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是一篇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閱讀課文,文中作者通過對老班長外表的描寫,和以“我”的言行、神態作烘托,揭示了老班長寧可犧牲自己也要完成黨交給的任務的崇高的內心世界。教學時可打破“順著課文次序逐段閱讀”的陳規,試用“幅集跳躍法”進行教學,從課題入手,先把學生引到課文的最后一段,讓學生體會“金色”的含義,抓住文章的中心。然后再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分別找出描寫老班長的外貌、神態、行動和語言的詞句,并通過這些詞句來分析、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外表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的。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3、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
練習快速閱讀,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揭示題目,導入新課
1、魚鉤,釣魚用的鉤子。課文所指的魚鉤是老班長的珍貴遺物。這是發生在紅軍過草地時的一個感人故事。請你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結:
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托,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故事。
二、默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學互相解疑,教師適時點撥
解詞:
支吾:用話搪塞,說話含混躲閃。
安頓:安排妥當,使人或事物有著落。
衰弱:體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體力。
奄奄一息:形容氣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氣。
三、快速默讀課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來記敘的,可以分為幾部分
1、快速默讀,標在書上。
2、小組討論后小結。
3、放錄音。
四、默讀課文,劃出文中使你感動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讀一讀
1、指名讀課文,讀后說說自己體會。
2、圍繞老班長的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采取讀讀──議議──評評的形式。)
3、小結提問:你對“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的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揭示中心,讓學生說一說,練習口語表達。)
五、口語交際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解說員,你怎樣向前來參觀的人介紹金色魚鉤的故事呢?
1、在小組里練習。
2、各組派代表在全班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