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寫田字格里的六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正確認讀12個生字。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韻文,能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學生字,在交互學習中,發展非智力品質,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彼此交流、互動的學習氛圍中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樹立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互助友愛、團結合作的精神。
學習策略:
交互式學習方法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小木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作游戲嗎?現在,我們來一起作個游戲
(出示一根小棒)
師:誰能把它折斷?(指名試一試。)
(出示一捆小棒)
師:誰能把這一捆小棒折斷,誰就是咱們班的大力士!(可以多找一些學生試一試。)
師:誰來告訴老師,為什么一根小棒就能折斷,一捆小棒就折不斷了?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也告訴我們同樣的道理,快來一起看看吧!
板書課題《我和我的小伙伴》
二、小組交互、自學字詞。
1、借助漢語拼音初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來。
2、小組合作、認讀字詞。
3、游戲“我會認、我會記”檢查自學情況
(師生交流自己識記生字的好方法)
師: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字?生活中見到過這個字(詞)嗎?
伙伴、一滴、木船、高興、大喊
航行、禾苗、救活、跑回
4、認讀帶生字詞的句子
小伙伴們在高興的做游戲。
木船又能在大海中航行了。
小水滴們救活了干枯的禾苗。
三、情感交互,感悟閱讀的樂趣。
1、教師為學生范讀課文,讓學生說說從中知道了什么。
2、鼓勵學生自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劃下來,
3、把喜歡的句子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評一評誰讀得最美,并選派代表準備全班交流。
4、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體會,并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想象:受到小水滴們幫助的木船、禾苗會有什么表現?
四、聯系實際,深化理解。
聯系生活實際,暢談自己和小伙伴的經歷,充分感覺到伙伴之間團結友愛的情感,互助協作的力量。
師:小水滴和它的小伙伴們一起托起了木船、救活了禾苗,誰來說說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做過什么事。
五、課后作業。
收集有關汶川地震的事情
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
這力量是鐵
這力量是鋼
比鐵還硬,比鋼還強
向著法西斯蒂開火
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著太陽,向著自由
向著新中國發出萬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