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包公審驢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一個充滿智慧的斷案故事,整個故事可以概括為換驢審驢得驢三個部分:王五借以養(yǎng)家糊口的、漂亮的驢被人在市鎮(zhèn)上掉包;他無奈將驢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驢能夠認路的特點,通過巧妙審驢捉住了小偷。審驢的過程中,包公的巧用計謀、對于窮人的一視同仁,對于疑難案件的從容應對都讓我們嘆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計謀:他將驢調換,而不是偷走,這樣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讓失主有些安慰,讓自己逃脫罪責。但這樣的計謀最終證明是害人害已,是要不得的。這篇課文屬記敘文,記敘順序非常清晰,故事情節(jié)不復雜,易理清文章脈絡,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審驢這一重點部分。
學情分析
包青天,是我國藝術舞臺上家喻戶曉的一個人物形象,他黑臉如木炭,一身正氣,孩子們在影視作品中對他有所知曉。本課基于孩子們對包公的這一點認識,通過神奇的審驢案使孩子們加深對包公的了解,并從中受到教育。
設計理念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設計正是依據此理念,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自讀質疑,自讀釋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與文本充分對話,獲得閱讀體驗。教師珍視學生獨特的發(fā)現、感受、理解與體驗。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認識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審、懊悔、聞所未聞、冒名頂替的意思。
3.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精讀課文中審驢部分,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包公的足智多謀,并品味對人物語氣、動作、表情描寫的妙處,學習側面描寫的作用。
4.通過表演課本劇加深理解與認識,并培養(yǎng)表達能力。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幾百年來,在我們中國的戲曲舞臺上,曾塑造過這樣一個人物形象,他的臉像木炭一樣黑,在他的.額頭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氣,秉公斷案,人稱他是(包公)
(學生交流有關包公的資料,一學生談,其他學生可以補充。)
二、依題質疑,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后,由學生提出問題,教師隨機板書幾個引領學生學習全文有價值的問題。
為什么審驢? 怎樣審驢? 結果怎么樣?)
2.自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3.默讀課文后,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做提綱筆記,理清文章的脈絡,引導學生將故事的經過加一個小標題。
板書: 換驢 ------- 審驢 -------- 得驢
三、自學釋疑
1.疑問一:為什么審驢?
(引導學生略讀這一部分。)
(1)找出描寫兩頭驢的詞句:
(毛色發(fā)亮;這頭驢是唯一的財產,王五像愛護珍寶一樣愛護它;這簡直是一頭四條腿的寶貝。)
(毛色難看;驚慌失措)
(2)對比讀,感受兩頭驢相差太大,理解王五當時的心情。
(3)引導朗讀,讀出王五對驢的喜愛,驢被換后的驚慌失措及又氣又急。
2.疑問二:怎樣審驢?
(引導學生精讀這一部分。)
(1)指名學生讀3~9自然段。
(2)做批注。提出要求:勾畫出自己最感興趣的語句,自己感受較深的詞句,寫下自己的認識,記下自己的疑問。
(3)集體交流,匯報自學所得。學生在匯報過程中抓住包公的表現:
①包公了解了案情,皺著眉頭想了想說明包公經過思考,已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2 趕緊把嘴套給驢套上!不要給它吃,不要給它喝,把它嚴嚴實實關上三天說明包公了解驢的本性,他這樣做為驢自己找家門墊定基礎。
當學生交流到這時,順勢指導學生讀出包公威嚴、胸有成竹、沉著的語氣,并感受包大人遇事冷靜,足智多謀的品質。
③與此同時,這個消息向四面八方傳開了,人們都十分吃驚,這真是有生以來聞所未聞的奇案理解聞所未聞這一詞義,并體會包公斷案的神奇,同時了解側面描寫的作用。
④喂,當差的!把這頭冒名頂替的蠢驢打四十大板,要用勁打!狠狠打驢,可見包公做事果斷,成竹在胸。學生注意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
(4)小結包公審驢這一部分。學生說一說包公給自己留下了什么影響,怎樣評價他。
3.疑問三:得驢
引導學生粗讀這一部分,并小結能成功找到驢的原因。
4.總結全文
(1)想一想故事里都有誰使用了計謀?結果如何?
(2)表演課本劇。
四、作業(yè)布置
搜集包公審案的故事,開個智謀故事會。
附板書:
包公審驢
為什么審 怎樣審 結果怎樣
(起因) (經過) (結果)
換驢 ----------------- 審驢 -------------- 得驢
教學反思:
本設計主要體現激發(fā)學生質疑想讀,引領學生自主釋疑要讀,指導學生會讀這一特色。
1.激發(fā)學生質疑,以課題為切入點,讓學生產生疑問,有想讀的欲望。
2.放手自學,引領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的脈絡;指導精讀重點部分,學生獲得閱讀感受與體驗,實現個性化閱讀,深入讀的愿望被調動。
3.指導學生會讀。首先是讓學生自讀自悟,給學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時間與空間,突出重點內容,教師做畫龍點睛的指導,學生在自學與老師指導的過程中查漏補缺。其次,精讀與粗讀相結合,通過抓住主要問題,結合課文的關鍵詞句理解課文的內容,學法得當,閱讀方法進一步得到鞏固。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包公審驢】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上冊《包公審驢》教案02-24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包公審驢02-18
五年級語文教案《包公審驢》教學設計02-08
讀《包公審驢》有感04-09
讀《包公審驢》有感07-07
讀《包公審驢》有感作文04-14
讀《包公審驢》有感400字04-15
讀《包公審驢》有感300字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