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地球儀教案

時間:2024-10-17 14:12:54 藹媚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地球儀教案(精選7篇)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地球儀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地球儀教案(精選7篇)

  幼兒園地球儀教案 1

  活動目標:

  1、了解有關地球的簡單知識,萌發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情感。

  2、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愛護地球也就是愛護我們的家園。

  3、初步認識地球,簡單了解其外形特征和運轉知識,激發幼兒愛科學的情感。

  4、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搜集有關地球的資料。

  2、物質準備:地球儀,錄像帶。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

  "不用發動日夜轉,春夏秋冬按時換,一日行程八萬里,滿載人類千千萬"。

  二、地球長什么樣。

  1、觀察地球儀。

  2、觀看錄像。

  小結:地球是圓圓的,在不停地轉動,自轉的同時還繞著太陽轉,因為地球很大,所以感覺不到它的轉動。四季的交替,晝夜的出現就是轉動的結果。

  三、地球上住著誰。

  1、看錄像,提問:企鵝、北極熊、熊貓、鯨魚生長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地球上除了動物還生長著什么?

  2、讓小朋友在地球儀上找出中國和其他所知國家的地理位圖置,知道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3、地球這么大,我們怎樣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人們根據地球的樣子做了個模型。叫地球儀。(出示地球儀)請幼兒在地球儀上找出我們的祖國---中國。

  你還知道哪些國家的名字呢?

  4、地球上都有什么呢?(人、動物、植物)

  四、保護和愛護環境。

  1、課件展示:美麗的風光圖片。讓幼兒了解地球地球上美麗的大自然,激發幼兒熱愛地球的情感。

  2、"地球媽媽生病了"課件展示:污染環境的種種原因與現象,讓幼兒了解人們亂倒垃圾,大量砍伐樹木,工廠排出的廢氣、廢水、廢渣等破壞和污染了環境。

  3、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五、地球媽媽生病了。

  結合幼兒美術作品講故事:有的人把地球媽媽的頭發剪掉了;有的人把地球媽媽的衣服弄臟了,扯破了;地球媽媽的身體發燒了。

  讓幼兒理解樹木的砍伐,水的污染,空氣污染和臭氧層的破壞是地球媽媽生病的主要原因。

  六、爭做地球的小醫生。

  自由討論:怎樣保護地球?

  人們為了保護地球,規定每年的4月22日為地球日,讓全世界的人們一起行動來保護我們的地球。

  七、活動延伸。

  把地球儀放在科學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時觀察、互相交流。

  幼兒園地球儀教案 2

  教育目的:

  1、了解構成地球的基本地形---陸地和水,認識和使用地球儀。

  2、初步認識洲和洋,為下一步學習地理學做準備。

  活動準備:

  1、裝有土壤的褐色瓶子、裝有水的藍色瓶子、空的白色瓶子各一個

  2、手的縮微圖

  3、地球儀一個

  4、地球、洲、洋的標簽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談話---我生活的地球

  三、蒙氏工作內容---認識地球儀

  1、老師分別將裝有土壤、水、空氣的三個瓶子放到孩子面前。

  (1)師:小朋友,你們說這些瓶子里都有什么?這三個瓶子里有土壤、水、空氣。(把以上材料放在一邊)

  (2)師:今天我們來觀察一下地球儀

  2、認識地球儀。

  (1)討論“地球”這個詞的意思。

 。2)師:我們所看到陸地和水都只是地球的外部,而且我們每天看到的還都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看到整個地球呢?(幼兒進行討論后請個別幼兒發言。)

 。3)師:我們可以開車圍繞它跑,還可以乘飛機圍繞它飛,這樣做可以看到地球更多的部分。但是仍不能看到全部地球。地球太大了,在現實中,我們不可能看到它的全貌。

 。4)出示手的縮微圖,師:“畫手的輪廓圖時,我把它縮小了,這樣就能把它畫在小紙上。”

 。5)把地球儀放到幼兒面前,師:“如果我想一次看到整個地球,就可以按照它的樣子把它縮小,制作成一個模型,這樣就能看到全部了。”

  老師指著地球儀:“這叫地球儀,它不是真實的地球,只是地球的`一個模型。當我們轉動地球儀時,我們能看到地球的各個部分!保ń處熮D動地球儀并請幼兒觀察。)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鼓勵孩子討論他們看觀察到的東西,)

 。6)師:“你們知道這些藍色的區域在地球儀上代表什么嗎?(教師用藍色瓶子里的水做提示,進行引導孩子。)

  師:“地球儀上的藍色區域代表的是水。”

 。7)師:“你們說這些褐色的區域在地球儀上代表什么?(用裝有土壤的褐色瓶子引導)

  師:“褐色的區域在地球儀上代表陸地。

  (8)師:“雖然我們看不到,但地球的四周都被空氣包圍著。”(用空的白色瓶子做提示。)

  (9)師:“地球上有廣闊的陸地,我們給每一片陸地起一個名字---洲。請小朋友指出一個洲。(請每個幼兒分別指出一個洲)

 。10)師:“一大片水的區域我們叫做‘洋’。

 。11)給幼兒發“地球(globe)”“洲(conti-nent)”“洋(ocean)”的標簽,讓他們配對。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柜。

  幼兒園地球儀教案 3

  教學目標:

  1讓地球,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教學準備:

  可繪地球儀1個、白板、筆。

  教學過程:

  1、組建團隊、成員分工(如小組長、器材師、發言人)

  出示地球儀。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地球儀有什么變化?

  幼:他在不停的轉動。

  地球是一個適宜人類、動物、植物生活的地方,它是宇宙八大行星中唯一適合人類和生物生存、繁衍的.星球。

  出示“太陽系八大行星模具”模板,看一看,認一認。

  你們知道嗎?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陽系的一顆小行星,它是第五大行星。

  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它沒有邊際,你們想到神秘的宇宙中去探索嗎?現在你們就要好好學習。

  2、討論:為什么在地球上會有白天、黑夜?

  地球它每天都在不停地公轉,它是在圍繞著太陽在不停的轉動。太陽找到的地方就是白天,找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

  3、分組操作

  涂一涂

  用白板筆涂出地球上我們中國的形狀,(雄雞)。

  看一看

  觀察中國的版圖的邊上鄰國的形狀及鄰國的國名。(蒙古、韓國、朝鮮、俄羅斯等國)

  小結:地球是一個適宜人類、生物繁衍生存的星球,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的特殊就是它是唯一一個有適宜人類及生物存在的氧氣、水、和適宜的溫度。他是一個唯一一個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幼兒園地球儀教案 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間的一顆普通的行星,是人類之家。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本初子午線和赤道,知道經線和緯線的特征及經度和緯度的分布規律,知道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的劃分方法,記住東西兩半球和南北兩半球的劃分方法。

  能力目標:

  初步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緯線、赤道、兩極、南北半球、東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線;了解經緯網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能夠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地點的位置。

  情感目標:

  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與大小的認識過程,知道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無窮盡的,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求科學奧秘的志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空間思維能力,為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奠定基礎。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關于“地球形狀和大小”教材分析是:通過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使學生認識到“人的認識水平是可以不斷提高的”。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的球體,但是由于其赤道半徑與極半徑相差甚小,所以把它看成是一個正圓球體,這樣可以為人們研究地球提供方便。

  關于“地球儀”的教材分析是:地球雖然只是宇宙中一顆小小的行星,但對于人類來說體積還是太大了。為了更好的研究它,建立空間概念,人們仿照地球按比例縮小制成了地球儀。地球儀上的經緯線是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經緯線在實際的地球上是看不見的,經緯度的'劃分也是人為規定的。地球在不停的繞假想的軸---地軸轉動,地軸目前指向北極星,它與球面的兩個交點分別是南極點和北極點。為了讓學生明確,可以使用地球儀模型和動畫演示,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

  關于“經線和緯線”的教材分析是:地球儀上的經線和緯線都是假想的。課本上提出的問題有利于學生觀察、總結經緯線的特征。

  [教學方法建議]

  關于“地球的形狀”教學建議:在課前教師要準備地球儀,每人一個(或2---4人一個)。建議采用觀察法和講述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畫圖、觀看圖片或動畫,補充一些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資料,使學生受到有關科學史的教育。引導學生通過聯系實際,想象并提出證據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為了加深對地球準確形狀的正確認識,引導學生觀察地球赤道半徑與極半徑圖,按照所給數據計算得出二者相差21km,再引導學生思考21km與地球平均半徑的比值,使學生認識到地球的形狀接近于正球體。利用學過的公式,計算赤道周長,使學生知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圓,為緯度、南北半球的劃分埋下伏筆。

  關于“地球儀”的教學建議是:建議用觀察法、討論法和演示法。為了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教師可以提出一些觀察作業,注意作業內容要明確、清楚,如地球儀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地球儀如何擺放?地球儀的“身子”形狀如何?地球儀是否轉動?如何轉動?學生在觀察和小范圍的討論后,教師通過提示、追問等將學生的思路明確,并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回答問題,得出正確的結論,切忌教師自己講述或將答案直接寫成板書灌給學生。地球儀是按地球形狀縮小而成的(實際是一個特殊的立體地圖),通過計算使學生明確地球儀比地球縮小的倍數很大,所以地球儀都做成正球體,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為以后講經線和緯線、經度的劃分打基礎。為了使學生明確地軸的作用,可以先提出問題“球是如何轉動的?”讓學生用籃球演示球在地上亂轉的情況,再讓學生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繞地軸斜著身子轉動的情形,通過演示試驗使學生明確地軸在地球自轉中的重要性。在提出問題“地球斜著身子轉動,地軸指向哪里?”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配合動畫演示,使學生明確地軸、兩極的位置,形成空間概念

  關于“經緯線”的教學建議:利用講述法、小組討論法和問題解決式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使學生認識到地球儀上縱橫交錯的線叫經緯線,它們是認識地球上任一地點的方式,經線和緯線垂直相交成網狀就是經緯網。對于經線、緯線知識,重點在于了解經緯線的特征及其不同之處,教師可以采取小組活動的方式,4—6人一組,分析經線和緯線的特征,15---20分鐘之后進行小組匯報講解。小組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同學觀察經線和緯線,對照課本介紹,匯報時自己小組制定介紹經線與緯線的方法。學生充分活動、觀察、介紹之后,教師對各組同學的表現給與肯定和補充,并引導學生評價各組講解方法的優劣,介紹對比法是地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明確同類事物之間的差異性,最后引導歸納、對比總結、列出表格。歸納時重點強調:緯線是不等長的圓,經線是半圓,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可以組成一個圓圈。它們是經緯度劃分和半球劃分的基礎。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經緯線的概念,可以配合動畫演示,使學生有明確的空間認識,對于不同的學生可以分層次教學。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重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儀、地球上的經線和緯線

  難點:經線和緯線的特征

  教學手段:地球儀模型,經線和緯線、地球大小和形狀、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等動畫媒體、世界兩半球掛圖

  教學過程:

  [引入] 我們都知道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到底是什么樣子、有多大?可能沒有幾個人能夠準確地說出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方案一)

  [教師引導] 閱讀課本“讀一讀”,了解人類認識地球的階段,并舉出生活中的實例來說明地球的形狀。(學生看書、思考、回答)

  [教師講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地球的認識不斷深入。通過地球衛星的精確計算,發現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請觀察地球赤道半徑與極半徑圖,計算極半徑比赤道半徑差值、赤道長度(學生計算、回答)

  [承轉] 地球很大,怎樣才能更好的研究它?人們制作了它的模型----地球儀。地球儀為什么做成正圓呢?(學生回答)

  [板書] 二、地球儀---地球的模型

  [提問] 地球儀由哪幾部分組成?地球儀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地球儀如何轉動的?南北極點是如何確定的?(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回答)

  [演示講解] 地球儀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軸組成的;地球儀上有各種符號、文字、顏色用來表示陸地、河湖、海洋、山脈、城市等。還有經線、緯線、南北極;地球儀是繞地軸轉動的,它指向北極星附近,是一個假想的軸,與球面的交點為北極點和南極點

  [承轉] 想一想為什么要在地球儀上畫許多的線呢?(學生回答)是為了確定地球上任何一點的位置和方向。所以下面我們重點研究這些線------經線和緯線。同學4人一組,觀察地球儀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什么樣的線是經線?什么樣的線是緯線?

  經線和緯線,哪個是半圓,哪個是整圓?

  所有的經線和所有的緯線是否相等?

  經線和緯線各指示什么方向?

  在地球儀上你能畫出幾條經線和緯線?

 。▽W生代表發言,教師歸納總結,帶領學生填表對比二者的區別,加深印象)

  [板書] 三、經線和緯線

  經 線

  緯 線

  概 念

  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

  地球儀上順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

  圓弧狀況

  半圓,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可以組成一個圓圈。

  圓,每條緯線可以自成一圈

  長 度

  每一條經線長度相等

  赤道最長,向兩側遞減,到極點為零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東西方向

  數 量

  無 數 條

  [鞏固練習]

 。ǚ桨付

  [教師演示] 動畫演示“從天圓地方→麥哲倫航海認識的形狀→精確測量的地球形狀”,提示學生思考: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可以分成哪幾個階段。能否用示意圖表示出來(學生思考)

  [提問] 地球真正的形狀如何描述?(學生回答,教師引導)

  [板書] 一、地球的形狀

  [教師板圖] 我畫出我想象的示意圖,同學們看看如何。你們可以找自己的觀察、想象畫圖(學生筆記本上畫圖,鼓勵不同,如果有教師要展示并予以鼓勵)

  [講解] 地球的正確形狀是“兩極略扁的不規則的球體”,為了研究方便,我們取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km

  [應用強化] 你能否舉出幾個例子說明地球是球形的(學生討論回答)

  [承轉] 地球對于我們來說實在太大了,要研究地球上有什么,不可能一一去看看,怎么辦?就需要建立地球的模型即地球儀。每個同學有一個地球儀,觀察它的轉動情況、形狀、球面上有些什么?(學生觀察、回答)

  [板書] 二、地球儀

  [學生演示動畫] 籃球不繞軸轉動,就會在地上亂滾,而地球儀是繞地軸運動的,始終自西向東繞地軸轉動

  [教師引導歸納] 地球是自西向東繞地軸運動的,在轉動過程中始終斜著身子繞地軸轉動。地軸與地球有兩個交點即南極和北極。在擺放地球儀時,將地軸指向北極星方向,大家擺一擺,互相評判一下(注意教室的方向)

 。▽W生觀看:地軸、兩極的空間位置)

  [講解] 地球儀是按地球形狀縮小而成的(實際是一個特殊的立體地圖),因為它比地球縮小很多倍,所以地球儀都做成正球體

  [提問] 地球儀上有什么地理事物?(學生回答)

  [教師指導] 在地球儀上有縱橫交錯的網---經緯網,通過它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位置,當然在真正的地球上沒有,它是人為畫出來的。下面我們學習經線和緯線的知識。

  [板書] 三、經線和緯線

  [提問] 請同學們分組,先看書,觀察地球儀,然后討論完成表格內容(學生看書、填表,教師巡視、指導)

  [板書]

  經 線

  緯 線

  概 念

  圓弧狀況

  長 度

  指示方向

  [教師演示動畫、講解] 經緯線在形狀、長度和指示方向上都是不同的,比較二者的不同利于我們更加明確它們的特征。這是地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比較法。

  [鞏固練習]

  【板書設計】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一、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三、經線和緯線

  經 線

  緯 線

  概 念

  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

  地球儀上順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

  圓弧狀況

  半圓,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可以組成一個圓圈。

  圓,每條緯線可以自成一圈

  長 度

  每一條經線長度相等

  赤道最長,向兩側遞減,到極點為零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東西方向

  幼兒園地球儀教案 5

  目的:

  1.使學生學會觀察地球赤道半徑與極半徑示意圖;知道地球的形狀、地球的極半徑和赤道半徑,記住地球的平均半徑和赤道周長。

  2.使學生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緯線和赤道的意義,初步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緯線、兩極和赤道。

  3.使學生知道緯度的確定方法和低、中、高緯度的劃分,記住南北半球的劃分,初步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南北半球。

  4.通過講解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說明自然界物質運動與變化的規律是可以被人們認識和掌握的。

  重點: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2.緯度和低、中、高緯度的劃分。

  3.南、北半球的劃分。

  教學難點:

  緯度的劃分。

  教具

  地球儀、投影儀、自制投影片、經緯儀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和談話法、電化教學法。

  教學過程:

 。ㄒ裕┩瑢W們,如果有人問你,人類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地球"。但是,作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對地球還知之甚少。為了讓同學們了解地球的"廬山真面目",今天,我們就先來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況,首先學習"地球和地球儀"。

 。ò鍟

  第一章 地 球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ǹ磮D)看地球衛星照片(課本封底彩頁)指出地球形狀是球體。

 。ǔ鍪就队捌喝祟悓Φ厍蛐螤畹恼J識過程)

 。ㄖv述)眾所周知,地球是個球體,但是古代人卻認為整個大地是平的,天空是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大鍋,有"天圓地方"的說法。后來人們逐漸發現,有很多自然現象表明了地球表面是圓的,特別是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證明了地球的球形形狀。現在,人造衛星從宇宙空間拍攝到的球狀的地球照片,更是一目了然。

 。ㄏ胍幌耄┯心男┈F象證明地球是圓的?

  (出示投影片:人們從海邊觀察船從遠處駛來或船離岸遠去的現象)

 。ò鍟┮、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是個球體

 。ㄌ釂枺┑厍蚴莻球體,但它是不是絕對圓的圓球體呢?

 。ǹ磮D)看《地球的半徑和赤道周長示意圖》

 。ㄕ勗挘┑厍虬霃绞欠竦乳L?(結論:不等長,赤道半徑比極半徑長)所以,地球不是絕對圓的圓球體。

 。ò鍟

  2.地球是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的球體

 。ㄖv述)由于極半徑與赤道半徑相差很少(只差21千米)如果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的時候,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因此,人們仍把地球看作正球體,其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

  (計算)根據地球平均半徑算出赤道周長:

  2πR=2x3.14x6371千米=40030千米≈4萬千米

 。ㄖv述)地球的體積非常龐大,人們難以真正觀察其全貌。為了便于學習和研究地球知識,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ò鍟

  二、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

 。ㄕ故镜厍騼x)講述地球儀上各種顏色、符號和文字的含義。

 。ㄞD動地球儀)讓學生找出南北兩極。

 。ê诎謇L圖)說明地球自轉時是繞著地軸旋轉的。

  (板書)

  三、地軸和兩極

 。ㄌ釂枺┑厍蚶锩媸欠裾嬲幸桓S?(結論:沒有,是假想的)

 。ㄓ玫厍騼x,演示地球自轉)說明正確方法:面對地球儀,讓其自左向右(即自西向東)作逆時針轉動。

  (做一做)先后請幾位學生上臺演示地球自轉,并在地球儀上指出東、西、南、北4個方向。

 。ㄖv述)只知道東西南北,還無法確定某一地點的準確位置。利用地球儀上的經緯網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就像在電影院看電影,必須知道排號和座號才能找到座位一樣。經緯網是由緯線與經線構成的。

 。ò鍟

  四、緯線和緯度

  (展示地球儀)說明緯線的概念

 。ㄕ故窘浘晝x)讓學生觀察緯線的特點,師生共同分析,得出下列結論:

 。ò鍟

  1.緯線的特點:是圓、長度不等、指示東西方向。

 。ㄌ釂枺⿵某嗟赖絻蓸O,緯線長度的變化有何規律?(結論:由赤道向兩極不斷縮短,赤道最長,兩極點為零。)

 。ㄖv述)在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緯線。為了區別每一條緯線,人們給緯線標定了不同的度數。這就是緯度。

  (板書)

  2.緯度

  (展示經緯儀)讓學生觀察赤道,通過談話得出赤道的意義。

  (板書)

  (1)赤道的意義:南北半球的分界線、零度緯線、北緯(N)與南緯(S)的分界。

 。ǹ础赌媳卑肭虻膭澐謭D》)回答問題:亞洲大部分在哪個半球?南極洲呢?(結論: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極洲在南半球。)

 。ò鍟

  (2)緯度的劃分

 。ê诎謇L圖)說明緯度的劃分,并標注北緯和南緯。

  (出示投影片:緯線和緯度)讓學生完成"想一想"。(見教材P6)

 。ǔ鍪就队捌旱、中、高緯的劃分)讓學生觀察低、中、高緯度各自所占的緯度范圍。

  (提問)張家港市沙洲中學的緯度約為32°N,它位于哪個緯度帶?(結論:中緯度)進一步提問學生:?(20°N)呢?中山站(69°S)呢?

  (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地球的形狀和必須記牢的兩個數據,(即:地球的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0000千米)知道了地球儀就是地球的模型,明確了緯線的特點和赤道的意義,掌握了緯度的確定方法和低、中、高緯度的劃分,對在地球儀上如何識別緯線、兩極和赤道以及識別南北半球也有了一些感性認識。

  幼兒園地球儀教案 6

  課題

  1、1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儀

  課型

  新課

  授課時間

  9月5日星期三

  第1課時(共8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讀圖片、資料,感知人們對地球的形狀認知過程。

  2、能夠說出地球是球體的證據。

  3、能夠用相關數據描述出地球的大小。

  4、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地球形狀的認知過程,用相關數據描述地球大小。

  教學難點

  舉例并且能夠解釋說明地球是個球體的`證據。

  主要教法

  啟發式導學法

  教具

  PPT課件、圖冊、地球儀

  學法指導

  觀察法為主

  板書設計

  1、1在地球上尋找我們生活的地方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形狀:赤道略鼓兩級略扁的橢球體。

  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

  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

  2、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教學后記

  優點:

  1、對學生作業本的要求具體、到位。

  2、包本皮有助于保護學生的作業本,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本好看,學習起來也更認真一些,符合學生心理。

  3、課件制作時有意滲透歷史學科知識,體現地理這門邊緣學科的綜合性。

  4、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將地球儀這部分內容提前講,對后面講經緯線內容做知識鋪墊,更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不足與措施:

  在舉例證明地球是個球體時,會舉例,但是再解釋說明為什么的時候語言表述起來比較困難,不科學,說服力不夠,還有對“天圓地方說”“蓋天說”等古代學說知之較少,應多讀書,擴大知識儲備,為教學積蓄能量。

  幼兒園地球儀教案 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緯度的劃分。

  2.學會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過對地球形態認識過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類對事情的認識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求科學奧秘的志趣。

  教學重點

  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緯度的劃分。

  教學難點

  地球上經緯度的劃分。

  教學方法

  談話法和講授法。

  教學媒體

  教學掛圖、地球儀和學生用小型地球儀,自制投影片: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經線和經度與東西半球的劃分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人類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狀是個什么樣的,地球有多大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些知識.

  一、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讀一讀”,思考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歷了幾個階段?舉出生活中的實例,來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愈來愈正確。特別是通過人造地球衛星的精確測量,發現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圓形球體。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中的“地球的半徑和赤道周長”圖, 計算極半徑比赤道半徑少多少千米?如果我們將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么大小,這個差值還有多少?

  學生活動:經過計算得出,極半徑比赤道半徑少21米,如果縮小到地球儀那么大小時這個差別幾乎就看不出來了。因為差別很小,通常人們仍將地球看成圓球體。

  1 地球是一個十分接近圓球體的不規則球體

  運用課本的“地球的半徑和赤道周長”圖,讓學生觀察地球的赤道半徑、極半徑,并計算地球的平均半徑, 運用地球的赤道半徑,計算赤道的周長,它約為4萬千米。

  2 赤道半徑、極半徑、平均半徑、赤道周長 我們知道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再來觀察地球儀,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比例縮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二、地球儀----地球的模型

  【提問討論】

  (1)地球儀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2)地球儀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 在地球儀上找到南北極點。

 。4)南北極點是如何確定的?

  學生活動并回答問題:

  (1) 地球儀由底座、固定架、旋轉軸和球面共同組成。

 。2) 球面上繪著地圖,地圖上標有南北極和經緯度,顏色、符號、文字、表示陸地、 山脈、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 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

  (4) 指向北極星附近(即北方)的一點為北極;與北極相反一點為南極。

  三、地軸和兩極

  【教師演示】

  自西向東轉動地球儀,指導學生轉動自己的小型地球儀,讓學生領會“一軸兩點” 并領會地球上東西方向的確定。

  四、經線和緯線

  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提問:

 。1)地球儀上連接南北極的線稱為什么線?(經線)在地球儀上沿著東西方向, 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稱為什么線?(緯線)

  (2)觀察地球儀,經線和緯線,哪個是半圓,哪個是圓?

【幼兒園地球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地球儀教案02-16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地球儀上的中國》01-09

地球儀作文03-17

介紹地球儀作文12-16

我的地球儀作文06-12

(合集)地球儀作文01-22

地球儀作文【必備】11-08

地球儀作文15篇03-25

地球儀作文(15篇)04-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变态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自拍中文字幕 | 亚洲人993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观看 | 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