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時間:2024-09-13 10:53:46 林惜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通用11篇)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1

  “大傘和小傘”這一活動來之與中班的主題:“有用的植物”中“周圍的水”這個點。有段時間,陰雨連綿,許多幼兒來園時都撐著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傘,有的寶寶還和爸爸媽媽、同伴合撐一把傘,結果,有的孩子發現自己的衣服淋濕了。這是什么原因?孩子們由此展開了討論。他們發現由于傘的大小不同,會有不同的結果,合撐一把大傘就不會淋濕,相反合撐一把小傘就會淋濕。由此,活動“大傘和小傘”產生了。

  在同齡活動中,小班幼兒學會了根據故事“大傘和小傘”改編了兒歌,中班幼兒理解了故事的內容并能進行講述,大班幼兒也會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表演,孩子積極合作,創編動作,互相幫助,共同完成表演,小年齡幼兒在念兒歌、講故事的過程中也自然流露出表演的欲望(如做撐傘的動作往前走等)針對幼兒好模仿的特征,教師在活動中為他們創設了各種機會,目的是讓幼兒在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大傘和小傘的不同以及與人們的關系,同時,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大傘和小傘”的活動內容,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本次活動共分為三個流程。

  (一)回憶交流傘的不同。

  (二)發現和感受一些有趣的傘。

  (三) 討論:共同設計一把傘。

  老師著重觀察大年齡幼兒教的情況及小年齡幼兒的模仿情況。在這一環節中,大年齡孩子能在同齡活動中相互“指點”,那他們面對弟弟妹妹們的疑問能否像老師般的對他們進行指導?我們往往發現,在孩子的交流中,大年齡幼兒的語言更容易被小年齡幼兒所接受。他們間互動的效果,遠勝于成人的語言。甚至超過老師。讓哥哥姐姐手把手的教弟弟,在語言和動作的交流中,他們的差異性資源得到有效的互補。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大傘和小傘的不同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2、混齡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大傘和小傘”,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角色扮演所需要的頭飾、實物投影儀、道具“大傘和小傘”

  2、活動室有幼兒帶來的大小不同的傘。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大傘小傘有什么不同

  1、出示大傘小傘,引出話題。

  (以實物導入,既結合了活動的主題,又符合混齡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能讓幼兒很快進入活動,產生新問題,從而激發幼兒的興趣。幼兒會從各自的經驗出發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對“大傘小傘”的理解)

  2、呈現前期孩子們對傘的探索內容(出示各種不同的傘照片)讓混齡幼兒相互提問,交流與豐富彼此的經驗,并解決一些問題。

  教師提問:“假如四個伙伴合用傘時,用的是田鼠的傘,有可能會發生什么情況?”

  (孩子們心理上的依戀傾向使他們有問題總是向成人求助,老師應充分利用混齡的優勢,在這一環節中,有目的的引導孩子相互啟發,嘗試學習自己來解決問題,此外,通過這一環節進一步讓幼兒體驗同伴間的智慧,通過同伴間的互動,擴大求助的范圍,并根號的形成經驗互補的效果。

  3、操作:角色和傘的配對

  (鼓勵小年齡幼兒進行操作,大年齡幼兒補充調整)

  師:梳理并小結大傘和小傘不同的效果。

  二、發現和感受一些有趣的傘

  (生活中除了這些大小不等的傘,你認為還有哪些傘?如:油布傘、綢布傘、竹編傘、降落傘、等等都是孩子們想不到的,這環節用照片或錄象及實物來幫助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并理解其中蘊涵的意思,初步懂得不同的傘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出示照片,請幼兒根據照片講講自己所熟悉的是哪些傘。

  2、了解這些傘都是出在哪些地方?

  3、請一位老師來介紹杭州西湖的花傘。

  4、再看一張帶斗笠的照片,說說這應該怎么帶?

  (估計幼兒討論的`過程中有些困難,教學中要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調整。如果幼兒猜不出進行提示,如:油紙做的傘是什么時代的?起什么作用)

  5、表達、欣賞“大傘和小傘”

  1)小班幼兒念兒歌

  2)中班幼兒講故事 (實物投影儀投放背景)

  3)大班幼兒故事表演 (播放背景音樂)

  6、練習表演:

  1)小中班幼兒選擇角色,跟隨大哥哥姐姐模仿學習。(簡單的動作與對話)

  2)共同表演:選擇角色、自由分成若干組。

  (這部分教師以引導的方式,讓哥哥姐姐帶領弟弟妹妹學習表演,通過互相表演,交流幼兒間達到共同學習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三、討論:設計一把傘

  (從對家里的,周圍的傘關注到社會上的傘,孩子們在自己平時的生活中接觸了傘,但真正了解的并不多,這一環節是讓混齡孩子參與設計,鼓勵幼兒探索傘的秘密。二是通過交流讓幼兒知道不同的傘有不同的用處,所以人們要制作各種材料的傘)

  1、大帶小商量制作一又好看的傘。

  2、活動延伸(師對活動提延伸要求)

  活動反思:

  1、選材來至于幼兒的生活經驗。當孩子們圍繞傘進行交流時,大家對平時的日常活動中傘的用處,及傘與人的關系理解非常透徹。活動中能看出孩子們原有經驗的再現。

  2、老師在設計此活動時,能圍繞活動的主題,并根據本班幼兒的個體差異,從三個年齡段幼兒的經驗,考慮設計活動的環節.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孩子們在情景中學習、交流、共同發展,活動有成立的價值。

  3、根據綱要精神:“以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因人施教,”的原則來看,活動的目標定位較清楚,體現混齡幼兒共同幼兒在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大傘和小傘的不同以及與人們的關系,同時,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大傘和小傘” 有混齡活動的價值。

  4、整個的活動圍繞大小傘的交流于情景游戲的過程中進行,使混齡孩子在愉悅中學習技能,感受活動的快樂。

  5、在活動中,混齡孩子的生生互動及師幼互動,情感交融的交流,為活動增添了活力。有效的推動了整個教學活動的發展。

  存在的問題:

  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大傘和小傘” 這一點還有待下次活動進行梳理。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2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認識大傘和小傘的區別及用途。

  2.能力目標: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細致觀察和描述畫面的能力。

  3.情感目標:體驗小動物在雨天共傘的快樂,學會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活動準備

  1.教具材料:

  故事《大傘和小傘》圖片兩套,各8張

  配樂故事光盤

  大傘和小傘實物各一把

  2.環境布置:布置一個雨天的場景,如使用藍色布條或紙板模擬天空,掛上水滴形狀的.裝飾物。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名字叫《大傘和小傘》。(出示實物傘,引導幼兒觀察大小區別)

  2.分段講述故事

  第一部分:講述故事開頭至田鼠、刺猬和小狗相遇的情節。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描述畫面內容。

  請幼兒學說刺猬的對話:“把你的小傘收起來吧,到我的大傘下面來。”

  第二部分:講述他們遇到黑熊的情節。

  引導幼兒比較黑熊和小狗的個子及傘的大小。

  提問:黑熊對他們說了什么?他們是怎么做的?

  第三部分:引導幼兒猜測并講述故事的結局。

  3.完整欣賞故事

  播放配樂故事,讓幼兒完整欣賞。

  提問:黑熊為什么要請小狗、刺猬、田鼠躲到他的大傘下面?如果下雨的時候,你發現小伙伴沒帶傘,你會怎么做?

  4.分組討論

  幼兒分組觀察圖片,繼續討論并講述故事內容。

  鼓勵幼兒兩兩結伴,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提供手工材料,讓幼兒制作自己的小傘。

  在雨天,組織幼兒帶傘到戶外體驗共傘的快樂,并鼓勵他們互相幫助。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3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傘的基本形狀和大小差異,認識大傘和小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能力目標:通過游戲和制作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體驗制作傘的樂趣,激發幼兒對藝術的熱愛。

  活動準備

  1.教具材料:

  課本、手工紙、水彩筆、漿糊、碎紙片

  實物傘若干

  背景音樂

  2.環境布置:布置一個手工制作區,準備好各種制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來做一個特別的手工活動——制作紙貼傘。(出示實物傘,引導幼兒觀察傘的形狀和顏色)

  2.制作紙貼傘

  步驟一:教師示范制作紙貼傘的過程。

  在繪畫紙上畫出傘的形狀。

  用碎紙片粘貼傘面,注意紙片要小而密。

  步驟二:幼兒自主制作紙貼傘。

  提供材料,讓幼兒自由發揮,設計并制作自己的紙貼傘。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需要的幼兒。

  3.展示與評價

  邀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講述制作過程中的有趣經歷。

  教師和幼兒一起評選出最有創意的.紙貼傘,并給予表揚和鼓勵。

  4.游戲:大傘變小傘

  在戶外活動中,組織幼兒進行“大傘變小傘”的游戲。

  教師帶領幼兒拉成一把大傘,然后說:“變變變,大傘變小傘。”讓幼兒自己找好朋友拉好手變成一把小傘。

  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團隊合作。的樂趣

  5.活動延伸

  在美術區提供更多材料,讓幼兒繼續創作不同形狀的傘。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并描述各種傘的用途和特點。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學習講述、討論,理解故事內容。

  2.提高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體驗同伴間的智慧與互助。

  3.激發幼兒在生活中團結友愛、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故事《大傘和小傘》圖片兩套,各8張。

  2.配樂故事光盤。

  3.小紅傘一把,用于實物展示。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名字叫《大傘和小傘》。

  二、逐幅觀察圖片,講述故事內容

  1.第一幅圖

  請幼兒觀察圖片,學說刺猬的對話:“把你的小傘收起來吧,到我的大傘下面來。”

  2.第二、三幅圖

  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田鼠、刺猬和小狗遇到黑熊的情景,討論誰的傘大、誰的個子高,以及黑熊對他們說了什么。

  3.第四、五幅圖

  引導幼兒猜測并講述故事的結局,四個小伙伴合撐著一把傘往前走還會發生什么事。

  三、分組觀察圖片,講述圖片內容

  幼兒分組觀察圖片,自由講述圖片內容,教師巡回指導。

  四、完整欣賞配樂故事

  1.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整欣賞配樂故事。

  2.提問:黑熊為什么要請小狗、刺猬、田鼠躲到他的大傘下面?如果下雨的`時候,你發現小伙伴沒帶傘,你會怎么做?

  五、活動延伸

  1.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可以畫小花傘,或在語言區進行故事表演。

  2.利用餐前時間讓幼兒學說雨天的話:“下雨啦,下雨啦,穿雨鞋,撐小傘,小朋友們走的歡。”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5

  活動目標:

  1.學會制作簡單的“紙貼傘”,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

  2.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藝術的美,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本、手工紙、水彩筆、漿糊、碎紙片。

  2.實物傘一把,用于展示和參考。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春暖花開的季節里,小動物們相約來到美麗的花園散步,但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們可以給它們送一把雨傘。今天,我們就來自己做一把漂亮的花傘。

  二、自主探究

  1.教師展示自己制作的“紙貼傘”,引導幼兒觀察傘的形狀和制作材料。

  2.讓幼兒自由觀察自己帶的傘,感受傘的形狀和顏色。

  三、制作紙貼傘

  1.教師示范制作紙貼傘的步驟:先在繪畫紙上畫出傘的形狀,再用碎紙片粘貼裝飾(強調在傘里面貼,紙片要小而密)。

  2.幼兒動手制作紙貼傘,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與評價

  1.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簡單介紹自己的創作過程。

  2.教師和幼兒一起評價作品,從傘形整體效果、顏色搭配等方面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將自己制作的紙貼傘送給家人或朋友,分享制作的快樂。

  2.在美工區提供更多材料,讓幼兒繼續創作不同樣式的紙貼傘。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學習講述、討論,理解故事內容。

  2.通過同伴互動,提高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

  3.體驗小動物在雨天共傘的快樂,學會團結友愛、關心他人。

  活動準備:

  1.故事《大傘和小傘》圖片兩套,各8張。

  2.配樂故事光盤。

  3.大小不一的傘模型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1.教師導入:“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名字叫《大傘和小傘》。”

  二、分段觀察講述

  1.出示圖片第1——2頁

  請幼兒觀察并描述畫面內容。

  學說刺猬的對話:“把你的小傘收起來吧,到我的大傘下面來。”

  2.出示圖片第3——4頁

  引導幼兒講述田鼠和刺猬遇到小狗的情景。

  討論:小狗和刺猬誰的個子高?誰的'傘大?小狗說了什么?刺猬和田鼠是怎么做的?

  3.出示圖片第5——6頁

  繼續講述田鼠、刺猬和小狗遇到黑熊的情景。

  討論:黑熊和小狗誰的個子高?誰的傘大?黑熊說了什么?

  4.引導幼兒猜測結局

  提問:四個小伙伴合撐著一把傘往前走,還會發生什么事呢?

  三、分組觀察講述

  1.幼兒分組觀察剩余圖片,講述圖片內容。

  2.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四、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整欣賞配樂故事。

  2.提問:黑熊為什么要請小狗、刺猬、田鼠躲到他的大傘下面?如果下雨時你發現小伙伴沒帶傘,你會怎么做?

  五、活動延伸

  1.在雨天,組織幼兒帶傘到戶外體驗共傘的樂趣。

  2.在語言區投放相關材料,鼓勵幼兒進行故事表演。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7

  活動目標:

  1.學會制作簡單的“紙貼傘”。

  2.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藝術的美,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手工紙、水彩筆、漿糊、碎紙片。

  2.實物傘或傘的圖片。

  3.課本、范例作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實物傘或圖片:“小朋友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今天我們要來做一把漂亮的紙貼傘。”

  二、自主探究

  1.觀察實物傘:請幼兒仔細觀察傘的'形狀、顏色、裝飾等。

  2.討論制作方法:

  提問:我們可以用哪些材料來制作紙貼傘?

  引導幼兒思考并討論制作方法。

  三、制作紙貼傘

  1.教師示范:

  在繪畫紙上畫出傘的形狀。

  用碎紙片粘貼傘面,強調紙片要小而密。

  2.幼兒操作:

  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使用色彩和材料進行裝飾。

  四、展示與評價

  1.展示作品:請幼兒展示自己的紙貼傘,并簡單介紹。

  2.評價作品:

  從傘形整體效果、色彩搭配、裝飾創意等方面進行評價。

  表揚幼兒的努力和創意。

  五、活動延伸

  1.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墻上,供其他幼兒欣賞。

  2.在美術區投放更多材料,鼓勵幼兒進行更多的藝術創作。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8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講述故事,理解并體驗小動物間在雨天共傘的快樂,學會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2.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理解能力。

  3.培養幼兒認真傾聽他人講述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故事《大傘和小傘》圖片兩套,各8張。

  2.配樂故事光盤。

  3.大傘和小傘實物或模型各一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引入話題: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關于傘的故事,名字叫《大傘和小傘》。”

  二、分段講述故事

  1.第一段:

  展示第1、2頁圖片,請幼兒觀察并學說刺猬的對話:“把你的小傘收起來吧,到我的大傘下面來。”

  提問:誰和誰在對話?刺猬說了什么?

  2.第二段:

  展示第4、5頁圖片,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內容。

  提問:田鼠和刺猬遇到了誰?誰的傘大?小狗說了什么?他們怎么做的?

  3.第三段:

  展示第6、7頁圖片,繼續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提問:田鼠、刺猬和小狗又遇到了誰?誰的.傘更大?黑熊說了什么?

  4.結尾部分:

  讓幼兒猜測故事結局,并展示圖片揭曉答案。

  三、分組觀察與討論

  1.分組觀察:幼兒分組觀察圖片,討論故事內容。

  2.故事講述:每組派代表講述自己組的觀察結果。

  四、完整欣賞故事

  1.配樂欣賞: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整欣賞配樂故事。

  2.情感升華:提問:“如果下雨時,你發現小伙伴沒帶傘,你會怎么做?”

  五、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幼兒間的互助行為,及時表揚和鼓勵。

  2.開展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互助的快樂。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9

  活動目標:

  1.通過制作紙貼傘,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

  2.激發幼兒的藝術創造力,感受藝術的美。

  3.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手工紙、水彩筆、漿糊、碎紙片、剪刀等。

  2.實物傘或傘的'圖片供幼兒參考。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實物傘:師:“小朋友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這是大傘還是小傘?”

  二、觀察與討論

  1.觀察傘的結構:請幼兒觀察傘的形狀、顏色、材質等。

  2.討論傘的用途:提問:“傘除了擋雨還能做什么?”

  三、制作紙貼傘

  1.教師示范:

  在繪畫紙上畫出傘的形狀。

  用碎紙片粘貼傘面,注意顏色搭配和碎紙片的分布。

  2.幼兒操作:

  幼兒自己設計傘的形狀和顏色。

  用碎紙片粘貼傘面,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與評價

  1.展示作品:請幼兒展示自己的紙貼傘,并簡單介紹。

  2.評價作品:從傘的形狀、顏色搭配、碎紙片的分布等方面進行評價。

  五、活動延伸

  1.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小小藝術廊”中,供其他幼兒欣賞。

  2.開展“雨天傘畫”活動,讓幼兒用畫筆描繪下雨天的傘景。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10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聆聽和觀看故事《大傘和小傘》,理解大傘和小傘在故事中的不同作用和意義。

  2.能力目標: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幼兒復述或創編故事情節。

  3.情感目標:感受故事中朋友間相互幫助、共同面對困難的溫馨氛圍,培養幼兒的友愛之心。

  活動準備

  故事《大傘和小傘》的繪本或PPT

  大傘和小傘的'實物或模型

  動物頭飾(如田鼠、刺猬、小狗、黑熊等)

  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導入

  教師手持大傘和小傘,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兩把傘有什么不同嗎?今天,我們要聽一個關于大傘和小傘的故事。”

  2.故事講述

  利用繪本或PPT,邊展示邊講述故事《大傘和小傘》。

  在講述過程中,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猜測故事情節的發展。

  3.角色扮演

  邀請幾位幼兒分別扮演故事中的動物角色,戴上相應的頭飾。

  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們重現故事中的關鍵情節,如小動物們躲雨、共傘等。

  4.討論交流

  提問:“為什么黑熊要讓其他小動物躲進他的大傘下?”“你在生活中有沒有幫助過別人或被別人幫助過?”

  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培養幼兒的同理心和友愛之心。

  5.創意延伸

  引導幼兒想象:“如果故事繼續發展,小動物們還會遇到什么困難?他們會怎樣解決呢?”

  鼓勵幼兒創編新的故事情節,并用繪畫或口頭表達的方式呈現出來。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11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手工制作活動,進一步了解大傘和小傘的結構特點。

  2.能力目標: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學會使用剪刀、膠水等工具進行簡單的手工制作。

  3.情感目標: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

  活動準備

  彩色紙張、剪刀、膠水、彩筆、絲帶等手工材料

  大傘和小傘的實物或圖片作為參考

  示范作品或視頻教程

  活動過程

  1.導入

  展示大傘和小傘的實物或圖片,問:“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把傘呢?”

  2.示范講解

  教師展示事先準備好的示范作品,并詳細講解制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可以結合視頻教程,讓幼兒更直觀地了解制作過程。

  3.動手制作

  發放手工材料,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象力,選擇制作大傘或小傘。

  教師在旁邊巡回指導,幫助有需要的幼兒解決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4.展示分享

  完成制作后,邀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簡單介紹制作過程和創意點。

  教師可以組織一個小型的“傘展”,讓幼兒相互欣賞和評價彼此的作品。

  5.總結反思

  回顧整個手工制作活動的過程,表揚幼兒的努力和創意。

  引導幼兒思考:“在制作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難?你是怎樣克服的?”

  鼓勵幼兒將這次的經驗和感受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大傘和小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大傘和小傘》教案(精選13篇)03-20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大傘和小傘》附反思04-05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教案《大傘和小傘》含反思06-17

七色小傘和猩猩09-27

《傘》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精選11篇)10-19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大花貓和小老鼠09-04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傘》教案(精選10篇)09-21

幼兒園《美麗的傘》教案04-02

幼兒園關于傘的教案11-10

幼兒園大班傘教案01-0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久久亚洲图片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精品 |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网伊人中文 | 亚洲AV福利无限在线观看 | 老王亚洲精品熟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