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趣導入
出示楓葉圖
師:小朋友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楓葉)
師:楓葉是什么顏色的?(火紅火紅的)
師:你們知道哪個季節能看到這么漂亮的楓葉嗎?(秋天)
師:楓葉不僅樣子好看,還能用來寫信呢。(出示楓葉字卡“信”)誰來讀讀這個字?(指名讀)注意,它是一個前鼻音,跟老師再讀一遍。
2、師:誰這么神奇,能用楓葉來寫信?讓我們把她請出來。(多媒體出示秋姑娘圖)指導讀準:“秋姑娘”。注意“娘”單獨讀時是第二聲,放在詞語中讀輕聲。
3、補完課題《秋姑娘的信》,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秋姑娘給誰寫信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播放課文動畫)
誰來告訴老師,秋姑娘都給誰寫了信?(指名回答。相機出示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圖)
誰能完整地說一說?
“秋姑娘給南去的大雁、要冬眠的青蛙、貪玩的松鼠和山村孩子寫了信。”
秋姑娘寫了這么多信,都寫了什么內容呀?讓我們快到課文里去看一看吧。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邊讀邊用鉛筆把本課的生字圈出來。
(2)、讀通句子,遇到長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3)、標上小節號
6、生自由朗讀,師巡回
7、小朋友們讀的都很認真,不過,要想讀好課文,得先經過生字寶寶的考驗呢
8、出示帶音節的生詞,指名逐行朗讀,并說說要注意什么。
9、去拼音齊讀生詞。
三、隨文識字
1、生字寶寶們真淘氣,它們又藏到課文里去啦,讓我們快去找找它們吧。誰來告訴我們,這篇課文有幾個小節?(7個)
2、誰來給我們讀讀第一小節?(指名讀)
3、(出示“摘下”)指導讀好平舌音“摘”
4、秋姑娘只摘了一片楓葉嗎?(不是)(出示“片片楓葉”),指名讀,說說除了楓葉可以說“片片”之外,還有什么可以用片片?(白云、花瓣)
5、秋姑娘摘這么多楓葉干什么呀?(給好朋友們寫信)是啊,秋姑娘有好多好朋友呢。(出示“好朋友”),教學“好”,誰來想個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女加子就是好)“好”字第一筆是個新筆畫呢,它叫撇點,跟老師寫一寫!昂谩边有一個反義詞呢(壞)
6、教學“友”,與“有”進行同音字比較。
( )好 ( )用 沒( ) 好( )
7、生字障礙掃除了,我們再來把第一小節讀一讀吧。(齊讀)
8、秋姑娘的第一封信是怎么寫的?我們請女生來讀一讀(女生讀)
9、這封信里有個生字寶寶呢,它是(出示“小心”)指名讀,注意,它跟“信”一樣,也是前鼻音。心字也有一個新筆畫,出示臥勾,“臥”就是躺下的意思,因為它是躺著的,所以才叫這個名字,跟老師寫一寫!靶摹钡墓P順尤其要注意,范寫“心”,學生書空。心這個字在生活中的用處可大了,(擔心、細心、關心、愛心)秋姑娘提醒大雁們往南飛的路上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可見她是多么關心大雁啊,我們讀的時候,也要把關心的語氣讀出來。(范讀,生跟讀)
10、下面一封信是寫給要冬眠的青蛙的,我們請男生來讀一讀。(男生讀)哦,原來秋姑娘是要提醒小青蛙冬眠時要蓋好被子,千萬別著涼生病了(出示“生病”),師范讀,生跟讀。教學“生”,出示圖畫,一顆種子發芽了,要沖破重重阻礙才能生長起來,這個“生”字是多么有生命力的一個字呀,我們一定要好好記住它。
11、第三封信是寫給貪玩的小松鼠的,有誰想讀這封信的,一起站起來讀一讀。我們大家一起再來讀一讀。
12、還有一封是寫給孩子們的,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吧。(齊讀)這些孩子是住在什么地方的?(出示山村),指名讀,教學“村”,誰來想辦法記住它?(木加寸就是村)。村是木字旁,說明山村里有很多樹。天氣冷了,秋姑娘囑咐孩子們,別忘了,給小樹裹上冬衣。(出示“裹上”),用衣服把果子包起來就是“裹”。
13、秋姑娘多關心好朋友啊,我們把這四封信再來讀一讀吧。(齊讀)
14、秋姑娘寫呀寫呀,楓葉摘了一片又一片。咦?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你們知道嗎?(全給秋姑娘寫了信)(出示“全”)誰來做做小老師,教我們學這個字?(我教讀,我教筆順,我教字形,我教組詞)小老師們真厲害,我們全記住這個字啦。
四、鞏固生字
做摘楓葉的游戲,鞏固四會字。
五、指導寫字
1、在語文書上描字
2、重點指導“好”“心”兩個字。
3、生描紅,臨寫。
教學反思:
蘇教版小語第一冊《秋姑娘的信》是一篇童話形式的科普知識短文,描寫了秋盡冬來的季節特征,告訴我們自然界的動物和植物如何準備越冬的情形。作者將秋天人格化,通過“秋姑娘”發送傳遞秋天的信息,給了我們季節變更的相關知識,自然有致,生動引人。同時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對大雁、青蛙、松鼠、小樹的關懷和體貼。本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一年級學生雖剛入學,但他們的學習經歷并不是一張白紙,教師同樣要關注學習主體的自主建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我在教學生字“全”時創設了學生當小老師的環節,組織、引導學生自主識字,使學生在情感上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這不僅改變了現行的師教生學的教學模式,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一種新的學習方法,通過學生參與教學,獲得生生教學的學習效應,不僅鍛煉了能力,還影響了全體學生,激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教學的欲望,保持全體學生興趣的持久性,教學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2、朗讀是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的重要環節,閱讀教學應盡可能地讓學生去讀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開放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讀中熟悉課文、理解課文,在讀中學會朗讀,在讀中體會情感。
3.多種課程資源并用,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美好的學習環境。課中,美麗的動畫,形象的詞卡及印有課文內容的大楓葉,把學生帶進了如詩如畫的學習情景,而優美的背景音樂,使學生身心得到陶冶,審美情趣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更多熱門教學設計推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