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物體是如何向下落的科學教案范文
活動目標
1、發現物體扔到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體下落有直線和曲線之分,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對不同物體按下落方式進行記錄。
3、探索同一物體形狀不同下落情況也不同。
活動準備 各種糖紙、羽毛、報紙、塑料積木、球、繩、沙包等,記錄紙、筆,白紙人手兩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秋天到了,一片片樹葉落下來,樹葉落下來是怎么樣的?
。ㄓ變鹤杂芍v述)
二、幼兒探索并討論。
1、幼兒猜想并嘗試
教師:你桌上東西落下是怎么樣的?每一樣東西都試一試。
2、引導幼兒和同伴比較,發現物體下落時的異同。
教師:請你找一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們手里的東西落下來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交流
。1)你有什么發現嗎?(幼兒自由交流)
(2)為什么有的物體落的快,有的物體落的慢?
4、教師小結:所有的物體都會下落的,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教師演示一張皺紙和一塊積木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物體下落路線是不一樣的。
三、幼兒分組探索,按照物體下落的路線進行歸類記錄。
1、請幼兒分組實驗,觀察桌上的物體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
教師:請你再去試一次,把你的發現記錄在紙上,你這些東西按照落下的路線記在紙上。
2、每組派一個孩子交流各組的發現,并介紹自己的`記錄方法。
教師:你是怎么記錄的?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3、教師簡單小結:
不同物體下落的路線不一樣,有的是直線的,有的是曲線的,直線的落地快,曲線的落地慢。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同樣的東西形狀不同,落下來的情況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兩張紙
幼兒猜想:你可以用什么辦法讓他們落下的時候不一樣?
2、幼兒自己嘗試,教師引導幼兒將紙折成不同的形狀
3、交流:你用了什么辦法?
五、延伸:
讓幼兒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傘,觀察其與其他物體下落的不同。
【幼兒園大班物體是如何向下落的科學教案范文】相關文章:
放大鏡是怎樣把物體放大的06-26
倉頡是如何造字的07-27
“X射線”是如何發現的12-08
人類是如何聞到東西的06-28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范文:奇妙的聲音09-24
孟子是如何評價孔子的呢05-17
結繩記事是如何記事的07-27
幼兒園大班的評語08-23
夢見界限物體棱邊的解釋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