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頂紙板》
主題來源:
在開展大班"小問號"這一主題活動時,我班的孩子們提出了許多問題:"為什么不倒翁會不倒呢?""什么時候天空中會出現彩虹?""魚兒睡覺會閉眼睛嗎?"……圍繞孩子們的問題,我們精心布置了"小問號"專欄,并帶孩子們開展了一系列探索活動:"我的問題"、"我們去探寶"、"我有好辦法"、"有趣的不倒翁"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了孩子們在活動中不斷提出新問題的熱情。一次晨間活動時,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起了紙板,當他們用小紙棒頂住紙板時,新的問題產生了,"為什么小紙棒能夠頂住紙板呢?""是什么形狀的紙板都能頂住嗎?"我將孩子們感興趣的問題收集到"小問號"專欄里,并在"小問號"主題活動中,生成出科學探索活動《頂紙板》。針對孩子們的問題,運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熟悉的物品,讓孩子們去操作,去發現,去探索平衡這一科學現象,尋求問題的答案,培養孩子們的探究能力,養成孩子們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從而體驗科學活動的快樂和成功。
活動目標:
1. 感知不同形狀的紙板都有一個能頂起來的點,體驗頂紙板的樂趣。
2. 探索不同材料頂起紙板的難易程度,積累使物體平衡的有益經驗,培養手眼協調的能力。
3. 分享活動經驗,體驗交流與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獲獎雜技表演節目《頂碗》光盤,音樂《梁祝》選段。
2. 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圓形紙板,粗吸管,紙筒芯,鉛筆,易拉罐,彩色紙棒。
3. 幼兒實驗記錄表,記號筆,教師實驗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欣賞:激發頂紙板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精彩的節目吧。
播放《頂碗》VCD,幼兒觀看。
師:大家看到了什么?是誰在表演什么呀?
那么多的小碗都頂在什么地方呢?
除了用頭頂,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頂呢?
師生討論交流。
師:雜技演員真有本領。老師帶來了許多紙板,想請你們也來學雜技演員,試著用身體部位來頂紙板。
幼兒嘗試用身體部位頂紙板。
師:你們的紙板都頂起來了嗎?除了用身體來頂紙板,還可以用什么工具來頂起紙板呢?
幼兒結伴討論。
小結:我們可以用筆,杯子,飲料罐等許多東西來幫助我們頂紙板。
二、嘗試:發現頂紙板的最佳位置。
師: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圓圓的紙筒芯,試一試,大家能用這個小圓筒把紙板平平地,穩穩地頂起來嗎?
幼兒第一次實驗,自由嘗試頂紙板。
師:你們頂起來了嗎?紙筒芯大約頂在紙板的什么位置呀?是每一個位置都可以嗎?
幼兒觀察自己頂的位置,討論成敗原因。
小結:我們要把工具頂在紙板的中心,就能把紙板平平地,穩穩地頂起來。
幼兒第二次實驗,記錄紙板的中心點。
師:不管什么形狀的紙板,我們都能找到它的中心點,想不想把這個位置用筆記下來呢?如果一邊玩一邊記有困難,可以請好朋友來幫忙哦!看看哪一對好朋友能最好地完成任務。
幼兒兩兩合作在紙板上尋找一個能頂起紙板的點,并在紙板上畫出記號。
教師觀察指導檢查每一個幼兒的操作情況,給找準位置,畫出記號的幼兒一個成功的笑臉。
展示討論實驗結果。
小結:原來這些不同形狀的紙板,我們都能找到一個能頂起紙板的點,把紙板平平地,穩穩地頂起來。
三、探索:分析不同材料頂起紙板的難易程度。
出示各種物體:易拉罐,紙筒芯,吸管,鉛筆,幼兒猜想。
師: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東西,你們猜猜,這些物品里哪些能很容易地頂起紙板?哪些很難頂起紙板?
幼兒猜想。
出示教師記錄表。
師:每一個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樣哦,你覺得最容易的就在記錄表上標上"1",接下來的'呢,就標上"2","3","4",依次給它們排排隊,編編號吧。把你的想法記錄下來。
幼兒記錄下自己的猜想。
師:到底用什么能更容易地頂起紙板呢?讓我們用這些東西在剛才找到的點上試一試,看看你猜的對不對?再把你頂的紙板的形狀和試下來的結果也記錄下來。
幼兒動手實驗,并記錄下自己的操作結果。
展示2-3名幼兒的記錄表,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
四、討論:找出有利于頂紙板的因素。
師:剛才我們用這么多的物體都試了頂紙板,為什么用易拉罐,紙筒這些材料能更容易地頂起紙板呢?而吸管,鉛筆卻很難把紙板頂起來呢?
幼兒討論。
小結:如果頂的面是平平的,而且面越大,就能越方便,穩穩地頂起紙板。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頂紙板》】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九篇05-1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四篇05-21
大班語言活動散文落葉教案12-27
幼兒園大班繞口令教案04-11
幼兒園大班教案三篇05-23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動物猜謎歌12-1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01-05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05-19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四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