子一起做游戲了,大家開心嗎?讓我們先來做個繩子操。打開你的繩子,把它對折兩次,準備好了嗎。
2、聽音樂做繩操。上肢——體轉——體側——腹背——下蹲——跳躍——放松。
3、 大家喜歡跳繩嗎?請小朋友說說以前我們學的跳繩是怎樣跳的。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新的跳法。等一下,小朋友可以去試試,看看你會怎樣跳,看誰方法多。要求:找一個空地方,不影響別人也不被別人影響,覺得熱就脫衣服,如果有汗可以用一塊干毛巾擦擦。
4、小朋友自由練習,老師指導。(老師可以跟小朋友一起跳)
5、 剛才,我們練的都很認真,誰愿意把你剛才的'方法給我們介紹一下。(小朋友介紹,大家跟著一起練,并說說這是什么跳法)
6、再請小朋友練一會。重點練習向前行進跳、單腳跳。
7、進行比賽。
(1)向前行進跳 請小朋友按紅、黃、綠分成三組,每組五人,進行接力賽,先練習一次。要求一個跳到終點,下一個再開始。如果中途壞了,可以原地再開始。看哪一組先到達終點就算勝利。(練一次,比一次),并給獲勝對發獎。
(2)單腳跳比賽 在同一時間里,誰跳的多就是冠軍,請客人老師做裁判并記錄成績。給前五名幼兒發獎。
活動結束:
大家表現都很出色,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份禮物,收好繩子的小朋友可以到老師這里來領禮物。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我們大家跳起來》 篇8
游戲目的:
1、幼兒能協調、靈活地跳圈。
2、幼兒能很好地分辨顏色。
3、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4、體驗合作創編游戲的樂趣。
游戲準備:
小呼啦圈若干個(也可以畫圈)、大紙箱一個、各種玩具若干、籃子兩個。
游戲玩法:
1、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分別站在各自的起跑線上。將玩具放入大紙箱,紙箱放在離起跑線十米的終點處。將呼啦圈分成兩部分,不規則的擺在兩隊起點到終點之間(間距不要過大)。
2、老師說“開始!紅色!”兩組的第一名幼兒手里拿著籃子開始跳圈跳向終點(可以單腿跳也可以雙腿跳),然后在紙箱里選擇帶有老師指定顏色的玩具放到籃子里(玩具上只有有一種顏色符合就可以),帶著籃子跑回起跑線。最先回來并且帶回指定玩具多的小組獲勝。
2、第一名小朋友把籃子交給第二名小朋友,然后老師喊“開始!綠色!”第二名小朋友跳向終點后,把籃子里的玩具先倒進大紙箱,然后選擇帶有老師指定顏色的玩具放進籃子,重復上述過程。
注意:
1、老師要注意幼兒可能會搶同一件玩具。
2、幼兒必須每一圈都要跳到。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很有趣、又富有故事情節的體育活動,我覺得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也適合我們班的小朋友。活動的目標是:1、能在協助下輕松地雙腳跳。2、會看顏色并對應跳相同顏色的圈。3、能以愉快積極的情緒參加活動。
活動開始時,我為幼兒掛上了小兔頭飾,以情景“媽媽帶兔寶寶去游玩”開始,幼兒們很感興趣,也很快進入角色,跟著媽媽一起去游戲。在游玩的時候又通過玩圈來練習本領,掌握雙腳并攏跳的技能。一開始是一個兔寶寶跳一個圈,兔媽媽示范,兔寶寶學習,這個動作很簡單,因此,兔寶寶們學得又快又好,在繼續游玩的過程中,發現另一個場地上有很多圈連在一起,兔寶寶們在音樂聲下,一個個排好隊雙腳輕松地往前跳,鞏固練習跳的動作。其實,這已經是活動的第一個游戲了,在第二個游戲找顏色跳圈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及時幫助一些能力相對差一點的幼兒,同時也要即使表揚和鼓勵。兩個游戲下來,幼兒已經很累了,由于天氣也比較熱,我們就站在圈中一起做了放松活動,適當地休息了一下,而后再進行換掛牌,繼續游戲,在換牌的時候也發展了幼兒自主交換的能力,而且能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一定的調整。最后,我們又輕柔的音樂聲中邊吃蘿卜邊休息,完成了整個游戲活動。
在這個體育活動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跳彩圈時,有些幼兒比較貪玩,不愛遵守紀律,也沒聽清楚兔媽媽的要求。所以,在游戲前,一定要讓幼兒聽清楚要求和規則再進行游戲,這樣活動就比較有序,也相對輕松一點。
小百科:顏色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對光的視覺感受,我們肉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波長范圍很窄的電磁波產生的,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表現為不同的顏色,對色彩的辨認是肉眼受到電磁波輻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視覺神經感覺。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我們大家跳起來》 篇9
設計背景
班級有個別的小朋友不愛運動,有的小朋友太以自我為中心不知道團結,互相幫助。希望這次活動能調動起小朋友的活動熱情和團結互助的精神。
活動目標
1、熟練地雙腳蹦跳,跳躍要有節奏。
2、積極參與各項運動,能團結幫助小朋友。
3、讓幼兒知道運動有益于身體健康。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學會有節奏的跳躍。教學難點是讓團結合作。
活動準備
布袋子、呼啦圈、長繩子。
活動過程
1、先練習中小班學過的青蛙跳和兔子跳。
2、 老師演示“袋鼠跳”。
3、 講解“袋鼠跳”的運動技巧,雙腿彎曲,腰要弓著,用力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跳。跳的時候要拉緊袋子使袋子和身體連接。口袋的高度要在腰部,太高了身體不協調,太低會絆倒。每一步都要扎實,不能移動腳步,不然會絆倒。不要跳的太高或太遠可以用小碎步的方法。
4、 幼兒自由練習,師注意鼓勵知道動作不協調的孩子和不愛運動的`孩子使其全部參與進來。動感好的孩子也可以幫助差一點的孩子老師一定要給予及時的表揚。
5、 個別表演并說一說你是怎么跳的。
6、 游戲。
(1) 袋鼠去逛街。地面上放一些呼啦圈代表不同的商場,小朋友要跳的到位。(其他的小朋友可做拉拉隊)
(2) 接力賽。請兩位老師幫忙在終點拉一根打繩子五個小朋友一組比一比哪一組“袋鼠”跳的快。
7、老師一下袋鼠跳的運動要領。
教學反思
整體來看孩子們非常喜歡參加這一教學活動,本課的教學目標是結合中小班的運動經驗而設定的基本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個別不愛運動的孩子在老師的鼓勵下終于愿意嘗試參加運動了這讓我很高興,雖然動作不是很協調但是我還是在全班表揚了她們,增加了她們的信心我認為這很重要。另外我覺得游戲結束的時候我要是對那些幫助其他小朋友的小朋友也給予表揚就好了。我結束的有點太倉促了,沒有照顧到她們。在練習“袋鼠跳”的時候有的小朋友摔倒了,雖然沒有受傷可我有一些后怕沒有準備醫藥箱。如果在讓我重新上這一課我一定預先準備一醫藥箱。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我們大家跳起來》 篇10
活動目標:
1、熟悉圓舞曲旋律,初步學會律動《跳圓舞曲的小貓》。
2、喜歡并且樂意與同伴一起合作表演。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跳圓舞曲的小貓》、律動視頻《跳圓舞曲的小貓》、PPT、頭飾。
活動重點:
感受圓舞曲的旋律,初步學會律動
活動難點:
與同伴合作表演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小貓花花尋求幫助,邀請大家參加舞會為情境,進入主題。
1、欣賞音樂,感受樂曲。
討論:這首音樂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2、介紹圓舞曲。
小結:圓舞曲又稱為華爾茲,是三拍子的舞曲,節奏歡快,旋律優美流暢,因為舞蹈時需要兩個人成對旋轉,所以叫做圓舞曲。
二、通過看視頻學習律動
1、觀看律動視頻。
通過視頻讓幼兒感受到律動中的動作。
2、幼兒學習基本律動動作。
根據幼兒的回答帶幼兒一起做做動作,提醒幼兒動作的方向,并通過語言提示幫助幼兒把握節奏。
3、配歌謠,完整學習律動。
以早晨起床去參加舞會為情境,創編歌謠,將律動融入情境。
我們是 快樂的 小 貓
洗洗臉 真美麗 穿花衣 上舞臺
搖一搖 擺一擺 走上了 大舞臺
我們是 美麗的 小 貓
小貓們 準備 亮相 小貓們 跳的 真好
搖一搖 擺一擺
我們是 最棒的 小 貓
4、聽音樂,念歌謠練習律動。
三、與同伴合作表演律動,體驗合作的快樂
1、戴頭飾,跟隨音樂彩排練習
2、邀請客人老師一起去參加舞會。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我們大家跳起來》】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頑皮的杜鵑03-06
幼兒園大班歌唱教案01-24
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雞和蛋》01-24
幼兒園歌唱的活動教案02-27
幼兒園歌唱活動教案03-27
幼兒園歌唱活動教案10-24
幼兒園大班歌唱教案15篇01-25
幼兒園大班歌唱教案13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