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其中的“陽、女、衣、加、老、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學做有同情心的孩子。
教學重難點:
1.掌握6個生字的音、形、義;朗讀課文。
2.根據提供的圖畫和文字,想象故事情節,充實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課文掛圖,字詞卡片,《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的錄音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說故事,激情引入
1.談話交流:同學們,大年夜里你們是怎樣過的?
2.放《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的錄音: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篇“世界通話之王”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這個故事流傳兩百多年了,它曾打動了每一位中外讀者的心。大家安靜地聽,看你聽后會有什么感受?
3.聽完故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4.小結過渡:賣火柴的小女孩真的太可憐了。聽了這個故事,一個叫小紅的小朋友給賣火柴的小女孩畫了一幅畫,掛在她們教室的墻報上,后來,在她們班上又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學習《三個太陽》。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地初讀課文。
(1)注意邊讀邊把要求會認的字標出來。
(2)劃出了生字,你們能不能自己認認這些生字?
(3)借助拼音同桌互幫互助識字。
2.檢測自主學習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及時正音,重點指導讀準“陽、放、晶”的后鼻音和“加、教、畫”的三拼音節。
(2)小組開火車認讀。
3.逐一示范書寫“陽、女、衣、加、老、師”6個生字。學生書空。
4.按課后筆順提示進行描紅,仿寫。
三、再讀課文,初步感悟
1.如果把這些生字新詞放回課文中,大家一定會讀得更好!
(1)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要求不漏字,不加字。
(2)在讀不懂的地方打一個問號。
2.同桌互讀互評互幫。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3.檢查指名讀。
4.獨立思考,在同桌探討:晶晶小朋友為什么要畫三個太陽,他是怎么想的?
四、交流匯報,質疑問難
1.你們讀懂了什么?
2.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下節課,我們一起熟讀課文,共同來研究這些問題。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