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幼兒園好還是家里好》主題活動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幼兒園好還是家里好》主題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幼兒園好還是家里好》主題活動教案 篇1
內容要求:
了解幼兒園和家里的活動,并體會與周圍人們的關系和彼此情感需要.
活動準備:
1、幼兒園的錄象:大型玩具、體育用具伴隨著孩子運動的聲音和笑聲。
各種活動室:結構室、圖書室、探索室。幼兒園的許多朋友。
2、幼兒自家的照片和錄象。
過程與指導:
一、問題的引出
我們上幼兒園已經兩年了,許多小朋友已經很喜歡幼兒園了。但是每個小朋友又都有自己的家,我們也很喜歡自己的家。那么,你覺得幼兒園好,還是家里好?(幼兒自主組成論辯雙方)
二、講述自己觀點的理由
你認為它好的理由是什么?你們商量商量,把理由記下來,等會兒來告訴大家。(運用錄象和照片)
三、雙方稱述自己的觀點
四、自由辯論
1、對方的理由,你同意嗎?(用鼓掌和舉手來示意)
2、說說你們反對的理由。
五、雙方分別引導聽眾參與游戲倆說明自己的觀點
你們能讓一旁的小朋友支持你們嗎?你們想一個游戲,請他們一起玩,玩的高興,他們就會支持你們。
幼兒游戲:打野鴨(體現人多游戲的樂趣)
親子游戲:炒黃豆(用被單炒。家里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沒有規則的限制)
六、請一個家長代表作總結呈詞
1、幼兒園的好。
2、家的好。
3、小朋友的成長要有幼兒園,也離不開家。
七、活動延伸
生活中還有許多可以引發孩子爭論的話題,如“男孩好還是女孩好”、“雨天好還是晴天好”、“做人開心還是做動物開心”等等。
幼兒園大班《幼兒園好還是家里好》主題活動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字和5個偏旁。
2、培養認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認字。教學難點是認記8個帶新偏旁的生字。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熟悉并認識家里客廳中的陳設、用品。
2、畫一畫家里的客廳或在父母的幫助下拍一張客廳的照片。
教學設計理念:
教學緊密地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倡導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認字積累,積極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都有一個個幸福的家,能讓大家認識一下你的家嗎?(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畫或照片介紹自己的家)
出示放大的課文中的情境圖: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紅同學的家,她家的客廳里都有些什么?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識字(一)的第三課《在家里》
二、學習詞語中的生字。
1、認準字音。
(1)、自讀詞語,畫出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嘗試認讀。(其余小朋友認真聽,你能聽出讀得不正確的地方請你當小老師幫他指出來。)
。3)、同桌互練。(一個認我會讀的字,另一個對照拼音聽讀準否,聽完后幫一幫。交換角色練習。)
。4)、教師用卡片練習,比比哪組讀得既準又快。
2、學習詞語,練習說話。
。1)、女生讀第一行詞。
小朋友,對這四種物品(沙發、茶幾、報紙、書架),你有哪些了解?(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各抒己見)
隨機出示圖詞對照卡片,師與生,生與生之間交流:
如:沙發
沙發是用什么做的?你見過哪些沙發?
茶幾上經常放些什么?
你知道有哪些報紙?
你有書架嗎?放在哪兒?架上放著哪些書?
。2)、男生讀第二行詞。
這四種物品(臺燈、掛鐘、電視、電話),你知道些什么?(交流說話)
3、認記生字。
。1)、認讀8個生字:沙、發、報、紙、臺、燈、電、視
。2)、找一找,生字中哪些字的半邊你見過?(用熟字換一換、部件拼一拼認識生字)
。3)、你還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這些字?(介紹好辦法,增強識字的自信心)
三、鞏固練習。
1、出示偏旁、部件,讓學生將能組成字的兩部分合起來,在認讀。(把各偏旁、部件分發給各個小組,小組中合作拼、讀)
2、游戲:看圖選詞卡。
3、猜一猜,連一連。
老大天天演戲 報紙
老二每日作文 電燈
老三千里傳聲 電視
老四送來光明 電話
四、課外延伸。
1、說出自己認識的帶三點水、走之兒的字。
2、你家里還有哪些物品是書上所沒有的?請你在父母的幫助下寫成詞卡,自己注上拼音,舉辦一次家庭用品識字展覽,評出識字大王。
幼兒園大班《幼兒園好還是家里好》主題活動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家里的電器真好(談話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談論自己家中的電器名稱及其用途。
2、引導幼兒集中注意傾聽同伴談話,能較快地掌握并理解別人的談話內容,幫助幼兒提高理解談話內容的水平。
3、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個別或集體的談話活動,樂于說出自己的個人見解,愿意與同伴交流。
活動準備:
1、讓幼兒回去向家長了解自己家里的電器名稱和用途。
2、錄音機、電熨斗各一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談話情景,引出話題:
將錄音機、電熨斗逐一插上電源,提出問題:“錄音機為什么會響?電熨斗為什么會熱?”要求幼兒說出是通電的原因,并告訴幼兒這些都叫家用電器。
提問:“你們家里有那些家用電器?他們都有什么用處?”請小朋友講個一大家聽。
二、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讓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一對一地交談自己家里的電器,教師輪流參與幼兒的交談,提醒幼兒注意傾聽,了解別人的談話內容,養成輪流說話習慣,要求幼兒傾聽別人是怎樣介紹自己家里的家用電器的,以便學習談話經驗,有助于自己談話。
三、引導幼兒拓展談話范圍。
1、集體談論“家用電器”可請幾名在自由交談中講得較好的幼兒向全班介紹,教師可適當指導,引導幼兒有條理地談論家里常用電器。
2、教師用體溫的方式拓展談話范圍。
四、教師通過小結,引導幼兒知道家用電器的用處真大,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同時知道家用電器是工人叔叔辛勤勞動造出來的,我們應該感謝他們。
幼兒園大班《幼兒園好還是家里好》主題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身邊有哪些危險,增強安全意識,遠離不安全因素。
2、在講講、議議中培養幼兒大膽、清楚地講述自己的想法,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活動準備:
教學用PPT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知道我們身邊有哪些危險嗎?我們的家里有沒有危險?都有哪些危險呢?
2、出示PPT圖片,一起來看看家里的危險。(教師和幼兒邊討論邊說)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張圖片,這是什么?(熱水壺)
在家里,我們用它來干什么?爸爸媽媽通常會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小朋友會去碰他嗎?熱水壺有什么危險?你知道使用熱水壺需要注意些什么嗎?(小朋友好奇心都很強,他們會對熱水壺里冒出來的熱氣感興趣,有的小朋友甚至把手伸到裝有熱水的壺口邊玩,不小心就被燙傷;如果把壺放在茶幾等高的地方,熱水壺容易砸下來燙傷小朋友,熱水壺的內膽破碎后容易劃傷小朋友。)邊講解邊配合發生的危險事故圖片。
放映第二種危險物品(打火機)
打火機有什么用途,我們通常會在哪里看到它?它能幫我們很多忙,那如果使用不當,會發生什么危險呢?(小朋友對打火機里面的液體很感興趣,一部分小朋友就會嘗試著把打火機弄開看看里面到底裝了什么,在打不開的情況下有的人就會亂摔,卻不知道打火機里面裝了汽油,一摔就容易爆炸,爆炸后打火機的塑料外殼會飛濺到四面八方,不小心就飛到小朋友身上燙傷小朋友;如果使用打火機來照明,也容易發生火災,因為家里布做的東西很多,容易著火。)邊講解邊配合發生的危險事故圖片。
放映第三種危險物品(液化氣罐子)
液化氣是用來做什么的?它為我們提供了哪些方便?那你知道它的構造嗎?液化氣有什么危險呢?(液化氣有一個開關,用一根紅色的管子連著液化灶,我們把開關打開才能用,不用的時候要把它關掉。小朋友如果亂擰開關就會導致煤氣泄漏,煤氣是一種有毒氣體,進入到人的身體里會發生頭暈,呼吸困難,窒息,最后死亡等情況,所以他很危險。液化氣使用不當也會發生爆炸事故)邊講解邊配合發生的危險事故圖片。
放映第四種危險物品(微波爐)
微波爐能幫我們什么忙?它有那么多的好處,里面沒有熱水、汽油和煤氣,它有什么危險呢?(微波爐是電器,小朋友使用不當會發生觸電事故)
3、游戲鞏固“我說你答”,答對的小朋友給小貼畫作獎勵。
熱水壺應該放在高處還是地處?
可以把手伸進熱水壺嗎?
打火機可不可以摔?
如果有一件小朋友很喜歡的玩具掉到床底下可不可以用打火機照明去撿?
火警電話:119
遇到火災時什么辦法離開火場又快又安全?A、乘電梯B、走樓梯
火災煙霧很濃時可以用干毛巾還是濕毛巾捂住口鼻?
液化氣的開關能當玩具嗎?
煤氣泄漏怎么辦?A、開窗B、關窗
手上沾有水能插電嗎?
有人觸電怎么辦?切斷電源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留意生活中還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
活動反思:
《危險在哪里》一課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品德的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會照顧自己》的第三個主題。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發現我們身邊的危險,認識一些常見的安全標志,掌握基本的自救和求助方法,從而保護自己,讓自己遠離危險。
在課堂導入時,我播放了一段本校學生在課間爬圍墻的錄像,同學看到熟悉的校服,熟悉的校園,情緒都很激動,當看到同學在攀爬圍墻的時候,孩子們都不約而同的大叫到:危險!看到學生們這樣的反應,我知道自己的導入設計成功了。在后面的教學設計中,我緊扣教材,利用教材優勢,從一幅幅精美的情景圖培養學生去觀察、去感悟、去了解與“危險”有關的一切。再結合農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校園為載體,根據學生出現的情況制作錄像,讓學生更加形象的認識到哪些行為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傷害。
對于書本上45頁所例舉來自陌生人的危險,我采取讓學生扮演的方式去體會。最后用一首《安全歌》結束活動,進一步認識安全的重要。
危險時刻潛伏在我們的身邊,威脅著我們的健康和生命,作為小學生,僅通過一堂課,對危險的認識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那就需要我們時刻提醒學生,關注學生,讓危險遠離我們。
生命是萬事之源,我們要讓學生在成長的歷程里,感知安全情系生命,情系我們千家萬戶的幸福。
幼兒園大班《幼兒園好還是家里好》主題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猜猜的游戲中分辨家中常用物品的聲音,知道聲音的作用。
2、鼓勵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來模仿各種會發聲音的物品。
3、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4、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活動流程:
情景導入——猜猜這是什么聲音
一、情景導入
1、今天老師要一起帶你們到美羊羊家去做客,剛才你們在朋友家里看見了什么?這些東西都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
2、電話鈴響了告訴我們什么?你們打過電話嗎?打電話給誰?會說些什么哪?
小結:我們家里的聲音可真多呀,有電話、電視機、洗衣機等等好多的聲音。
二、猜猜這是什么聲音
1、猜猜這是什么發出的聲音?它在對我說什么呀?我們一起看看洗衣機是怎么幫助我們的?
2、還有幾個聲音比較難你們再猜猜看
3、老師再做幾個動作你們猜猜是什么?
小結:聲音真有趣,不同的聲音告訴我們要去做不一樣的事情,我們回家再去找找家里面有趣的聲音吧!
活動反思:
生活中隨處可以聽到聲音,對孩子們而言,聲音是熟悉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同時聲音又恰恰是奇妙的,充滿幻想的,通過《家里的聲音》這一主題的開展,讓孩子在感受辨別各種聲音的同時,了解聲音帶來的信息,然后漸漸引發孩子關注周圍人與事物的興趣。 正因有了前期的這些經驗,所以,這個階段我們的孩子對聲音特別敏感,對聲音特別關注。
幼兒園大班《幼兒園好還是家里好》主題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一)選材依據班級中,發現孩子對數字不太敏感。而且有的孩子滿頭問號,就覺得為什么"我"要學這些數字而感到不理解。為了讓孩子對數字感興趣,通過感受數字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讓孩子們在自己的周圍尋找數字。了解數字的重要性。
(二)設計依據家是孩子們最熟悉的地方,因此讓孩子回憶在家中看到的數字及物品,并讓孩子說說這些數字不同的意思,在集體活動中進行交流分享,鞏固孩子對數字及物品的認識,讓孩子們發現數字的重要性,初步了解數字與生活的關系。
另外在"PCK數學"中也有指出:對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進行一級類概念分類和簡單的多角度分類,并能說出分類理由(發現并運用分類的規則) ,因此本次活動借助數字的不同意思,讓幼兒了解分類的理由,并能了解更多的關聯。
活動方案活動目標:
1、能發現家中的一些數字,知道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不同的用途。
2、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1)PPT
(2)實物:4張桌子(3大1小)、教師準備及幼兒自帶物品(遙控器、餐巾紙、食品秤、軟皮尺、臺歷、溫度計等)
2、已有經驗:認識數字3、貼紙記號
活動過程:
一、家里哪里有數字【通過談話的方法讓幼兒進行,回憶式描述,激發幼兒動腦。】
1、瞧,這些是什么?(數字)
2、這些數字都是從這里來的,你知道這是哪里嗎?(家)
3、關鍵提問:說說家里有哪些地方是有數字的?
小結:數字一直在我們的身邊。
二、家里數字的用途【通過分解說明,讓幼兒更清楚數字寶寶不同的用途,他們都在幫助我們。】
1、關鍵提問:為什么家里有這么多的數字呢?
小結:家里每個地方的數字都有特別的意思。
2、鐘關鍵提問:說說掛鐘上的數字,表示什么意思?
追問:如果沒有這些數字可以嗎?為什么?
小結:原來數字為我們帶來了方便,幫助我們看清楚時間。
3、幼兒操作與交流要求:
音樂響起離開座位尋找物品,音樂停止回到座位上坐好。
每人拿一件物品。
每人一個貼紙記號,找到物品上的數字并將記號貼在旁邊想一想這些數字寶寶有什么用
4、小結:數字在我們生活中表示著不同的`意思,它們的作用可真大,我們離不開數字。
三、拓展外界生活中的數字【激發幼兒的觀察力,增加幼兒對外界事物的認識,通過簡單的數字了解意思】
數字寶寶們除了躲在家里,還會躲在哪里呢?它們又有什么作用呢?
小結:數字在不同的場合表示不同的含義,它在生活中給了我們很多幫助;亟淌铱纯矗淌依镞有什么數字,和你的好朋友進行聊一聊。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備課和教學過程中我本著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為主要目的進行教學,讓學生知道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去感受數字和我們生活中的關系,來引導學生去長數字,發現數字,學習數字,會運用數字。
本課的教學首先符合《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提出的幼兒教學要以幼兒生活為基礎,讓同學們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數字分不開,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同時我創設了多個活動都能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們也都能積極的參與,體驗生活經驗,學習知識。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同時也很好的完成了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不足之處,在學生物品買賣的活動環節組織的不夠好,人員分配上有點問題,另外還應該養成學生收拾整理玩具、物品的好習慣。
幼兒園大班《幼兒園好還是家里好》主題活動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消防安全知識對中班幼兒來說是比較枯燥乏味的,要想更好地幼兒接受這些知識與道理,我們就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來設計相應的活動。中班幼兒喜歡聽故事,更喜歡邊看圖片邊聽故事。針對幼兒這一特點,本人特地挑選了《小豬家著火了》這一故事內容,將消防知識滲透,使幼兒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消防知識。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小孩不能玩火。
2、知道發生火災時怎么保護自己。
3、知道火警電話是119,并能正確撥打火警電話。
活動準備:
1、布置小豬的家。一個豬媽媽頭飾、三個豬寶寶頭飾、一個大象頭飾。
2、兩部電話、火警119圖片、濕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小豬家著火了》故事視頻
根據故事情節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小豬家住著誰?他們家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它們是怎么做的?誰幫助了他們?
3、小豬家為什么會失火?
4、教育孩子不能玩火。
5、小豬是怎么消防員大象來幫助它們的呢?
二、消防演練
1、警報聲響起幼兒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尋找安全通道,低頭彎腰有秩序的離開火場。
2、撥打火警電話119,在撥打火警電話時要說清家庭住址
三、活動延伸:
請家長帶孩子看消防知識宣傳圖片,了解相關的安全知識。
活動反思
消防安全知識對中班幼兒來說是比較枯燥乏味的,要想更好地讓幼兒接受這些知識與道理,我們就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來設計相應的活動。中班幼兒喜歡聽故事,更喜歡邊看圖片邊聽故事。針對幼兒這一特點,本人特地挑選了《小豬家失火了》這一故事內容。該故事以小豬家失火為線索,將消防知識滲透其中,使幼兒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消防知識。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本人根據故事內容制作了PPT,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讓幼兒知道發生火災時如何保護自己,知道火警電話是119,知道小孩子是不能玩火的。最后,幫助幼兒加深對消防的認識,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故事文本家里著火怎么辦在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小豬一家,豬媽媽和她的三個孩子幸福的生活著,她們每天唱歌、跳舞、做游戲,過得非常開心。有一天,豬媽媽要出門,她對三只小豬說:“你們要好好看家,注意安全”三只小豬齊聲說:媽媽您放心吧,我們會看好家的。豬媽媽一走,小豬們高興地:“太好了,太好了,我們可以玩個夠了!”說完它們來到草地上盡情的玩耍,做游戲。天漸漸地暗了下來,小豬們飛快跑回家;氐郊,它們找出打火機,點燃蠟燭,玩起來過生日的游戲。
他們圍著蠟燭又唱又跳,玩的很開心!玩著玩著,它們累了,它們就爬上小床,蓋上暖暖的被子,真舒服呀!一閉眼就睡著了,它們睡得可真香。】墒牵鼈兺艘患;看,蠟燭還亮著呢,小豬們忘了吹蠟燭了,蠟燭越燒越短,越燒越短,眼看只剩下一小截了。哎呀,蠟燭馬上就要完了,小豬們還沒有醒來呢,真是著急呀!火燒著了桌子、椅子、墊子,又燒著了窗簾和柜子。一會兒,小豬的床也被燒著了,小豬驚醒了:“哎呀,不好了,失火了!”小豬趕緊找出濕毛巾捂住口鼻,有的趴著爬了出去,有的低頭彎腰跑了出去。小豬們出了屋,哎呀,房子的火越燒越大,這時小豬想起來媽媽的話:“如果發生火災,要撥打火警電話119!彼鼈冓s緊撥打119,“喂,是森林消防隊嗎?我是小豬,我們家著火了!”“你們家住在哪里呀?”“果園路一號樓”森林消防員接到電話后,馬上趕到小豬家,很快地將房子的火給熄滅了。小豬看看自己的身上、臉上、再看看自己的家,心里難過極了。
幼兒園大班《幼兒園好還是家里好》主題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選自《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試行)》之《學習活動》的主題“好聽的聲音”中的“家里的聲音”這一素材。我根據“好聽的聲音”的主題目標(喜歡聽辨周圍的各種聲音,區別不同的聲音以及所表示的意義)和“家里的聲音”的參考點(看看說說這些是家里的什么東西,它在發出什么聲音,告訴我們什么),經過反復思考和分析,結合幼兒的已有經驗,將本次活動的目標設定為:聽辨家里熟悉的聲音(技能目標),大膽猜猜誰在干什么(認知目標),感受早晨家庭成員的忙碌(情感目標)。
原教材“家里的聲音”提供的參考點是家里電器所發出的聲音。這些聲音相對凌亂、不連貫,有些聲音離幼兒的生活經驗比較遠,難以引起幼兒的興趣。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我選擇了更貼近幼兒生活的聲音,將這些聲音巧妙地整合到早晨家庭生活的情景中,以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體現《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的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這一理念。
本次活動分三個環節,每個環節都緊緊圍繞目標展開,并由易到難,層層推進。
第一環節,以“鬧鐘”聲音導人,既符合活動主題,又符合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很快讓幼兒進入情景。這一環節的重點是引起幼兒對聽辨聲音的興趣。
第二環節,以聲音串聯,盥洗的聲音、廚房里的聲音、電器的聲音都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在這一環節中通過引導幼兒感知、辨識聲音并嘗試表達聲音的來源,了解聲音帶來的信息和其表達的意義,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聽辨聲音的興趣,讓幼兒聯想起自己家人的生活,感受家庭的溫馨,感悟生活的美好。
第三環節,引導幼兒從關注家里的聲音到關注周圍生活的其他聲音,并思考周圍聲音所表示的意義,促使幼兒從無意注意逐漸向有意注意發展,同時激發幼兒持續探究各種聲音的興趣。
目標:
1.能聽辨家里熟悉的聲音,并嘗試表達聲音的來源。
2.能根據聲音大膽猜測誰在干什么,感受早晨家庭成員忙碌的情景。
3.對周圍的聲音感興趣,提高對聲音的敏感度。
準備:
1.PPT,各種聲音(鬧鐘的聲音,盥洗的聲音,做早餐的聲音,洗衣機和吸塵器工作的聲音,馬路上各類車子的聲音和剎車的聲音),小班早操音樂。
2.了解家庭成員早晨經常做的事情,并和家人一起聽聽做這些事情所發出的聲音。
過程:
一、進入情境,傾聽早晨起床時的聲音
師:早上太陽公公出來了,天亮了。
師:(播放鬧鐘聲音“叮鈴鈴”)這是什么聲音?它告訴我們該干什么了? 師:對,鬧鐘響了,它告訴我們該起床了。瞧,寶寶起床了!
二、聽辨家里熟悉的聲音
(一)幼兒逐一聽辨熟悉的聲音。
1.聽辨聲音。
師:寶寶來到衛生間門口,聽到了一些聲音。
(1)如廁時的聲音。
師:這是什么聲音? 師:對,這是馬桶沖水的聲音,大小便后要記得沖馬桶哦。
(2)洗手時的聲音。
師:聽到了什么聲音呢?(引導幼兒模仿動作。) 師:便后洗手,細菌不見了。
(3)刷牙時的聲音。
師:這又是什么聲音啊?(引導幼兒模仿動作。)
師:這是刷牙的聲音,每天早晚刷牙才不會有蛀牙哦。
(4)洗臉時的聲音。
師: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引導幼兒模仿動作。)
師:這是洗臉時擰毛巾的聲音。
師(小結):啊,這么多種聲音,有沖馬桶、洗手的聲音,有刷牙、洗臉的聲音。
2.初步感受早晨的家庭生活。
師(出示全家人在盥洗的圖片):瞧,誰在做這些事情啊?家里有幾個人?
師(小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起得早,他們在小便、洗手、刷牙、洗臉,愛干凈才最最棒哦!
(二)幼兒聽辨組合的聲音。
1.聽辨聲音。
師:咦,廚房里也傳來了忙碌的聲音。(播放廚房里忙碌的聲音)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
(1)切菜。
師:菜刀切菜“篤篤篤”,它把小菜切得細細的。
(2)炒菜。
師:鏟子炒菜“刷刷刷”,小菜燒熟了,味道真正好。
(3)洗碗。
師:飯碗碰撞“叮叮!保⊥胂锤蓛簦瑴蕚溟_飯了!
師(小結):原來媽媽和奶奶在做香噴噴的早飯呢
2.模仿動作。
師:我們也給娃娃做飯了,一起來試試吧!注意安全哦! (引導幼兒模仿動作:按住小菜切切切,握住小鏟炒炒炒,拿起小碗洗洗洗。)
師(小結):早上,媽媽和奶奶在為家人做早飯,吃了早飯身體才棒棒的哦。
(三)幼兒聽辨相似的聲音。
1.聽辨聲音。
師(出示洗衣機和吸塵器圖片):瞧,這是什么呢?
(1)播放洗衣機工作的聲音。
師:聽聽,這是洗衣機還是吸塵器發出的聲音?洗衣機什么時候會發出這種聲音呢? 師:洗衣機“隆隆”轉,它能把衣服洗得干干凈凈。
(2)播放吸塵器工作的聲音。
師:這又是誰發出的聲音呢?它與洗衣機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吸塵器“呼——呼——呼——”開來開去在干什么呀? 師:吸塵器“呼呼”開,把灰塵都吃進肚子里,家里就怎么樣了?
2.小結。
師:媽媽在用洗衣機洗衣服,爸爸在用吸塵器打掃衛生。
師:早上,家里的聲音可真多,忙碌的一天開始了!
三、拓展想象周圍的聲音
1.感受馬路上各種交通工具的聲音。
師:爸爸要送寶寶去幼兒園了。(播放馬路上各種交通工具的聲音)寶寶們聽到了什么聲音?(汽車、電瓶車喇叭聲“滴滴滴”,自行車鈴聲“鈴鈴鈴”,摩托車開動“突突突”,大卡車開過“隆隆隆”,救護車鳴笛“滴嘟滴嘟”,警車鳴笛“唔——唔一”。)
2.感受幼兒園的聲音。
師(播放剎車的聲音,出示圖5):寶寶到哪兒了?(幼兒園。)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小班早操音樂,幼兒跟隨音樂活動身體。)
【幼兒園大班《幼兒園好還是家里好》主題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晴天好還是雨天好幼兒園大班辯論活動教案04-13
聲音輕好?還是響好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2-02
幼兒園大班教案音樂活動教案:我的好媽媽12-13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好媽媽》10-20
幼兒園中班音樂主題活動《新年好》教案04-02
家里好悶07-03
高好還是矮好10-22
笑好還是哭好08-20
當小孩好,還是當大人好?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