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 會認“遠、看、近、聽、春、還”6個生字。
2. 借助拼音朗讀謎語詩,熟讀成誦。
3. 通過看圖讀詩,感受畫中“山、水、花、鳥”的特點,從而猜出謎底。
教學重點:
會認生字、又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準備:
古典音樂、掛圖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新課。
1. 出示圖畫,并配上古典音樂。師:同學們,請你們看看,圖上畫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 師生交流。
3. 畫上的這位詩人就是唐代地著名詩人李白,他看到了月亮,寫下了《靜夜思》。
4.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釋題,了解學情。
1. 小朋友們,聽過這首古詩嗎?對這首古詩你有哪些了解呢?
2. 師生交流。
三、根據學情,因材施教。
1. 認讀生字。
(1)已經會讀會背地學生找學習伙伴開展競賽,看誰讀得準、背得好。
(2)不會的同學找值得信賴的學習伙伴(包括老師)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學習。
(3)摘蘋果游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大聲讀出來。
2. 朗讀古詩。
(1)指名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低層次的學生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讓高層次的學生與伙伴開展競賽,學生自己評議。)
(2)看圖再讀古詩,說說古詩的意思。
(3)學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全班交流解決。
3. 品讀感悟。
(1)師:你們想念過親人嗎?能說說當時的感受嗎?
(2)師生交流。
(3)師:大詩人李白正是懷著和你們一樣的心情寫了這首古詩。
(4)生根據自己的體會自讀古詩。
(5)指名朗讀。(6)配樂朗讀。(7)全班交流。
板書:
古詩誦讀——畫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