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防霧霾的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防霧霾的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防霧霾的教案 1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霧霾產生的原因。
知道在霧霾天氣下如何保護自己。
能夠完成防霧霾宣傳畫創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生活的環境有或有過霧霾,對霧霾有一定認識。
課件準備:“霧霾天”圖片;“霧霾哪里來”圖片;“防霧霾的好辦法”組圖。
材料準備:畫筆、畫紙。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霧霾天”,請幼兒討論。
——這是什么天氣?天空為什么灰蒙蒙的?
小結:這是霧霾。霧霾是由大氣污染,空氣流動不暢引起的,對我們的'身體和生活有很不好的影響。
出示圖片“霧霾哪里來”,引導幼兒初步理解霧霾形成的原因。
——霧霾是怎樣形的?
小結:當空氣流動不暢時,汽車尾氣、工業生產、冬季取暖、垃圾焚燒、日常發電等有害氣體排放、聚集在空氣中,就產生了霧霾。
出示組圖“防霧霾的好辦法”,引導幼兒了解在霧霾天保護自己的方法。
——如果吸入了霧霾,可能會導致咳嗽和呼吸困難,同時誘發許多疾病。
——在霧霾天時我們要如何保護自己?
發放繪畫材料,鼓勵幼兒創作防霧霾宣傳畫。
——我們剛剛知道了霧霾是怎么產生的,也知道了在霧霾下如何保護自己。但是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可以畫一些宣傳畫,讓更多的人知道怎么預防霧霾,保護自己。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請幼兒將作品帶回家給家人欣賞,向家人宣傳防霧霾的小常識。
幼兒園防霧霾的教案 2
一、談話活動:感受空氣的重要性
1、說說天氣記錄觀察
------今天,陳老師來到你們幼兒園,老師發現你們幼兒園十分漂亮,之前我讓你們記錄了今天的天氣情況。
--誰愿意說說的?
(請2位幼兒介紹他的記錄)
--老師這里有幾個天氣標記,晴天應該用哪個來表示?
--那其他的標記又表示什么天氣呢?
二、 播放組圖,引出霧霾
三、 了解霧、霾的定義,分清霧和霾
霧是指在相對高的溫度下,空氣中形成的幾微米到100微米,肉眼可見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懸浮體,是一種自然的天氣現象。出現霧時空氣潮濕,空氣相對濕度100%或接近100%。
霾是懸浮在空氣中肉眼無法分辨的大量的幾微米以下的顆粒,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氣現象。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干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80%以下。
四、引出PM2.5,認識PM2.5
1.什么是PM2.5
PM,英文全稱為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 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空氣質量的影響很大。科學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
2. PM2.5的來源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
3. PM2.5的危害
五、游戲,演示,直觀地顯示
玻璃缸場景:
(1)汽車 樹林 房屋
------我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城市里,藍藍的天,白白的云,我們呼吸著干凈的空氣。空氣在哪兒(空氣在我們的周圍)當我們有了更多的工廠,汽車,對樹木,秸稈的焚燒,我們呼吸的空氣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嗎?
(2)制造霧霾
--你們都看見了什么:兩個袋子里裝有的空氣一樣嗎?
教師小結:空氣中有什么?老師用塑料袋裝空氣。第二個袋子里有黑色點點。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空氣里原來含有PM2.5顆粒物,這種顆粒非常小。
六、感受空氣質量的重要性
那這些顆粒我們容易吸入身體里嗎?
我們用鼻子來呼吸,鼻子里有鼻毛,而呼吸時這些鼻毛可以阻隔大的顆粒物,而小顆粒的就容易被呼吸到身體里。
出示PM2.5圖
一旦被人吸入對人體又有什么危害呢?
(就會出現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難,誘發許多疾病)
教師小結: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顆粒物易被鼻腔、咽喉阻隔攔截。但是,由于PM2.5是較小顆粒物,一旦被人吸入,就會出現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難,誘發許多疾病。
--如果出現霧霾天氣,我們出門時應該如何保護自己?(戴口罩、少出門,不要開窗通風)
--今天呀,老師教你一個霧霾天氣的'呼吸方法。教師示范。
幼兒跟隨老師一起放松呼吸。(吐納法。雙手合十胸前,然后兩手臂向前伸直,再慢慢抬舉至頭頂,一邊做動作一邊進行"吸一呼三"和"吸三呼一"的吐納法,即吸一口氣分成三次呼出,吸三口氣做一次長呼。把一口氣變成多口氣來鍛煉,這樣可提高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增大肺活量,增強人體的耐
缺氧
能力。)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環境,不讓這種惡劣天氣產生呢?
(9月22日無車日、3月23日的晚上20:30-21:30熄燈一小時)
我們的國家已經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有無車日(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植樹節綠化我們的環境,熄燈一小時(節約用電)等等,這些都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呼吸到更好的空氣,有著更好的生活環境。我們要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七、出示霧霾的應對措施
1.避免晨練,減少外出。采用室內鍛煉替代室外鍛煉。
2.外出戴口罩。如果不得不出門時,最好戴上防護口罩。出門后進入室內時,要及時洗臉、洗手、漱口、清理鼻腔。
3.患者堅持服藥。呼吸病患者和心腦血管病患者更要堅持按時服藥,以免發病。
4.注意調節情緒。心理脆弱、患有心理障礙的人在這種天氣里會感覺心情異常沉重,情緒低落,可以在家看看喜劇或聽相聲等,要讓自己高興起來。
5.飲食清淡多喝水,多吃豆腐、雪梨。這樣不僅可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還能起到潤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補腎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八、結束
--馬上,我們一起回到班上再與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商量下還有什么辦法來保護環境,減少這種惡劣天氣的產生,我們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
幼兒園防霧霾的教案 3
今天小魚哥哥所在的城市霧霾相當嚴重,正好借此機會,就讓小朋友們認識一下霧霾吧。今天的課程是小魚哥哥臨時設計的,如果有不妥的地方,大家可以提一下意見。
(因為教育部門昨天沒有通知今天學校放假,所以即使是霧霾天氣,家長還是把小朋友送來了)
課程目標:
1,讓小朋友認識霧霾。
2,讓小朋友看清楚什么情況下才算是霧霾天氣。
3,讓小朋友清楚地意識到霧霾的傷害,以及霧霾天氣里,我們要如何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
課程準備:
1,準備好關于霧霾的PPT(我還正在做,就先不截圖了)。
2,PPT里包含的內容有:霧霾下的`城市,霧霾下的人群,霧霾下人是如何保護自己的等等。
課程過程:
1,先讓小朋友們爬到窗戶上看一下外面的霧霾,目前小哥哥哥所在的城市的能見度大概不到五十米。
2,然后讓小朋友們說一下,今天早晨來上學時,爸爸媽媽有沒有給你特殊的裝備,引出孩子們說戴了口罩。然后再讓小朋友們講一下為什么要戴口罩,以此與老師進行關于霧霾的交流。
3,游戲環節,老師裝成霧霾來臨的樣子,讓小朋友們選擇自己最能保護自己的方式。有些小朋友會捂住嘴巴,有些小朋友則可能會躲起來,老師借此機會告訴小朋友躲開霧霾的幾種方法,包括盡量少開窗戶,不要外出,戴口罩等等。
4,老師假裝走到窗戶邊,裝成要打開窗戶的樣子,小朋友們就會阻止老師,老師給予小朋友們贊揚。
課程總結:
霧霾已經是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自然現象了,但是家長能做的就是在霧霾天氣給小朋友足夠的保護措施,卻無法讓小朋友意識到或者是認識到霧霾的傷害。因此,老師通過這堂課程,不僅能讓小朋友了解到霧霾,而且能掌握到霧霾天氣下的自我保護措施。
教學反思:
本次體育活動我本想達到的目標是:
1.練習四散追逐跑,幼兒樂于參與體育活動。
2.發展幼兒跑和跳的動作協調能力。
首先,活動開始部分,我先帶領幼兒熱身,讓他們跟著我跳《螳螂拳》,活動了一下四肢。熱身之后,我就以創設了幫農民伯伯消滅蝗蟲的情景,讓小朋友們自己說出游戲方案,接著,我讓小朋友們分散開來抓蝗蟲。等幼兒大致熟悉了這個游戲之后,也考慮到小班幼兒的體力,我開始讓幼兒輕輕的走,四散開來尋找蝗蟲,最后,以大蝗蟲生許多小蝗蟲的形式,讓幼兒抓蝗蟲在體驗到游戲的快樂之中,培養幼兒在跑和跳的協調能力。這個體育活動后,我對這個體育活動進行了思考,在玩“蝗蟲末日”過程中,由于我都是讓幼兒自己說為主,沒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在幼兒跑和跳的動作協調發展這個目標上還做的不到位,經過這個活動,讓我深深體會到老師的示范作用還是很重要的。
幼兒園防霧霾的教案 4
一、班會主題:
認識霧霾
二、班會目的:
讓學生了解霧霾的現狀、成因、危害及應對措施等,掌握相關的環保知識,做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三、班會的準備:
布置學生利用各種方式查找有關霧霾的資料,排練情景劇,制作課件。
四、班會內容:
一、 播放組圖,引出霧霾
二、 了解霧、霾的定義,分清霧和霾
霧是指在相對高的溫度下,空氣中形成的幾微米到100微米,肉眼可見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懸浮體,是一種自然的天氣現象。出現霧時空氣潮濕,空氣相對濕度100%或接近100%。
霾是懸浮在空氣中肉眼無法分辨的大量的幾微米以下的顆粒,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氣現象。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干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80%以下。
幼兒園防霧霾的教案 5
在端午節這個有意義的節日中,孩子們可以在濃濃的節日氣氛里學習了包粽子,既鍛煉和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獲益匪淺。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關于端午節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端午節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1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
2、了解粽子的各種口味。
3、樂于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4、知道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插艾草、劃龍舟的圖片,各種粽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劃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1、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嗎?什么節日人們會舉行劃龍舟比賽呢?(讓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了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2、請幼兒說一說。
3、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的由來:端午為什么要劃龍舟呢?老師講述劃龍舟的來歷。
4、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們知道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舟之外,還有什么風俗習慣嗎?
5、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呀真熱鬧。
三、結束活動。
1、表揚上課認真的幼兒。
教學反思:
活動前幾天,老師們就已經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于端午節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著,其中最為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了解了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知道了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粽子的習俗。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體驗端午節特有的習俗。
3、感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
4、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活動準備:
1、flash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活動的相關材料。
活動過程:
(一)了解端午節的名稱及時間。
1、出示粽子實物,引發幼兒興趣。
師: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什么節日的時候我們會吃粽子呢?
教師小結: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二)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1、觀看端午節的故事。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
2、提問幫助理解。
師:剛才故事里說了什么?
教師小結: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還要吃粽子呢。吃粽子,憶屈原。
(三)集體感知端午節吃粽子和劃龍舟這兩種主要習俗。
1、從幼兒自身經驗來感知吃粽子的風俗。
從粽子的味道、形狀、粽葉等方面讓幼兒體驗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教師小結:看來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狀和顏色也有很多種呢。
2、玩賽龍舟游戲,體驗端午賽龍舟的快樂。
師: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人們還要進行一項很熱鬧的.活動。
幼兒玩賽龍舟游戲,并分享游戲的感受。
教師小結:看來呀賽龍舟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呢!
(四)自主探索,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了解端午節的其他一些習俗。
1、提供實物、錄像等,幼兒分組探索端午節的常見習俗。
2、幼兒交流探索結果。
教師小結:這些活動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還有著人們希望一家團聚,生活美滿的心愿呢!
(五)結束活動,兒歌總結。
1、教師念兒歌總結。
2、去教室里繼續尋找端午節的其他活動。
活動延伸:
美工區:用彩色紙折粽子,嘗試編蛋網兜。
生活區:繼續學習包粽子,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
語言區:講講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與傳統故事。
教學反思:
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又因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故本活動設計通過包粽子、看圖片、采艾草、做龍舟、賽龍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三、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3)"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4)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幼兒都知道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并學習。
幼兒園防霧霾的教案 6
目標:
1、理解故事,進一步感知霧的特征,感知霧給日常生活帶來的不便。
2、通過實踐游戲,親自體驗“霧茫茫看不清楚”的感覺。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準備:
1、幼兒已具有對霧天的'初步認識。
2、教學掛圖。
過程:
一、討論晴天與霧天的不同。
師:今天的天氣怎么樣?小朋友你們見過霧天嗎?
1、晴天和霧天有什么不同?
2、晴天的時候,馬路上的、天上的飛機是怎樣行使或飛行的?小朋友們在公園里看到了什么?
3、霧天的時候,馬路上的和天上的飛機碰到了什么麻煩?小朋友在霧天有什么感覺?
二、霧弟弟很淘氣。
今天我們就要來聽一個有關霧天的故事,你們聽聽到底霧天會有什么麻煩呢。
1、結合掛圖,老師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
霧弟弟做了哪些淘氣事?
霧天,司機開車真不方便,讓我們幫他們想想辦法吧。
(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太陽出來了,霧就會消失”的道理。
三、后來霧弟弟到天上變成了什么?
1、蒙眼開車。
2、在“路邊”用小椅子設置一些障礙,幼兒分組戴上墨鏡,模擬“霧天開車”。行使中若碰到了椅子,就代表發生了交通事故,停止游戲。
3、請幼兒說說“霧天開車”的感受。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過程中,我抓住機會更好地利用霧天的契機說說霧天行車的交通規則,同時在整個過程中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進一步豐富了幼兒的經驗。這個活動幼兒很感興趣,幼兒根據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霧完整的說出有霧天氣帶來的不方便;通過故事更好的理解了霧天應注意的一些交通情況。在制作蒙眼罩時,幼兒的動手操作也體現了出來,效果較好。
幼兒園防霧霾的教案 7
班會目標:
1、通過班會,了解霧霾天氣帶個我們的傷害,并掌基本的預防方法。
2、 激勵學生自覺的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為我們的家園增添一份努力。趕走霧霾天氣。
班會準備:
有關霧霾天氣的圖片、新聞片段、相關課件等。
班會過程:
同學們,最近幾天我們的周圍都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
(答:“都帶著口罩來的…..”“課間活動不能出教室”……)
是啊!因為現在的空氣污染越嚴重了,所以霧霾天氣就越多,危害也就越大,給我們的'生活也帶來了很多的不方便。
播放有關霧霾的新聞片段。
出示霧霾天氣的圖片。
你們有什么感受。
討論:請同學們結合圖片與實際分組討論,霧霾天氣到底給我們帶來了那些傷害。為改變霧霾天氣,我們應怎么做呢?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推行代表全班匯報。
老師總結: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空氣的污染對我們以后的生活確實帶來了很大的不方便,如有的同學回答說:以后我們不能經常在室外玩耍了……更重要的是,還有可能極大地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老師總結什么是霧霾:空氣中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遇到水氣而形成的混濁現象。
提出要求:在霧霾天發生的時候,盡量減少課外活動,上學放學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戴口罩。并將班會內容講給家長聽,相信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應對霧霾天氣帶來的諸多生活不便。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主題班會,我們再次認識了霧霾天氣帶給我們的困擾,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所以,為了我們蔚藍的天空,我們應從今天開始,人人做到保護環境,爭取做到低碳環保,盡量不燃放煙花炮竹,多植樹多種草,提高空氣質量,為人類造福,為自己造福。
學生暢所欲言。
幼兒園防霧霾的教案 8
上周由于我們德州市啟動霧霾紅色預警,為應對惡劣天氣,學校接上級單位的通知臨時停課。期間在微信群里對學生在家的活動做了要求,希望孩子不要到戶外活動。復課后在班內做了調查其中一大部分學生由于父母上班,無人監督經常到戶外活動,這樣孩子的身體健康得不到保障,達不到我們停課的目的,這也是孩子甚至家長對于霧霾的危害認識不清清楚的原因,為了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霧霾的危害,于是我在周一上一節主題班會——《霧霾的認識》。
環節一:介紹霧和霾,以及霧霾產生的原因。首先出示了幾張霧霾的照片,學生有時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當看到圖片時還是感到非常吃驚,也沒想到大霧天氣對視力的影響這么嚴重。隨后我就問為什么霧霾天氣停課,學生只認識到一個方面:擔心家長接送自己時看不清路出交通事故,為了我們的安全才停課的。接著我向學生介紹霾和霧產生的原因及區別,讓學生認識霾主要是由于空氣中的顆粒凝聚產生的,而霧是由于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聚而成的,但是他們的相同點都是空氣中有大量的灰塵。通過向學生介紹霧霾產生主要的原因有以下有以下幾個:建筑灰塵、汽車尾氣、火電站和和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氣體、近地面空氣濕度大,以及空氣中的顆粒聚集,使學生認識到霧霾產生的原因是空氣污染造成的。
環節二:介紹霧霾的危害。霧霾里面還有大量有毒顆粒,并且含有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空氣中的灰塵、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等污染物,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出行中,這些物質會對人體的呼吸道產生影響,可能會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及肺炎、哮喘發作,誘發或加重慢性支氣管炎等。由于小孩的各種器官發育不完整,所以對小孩更容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感染。
環節三:如何預防霧霾的.危害。學生知道了霧霾的危害,那么怎樣在霧霾天氣里預防以及減少霧霾的危害呢,學生經過討論交流得出了在霧霾天氣里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要停止一切戶外活動
2、出門要帶口罩
3、做好個人衛生
4、在室內不要開窗
5、不要挑食,多吃清淡食品。做到以上幾點就能能減少霧霾對身體的危害。
環節四:預防霧霾天氣的產生。當我問道為減少霧霾天氣你應該怎樣做時,學生紛紛發言,有的說要植樹造林,保護好環境;有的說在學校和家要愛護花草樹木;有的說上學放學時不讓家長開車接送,要騎自行車接送;有的說不亂丟垃圾;有的說不亂撕紙、不亂丟鉛筆……
反思:通過本節課,學生知道了霧霾產生的原因,也認識到了霧霾天氣對身體的危害,知道了為了自己的健康成長霧霾天氣時不在戶外活動。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本節課對學生進行了愛護環境的教育,通過本節課,學生都認識到環境污染產生這么嚴重的后果,為了自己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生活,必須要愛護環境、節約資源,比如生活中的垃圾不能亂丟,要珍惜學習用品,作業本和鉛筆節省著用,不能隨意更換。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了行為習慣的教育,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總體感覺這節課的效果不錯,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幼兒園防霧霾的教案 9
一個普通成年人每天吃飯三次,攝入1公斤食物;喝水10次,喝掉2公斤水;呼吸2萬次,吸入25公斤空氣。孩子的攝入量雖然小,但其比例是一樣的,如果空氣被污染,對人的影響要大于飲食。
隨著車輛的普及及工廠的常年排放,除了冬天的高峰季,霧霾在春秋甚至夏天也時有發生。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霧霾的危害性,提升室內空氣質量,降低室內pm2.5指數,對增強體質、減少肺部發病率具有重要意義。
一、關閉門窗是否可以減少霧霾?
有大量的實驗數據證明,靠關閉門窗來降低霧霾只具有幾個小時的作用,霧霾細小,會在幾個小時內侵入到室內達到與室外基本平衡,最難得是需要在霧霾升高前關閉門窗才有用;教室里幾十個孩子在同一個空間,人員密度大,是一個特殊的環境關閉門窗后室內空氣流通大大減少,感冒等病毒長期停留在室內,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時排放,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超標和氧濃度降低,不利于學生的健康。
二、目前教室空氣的主要污染:
1、霧霾顆粒,也就是常說的pm2.5,主要來自于室外;
2、co2:來自于室內人體的呼吸;
3、tvoc: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主要來自于室內裝修等污染;
4、人群中病毒細菌的飛沫傳播,主要來自于室內;
三、通風的重要性:
我國國家標準gb/t18883-2002規定,新風量不應小于30m3/h.人,對于兒童來說,也不能低于15m3/h.人。新風量:是指從室外引入室內的新鮮空氣;也就是經常說的通風;
霧霾天,或者在冬天為了保暖,夏天開空調為了保涼,許多房間的門窗常處于關閉狀態。但教室是人群集中的場所,容易造成co2濃度超標甚至爆表。靠人為間歇開窗換氣,容易造成溫度的劇烈變化,co2等在某時段也容易超標。
密閉環境中co2濃度上升計算公式:密閉環境中co2的上升速度為【單位ppm每小時】=成年人每小時產生純co2的體積約0.018立方米/(人均建筑面積x3m高度)x1000000;
以60平米20人計算,在完全密閉的環境中上升速度為2000ppm每小時,空氣中基礎co2含量是400ppm,公認的.co2健康濃度標準是1000ppm以下,也就是這樣的環境中20分鐘就能超標,人多的會議室時間一長產生睡意也就不奇怪了。對于教室來說,孩子的co2排放量按照一半計算,如果用開窗換氣的方式,則需要每小時換氣才能達標。
如果不超標,則需要新風量的計算公式:成年人每小時產生純co2的體積約0.018立方米x1000000/600ppm=人均30立方米每小時,這就是國標新風量的由來。
四、二氧化碳濃度含量與人體生理反應如下:
350~1000ppm:空氣清新,呼吸順暢;
1000~2000ppm:感覺空氣渾濁,并開始覺得昏昏欲睡;
2000~5000ppm:感覺頭痛、嗜睡、呆滯、注意力無法集中、心跳加速、輕度惡心;大于5000ppm:可能導致嚴重缺氧,造成永久性腦損傷、昏迷、甚至死亡。
許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開會時間長了容易打盹,很可能就是co2超標的原因。
五、解決方案,通風加過濾:
新風系統:根據人數來設計通風量,靠換氣機將新鮮空氣經過過濾后輸送到室內,同時將室
內污濁含氧量低的空氣排出室外。
針對pm2.5的凈化過濾技術目前已比較成熟:質量合格的凈化系統能夠將室內的pm2.5降低5-8倍。也就是室外100多輕度污染的時候,室內經過濾可以維持在20左右空氣質量優的水平;就是室外爆表到500了,室內也能維持在100以下。
對于沒有中央空調的教室:目前常用的有空氣室內凈化器和新風系統;
一個推薦的方案是新風系統加室內凈化器:新風屬于外循環,將空氣進行過濾后送入室內;室內凈化器屬于內循環,可以將pm2.5反復過濾,從而顯著降低霧霾指數。
對于有自帶換氣中央空調的教室,在室外機和風口加高效過濾網即可。
六、節能:新風的換熱功能:
具有換熱功能的新風系統,既能實現通風,又能通過換熱,比開窗通風更節能。
七、新風凈化效果實測實驗:
八、空氣質量云監測的意義:
利用云服務器監測pm2.5、co2等空氣質量數據,能夠將數據進行集中大屏幕顯示,學校領導及家長也可以通過手機、計算機在網絡上實時看到教室內的空氣質量狀況。
對教室實現24小時的空氣質量實時監測,參數超標后系統可以實現自動報警,便于發現問題采取措施,以實現合格達標的室內空氣質量,來切實提高孩子體質,減少感冒等發病率。有的學校凈化濾網已經飽和失效,如果不是監測系統,很難及時更換。
沒有監測系統,也無法評估新風凈化效率和co2的濃度控制情況。
家長通過手機的監測教室空氣質量的同時,也提高了學校幼兒園的知名度和社會形象。
九、建設費用:
一個教室的凈化系統根據選用的廠家,需要5千到2萬元左右;云監測系統在1千元以內,以每班20人計算,人均建設費用為300元至1千元;運行費用主要是更換濾網,一年1千至2千元,電費更低,一年200元左右。作為人群密集的場所,學校幼兒園進行空氣凈化具有很高的性價比,人均投資低,效果好。
有了新風凈化的教室,可以讓孩子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擁有潔凈的空氣,對于健康成長和促進學習具有重要作用。
幼兒園防霧霾的教案 10
《指南》中提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無處不在的空氣,在幼兒眼中蘊含著許多“小秘密”,空氣本身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空氣的秘密》這一活動的內容實際是很抽象的,霧霾天氣更是難以理解,但對幼兒進行這方面的環保教育又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能讓幼兒理解這個知識點是個難點。對照《指南》的要求以及根據幼兒年齡的特點,我設計了一個以幼兒動手操作為核心的活動過程,過程中以“放在瓶口的紙團能用嘴把它吹進瓶子里嗎?”和“不吹自滅”兩個小實驗進行探索,實驗一是“放在瓶口的紙團能用嘴把它吹進瓶子里嗎?”,這個環節根據幼兒的經驗覺得非常容易吹進瓶子里,而結果卻讓幼兒很吃驚,不管是使勁還是輕輕吹都無法把紙團吹進瓶子里,從而在親身體驗中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壓力;實驗二是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觀察了解空氣中有燃燒需要的氧氣。這兩個環節讓幼兒在玩中學,在一個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感知了空氣的特點及作用。
最后環節,抓住了今年的社會關注點“霧霾”,雖然“霧霾”對我們南方城市來說是少見的,可以說對我們而言是較遙遠的,但在現代社會里對治理霧霾又是勢在必行的。因此,本次活動后半部分從了解什么是霧霾?霧霾天氣哪里來?到霧霾對人類的影響。最后討論對霧霾我們(小朋友)能做什么?這幾個環節中讓幼兒多方位了解關注“霧霾”,讓幼兒知道從小這樣做的重要性,達到對幼兒從小進行環保教育的效果。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大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幼兒園防霧霾的教案】相關文章:
防霧霾手抄報05-08
防霧霾的宣傳標語12-20
幼兒園小班霧霾教案03-05
防霧霾手抄報資料08-30
霧霾06-27
霧霾06-23
霧霾06-12
霧霾06-21
霧霾06-13
霧霾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