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五年級語文下冊《黃道婆》教案優秀

時間:2023-02-10 14:24:57 五年級 我要投稿

五年級語文下冊《黃道婆》教案優秀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語文下冊《黃道婆》教案優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語文下冊《黃道婆》教案優秀

五年級語文下冊《黃道婆》教案優秀1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認識學習本課的生字,掌握本課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了解我國歷的巾幗英杰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于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學習重難點:

  1、了解我國歷的巾幗英杰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于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2、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教具準備:演示文稿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準備

  1、你認為黃道婆是一個怎樣的人,舉例說明。

  2、全文寫了黃道婆的幾件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由讀書,把詞語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詞語

  (1)聽寫

  虐待漂泊思念傳授歌謠研究創造推動認真贏得

  (2)訂正

  3、默讀課文,從聽寫的詞語中選擇幾個詞語,說說文章講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結構,學習概括主要內容

  1、讀課文,試著給文章分段,并說說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連起來讀讀,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黃道婆是中國歷的“棉神”。黃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壓迫而流落崖州,并向當地的黎族人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黃道婆向父老鄉親們傳授植棉技術和改革紡織生產工具。黃道婆去世后,人們對她的功績的追念。

  3、 本文主要寫誰?她做了什么事情?(黃道婆在崖州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并回鄉教給家鄉的人民。)

  4、討論一下,學會了幾種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5、討論結果:(1)總結段意,歸納文章主要內容。(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歸納主要內容。

  四、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播放民謠)

  1、聽了這段民謠,你知道了什么?(黃婆婆能幫人織布,她是個織布能手。)

  2、還想了解什么?(黃婆婆為什么要教這兒的人織布?)

  二、初讀課文,試著解疑

  1、自由讀書,試著從文中找到答案。

  2、初讀課文后,你可以回答哪些問題?

  三、深入質疑,探究學習

  1、黃道婆好不容易從家鄉逃了出來,學習手藝,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鄉,文章讀到這兒,你有什么新的疑問?

  2、讀讀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

  3、學生讀句子。

  演示: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常常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于,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1)從這段話中你們讀懂了什么?批注在自己的書上。

  (2)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3)演示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常常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于,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于,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1)從中你感受到黃道婆是一個怎樣的人?

  4、從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黃道婆愛家鄉?

  四、自主歸納

  演示:黃道婆對家鄉的愛表現在xxx等方面。

  五、讀寫結合

  1、你對集體的愛表現在什么地方?

  2、學生討論發言。

  六、布置作業

  把黃道婆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五年級語文下冊《黃道婆》教案優秀2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認識學習本課的生字,掌握本課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我國歷的巾幗英杰黃道婆的精神

  學習重難點:

  1、了解我國歷的巾幗英杰黃道婆的精神。

  2、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教具準備:

  演示文稿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準備

  1、你認為黃道婆是一個怎樣的人,舉例說明。

  2、全文寫了黃道婆的幾件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由讀書,把詞語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詞語

  (1)聽寫

  虐待漂泊思念傳授歌謠研究創造推動認真贏得

  (2)訂正

  3、默讀課文,從聽寫的詞語中選擇幾個詞語,說說文章講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結構,學習概括主要內容

  1、讀課文,試著給文章分段,并說說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連起來讀讀,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黃道婆是中國歷的“棉神”。黃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壓迫而流落崖州,并向當地的黎族人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黃道婆向父老鄉親們傳授植棉技術和改革紡織生產工具。黃道婆去世后,人們對她的'功績的追念。

  3、 本文主要寫誰?她做了什么事情?(黃道婆在崖州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并回鄉教給家鄉的人民。)

  4、討論一下,學會了幾種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5、討論結果:(1)總結段意,歸納文章主要內容。(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歸納主要內容。

  四、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播放民謠)

  1、聽了這段民謠,你知道了什么?(黃婆婆能幫人織布,她是個織布能手。)

  2、還想了解什么?(黃婆婆為什么要教這兒的人織布?)

  二、初讀課文,試著解疑

  1、自由讀書,試著從文中找到答案。

  2、初讀課文后,你可以回答哪些問題?

  三、深入質疑,探究學習

  1、黃道婆好不容易從家鄉逃了出來,學習手藝,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鄉,文章讀到這兒,你有什么新的疑問?

  2、讀讀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

  3、學生讀句子。

  演示: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常常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于,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1)從這段話中你們讀懂了什么?批注在自己的書上。

  (2)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3)演示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常常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于,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于,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1)從中你感受到黃道婆是一個怎樣的人?

  4、從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黃道婆愛家鄉?

  四、自主歸納

  演示:黃道婆對家鄉的愛表現在……等方面。

  五、讀寫結合

  1、你對集體的愛表現在什么地方?

  2、學生討論發言。

  六、布置作業

  把黃道婆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五年級語文下冊《黃道婆》教案優秀3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解文章主要內容,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我國歷的巾幗英杰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于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4、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二、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解文章主要內容,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3、導學生了解我國歷的巾幗英杰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于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教學難點:

  1、導學生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2、解文章主要內容,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

  五、教學過程:

  (一)預習準備

  出示演示文稿(預習題):

  1、你認為黃道婆是怎樣的一個人,舉例說明。

  2、全文寫了黃道婆的幾件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由讀書,把詞語讀正確,句子讀通順。

  2、檢查詞語

  (1)聽寫

  虐待漂泊思念傳授歌謠研究創造推動認真贏得

  (2)訂正

  3、演示文稿:默讀課文,從聽寫的詞語中選擇幾個詞語,說說文章講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結構,學習概括主要內容

  1、讀課文,試著給文章分段,并說說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連起來讀讀,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3、出示文稿

  黃道婆是中國歷的“棉神”。黃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壓迫而流落崖州,并向當地的黎族人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黃道婆向父老鄉親們傳授植棉技術和改革紡織生產工具。黃道婆去世后,人們對她的功績的追念。

  (1)讀讀這段話,有沒有問題,想想怎樣修改,就簡練通順了。

  (2)學生分組討論修改主要內容。

  出示演示文稿(修改后的主要內容):

  黃道婆是中國歷的“棉神”。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壓迫而流落崖州,并向當地的黎族人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隨后她回到家鄉,向父老鄉親們傳授植棉技術和改革紡織生產工具。黃道婆去世后,人們很懷念她的功績。

  (3)誰能總結出連接段意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重復的刪去,啰嗦的地方要用詞語概括。缺少連接詞的地方加連接詞。)

  4、課文主要寫誰?她做了什么事情?

  (黃道婆在崖州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并回鄉教給家鄉的人民。)

  5、論一下,學會了幾種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6、論結果

  (1)連段意,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歸納主要內容。

  (四)交流有關黃道婆的資料

  出示演示文稿:

  黃道婆(約1254—?)又名黃婆。我國元代的棉紡織技術家。松江烏泥涇鎮(今上海縣華涇鎮)人。出身貧苦,小時為童養媳,不堪虐待,逃離家鄉后流落到崖州(今海南省的三亞市),向黎族人民學得紡織技術。1295—1296年間,她返回家鄉,著手改革紡織生產工具,創造了軋花車、彈花弓、紡車,改革了織機,提高了生產效率。她熱心地把紡織技術傳授給鄉人,促使松江一帶棉紡織業繁榮發展,對當時植棉和紡織業起了推動作用。至今她的家鄉仍建有黃母祠。北京的國家博物館里還陳列著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五)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2、了解我國歷的巾幗英杰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于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了解我國歷的巾幗英杰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于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民謠……”

  1、聽了這段民謠,你知道了什么?

  (黃婆婆能幫人織布,她是個織布能手。)

  2、還想了解什么?

  (黃婆婆為什么要叫這兒的人織布。兩只哨子,兩匹布是什么意思?黃道婆她自己織布的水平有多高……)

  (二)初讀課文,試著解疑

  1、自由讀書,試著從文中找到答案。

  2、初讀課文后,你可以回答哪些問題?

  生:她教的是自己的家鄉人。

  生:她是在崖州學會了織布,并且生活得很好。

  生:她從小受公婆、丈夫的虐待所以……

  (三)深入質疑,探究學習

  1、黃道婆好不容易從家鄉逃了出來,學習手藝,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鄉,文章讀到這兒,你有什么新的疑問?

  (為什么她要放棄衣食無憂的生活回到那個讓她受苦的地方?)

  2、讀讀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

  3、學生讀句子

  出示演示文稿: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常常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于,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1)從這句話中你們讀懂了什么?批注在自己書的邊上。

  (2)指名有感情地讀。

  (3)出示演示文稿: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常常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于,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于,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對比讀讀這兩句話有什么新的感受。

  (特別思念家鄉)

  (4)是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想念。

  在中秋佳節的時候,她想念。

  (5)從中你覺得黃道婆是怎樣的一個人。(愛家鄉)

  4、從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黃道婆愛家鄉?

  5、認為黃道婆是怎樣的人?

  生:聰明,改進了紡紗的工具

  生:手藝高超,教大家織物上繪畫。

  生:為家鄉做了很大的貢獻。

  生:杰出的人才

  6、料補充

  (1)找有關黃道婆推動家鄉變化的內容

  (2)出示演示文稿:

  各種各樣布的圖

  松江布的圖

  (3)看到這一切,如果作為黃道婆的家鄉人,你現在想對這位老婆婆說些什么?

  (四)自主歸納

  1、出示演示文稿:

  黃道婆對家鄉的愛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2、學生填寫手中的小練習。

  (五)讀寫結合

  1、出示演示文稿:

  我對集體的愛表現在:

  2、學生討論發言

  五、教學結束:

  布置作業

  把黃道婆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五年級語文下冊《黃道婆》教案優秀4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借助資料書掌握本課的生字及生新詞,并理解積累。

  2、合作探究,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條理。

  3、了解黃道婆的經歷以及她在棉紡織業的貢獻。

  教學重點:

  了解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于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民謠……”

  1、聽了民謠,你知道了什么?

  (人物:黃婆婆)師板書課題

  2、生出示課下搜集的資料。(師評價)

  出示幻燈片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

  1、你從這兩小節知道了什么?

  生:黃道婆是中國歷的“棉神”。

  生:人們為黃道婆建造了一座祠堂紀念她,并提名“先棉祠”。

  生:國家博物館里陳列著她的塑像和松江布,以供后人瞻仰。

  2、讀完這兩小節,你有哪些疑惑?(生討論交流,提出疑惑)

  三、深入質疑,探究學習

  1、學習課文第二段,出示幻燈片,

  年幼的她欲哭無淚,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牛馬不如的生活,便決心沖出牢籠。(“牛馬不如的生活”指的是怎么樣的生活?“決心沖出牢籠”看出她又怎么樣的性格特點?)生說師板書:勇于反抗的精神

  2、出示幻燈片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常常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百感交集”是么意思?她為什么會百感交集?她在家鄉度過了苦難的童年,不愿意想起往事;畢竟是自己的家鄉,不能不思念;家鄉非常貧窮,人們勞作辛苦,如果傳授先進的植棉技術和紡織技術就好了;體現了她熱愛家鄉和人民。)

  3、學習課文第五段,出示幻燈片

  a、在家鄉,黃道婆無私的想父老鄉親們傳授崖州的植棉技術,使當地的棉花產量逐漸提高,他耐心的教人們用新式的工具紡紗織布。(突出她無私貢獻的品格)

  b.后來,為了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她又潛心研究并創造出更先進的紡織工具,設計出了一套軋籽、彈棉、紡紗、織布的操作方法。(勇于創新)

  4、教師總結:就這樣,在黃道婆和家鄉人民的辛勤創造下,圖案生動、色彩鮮明的“烏泥涇被”應運而生,不久就聞名全國,贏得了“衣被天下”聲譽。出示幻燈片欣賞松江布

  5、當黃婆婆逝世后,人們怎么紀念她的呢?出示幻燈片

  (生說師總結:湊錢公葬她;建造了一座祠堂;重修她的墳墓;種樹、見墓園;北京博物館里陳列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黃婆婆無私奉獻、勇于革新的精神讓人敬佩。希望同學們能把這個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或者講給父母聽,有機會還可以去瞻仰黃婆婆的塑像和看看松江布。

  板書設計:

  黃道婆

  棉神

  傳授棉紡技術無私奉獻

  革新棉紡工具勇于革新

  先棉祠

五年級語文下冊《黃道婆》教案優秀5

  結構分析

  本文結構比較特殊。先用一個自然段作導語,由3個故事構成了文章的主體,每個故事各立標題。從大的結構看,應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徐向前元帥始終保持革命者樸實無華的本色。這是本文的“導語”。

  第二部分(3個小故事),寫徐向前元帥保持樸實無華的3個小故事。這是本文的“主體”。

  第一個故事,“一塊地毯”。寫徐向前讓秘書把自己家里配發的地毯送到三座門招待所,表現徐向前元帥不講求待遇,處處想著國家利益的克己奉公的優秀品質。

  第二個故事,“看門老人”。寫一個干部帶妻子來訪,把徐向前元帥誤作看門老人,表現徐向前元帥不居功自傲、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優秀作風。

  第三個故事,“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寫徐向前元帥教育子女不要依靠父母,要自立做人,表現徐向前元帥不搞特殊化、嚴于律己的優秀品質。

  語意理解

  “徐向前元帥革命一生,功高蓋世,但從不居功自傲,始終保持革命者樸實無華的本色。辦公室墻上,他親筆書寫的‘人民的公仆’5個大字的橫幅,就是他一生品質的寫照。”

  這兩句新聞導語性質開篇的話,概括了徐向前元帥一生的業績與優秀的品質。第1句是一個轉折復句,先概述“功高蓋世”,再一轉筆鋒,贊揚他“樸實無華”的本色。“功高蓋世”,盛贊功勞居世人之上。“居功自傲”,認為某件事情的成功是由于自己的力量,產生驕傲自大情緒。“樸實無華”,樸素踏實而無華麗的炫耀。“本色”,物體原來的顏色,本文指原本的品質。第2句是個單句,指出徐向前以“人民的公仆”為座右銘,并身體力行,最終成為真正的“人民的公仆”。“公仆”,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人。“橫幅”,橫的字畫、標語。徐向前自書橫幅“人民的公仆”,表明他用“人民的公仆”來提醒自己保持革命者本色,堅持為人民服務。“人民的。公仆”是徐向前“一生品質的寫照”,是說“人民的公仆”正描繪出徐向前的言行與品質,也就是徐向前做到了人民公仆的要求。

  “買塊新地毯要花好多錢呢。”“現在國家還很窮,每元錢都應該用到建設上!”

  這是徐向前教育、動員秘書把地毯交給三座門招待所的兩句話,是徐向前見到家中鋪上地毯后“不高興”的原因。第1句說明買地毯很貴,買地毯要花許多錢,因而不該買地毯鋪。第2句進一步指出國家窮,要節約開支,把有限的錢用在國家建設上。這是講要處理好國家和個人的關系,把國家建設放在第一位。這是《一塊地毯》這個故事的關鍵句,表現徐向前元帥不追求物質享受,時刻關心國家利益的品質。這是徐向前元帥“樸實無華”本色的第一方面。

  “做夢也沒想到元帥會是這樣,比普通人還普通呢!”

  這是新娘子自言自語的話,也是她內心活動的揭示。前文提到新娘子心目中元帥的形象:很威風,車馬盈門,衛兵不少。這是她按過去元帥的形象猜想出來的。一是盛氣凌人(很威風),二是賓客及辦事人員繁多(車馬盈門),三是戒備森嚴(衛兵不少)。正因為如此才產生了兩次錯誤判斷,誤以為徐向前是“看門老人”。當她確認這個布衣老人正是元帥后,才會驚詫不已。“比普通人還普通”是不正常的,這種感慨是對徐向前的頌揚,這句話是“看門老人”這個故事的關鍵句,表現徐向前元帥生活儉樸,平易近人,不搞特殊化的品質。這是徐向前元帥“樸實無華”本色的第二方面。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徐帥常常告誡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媽去‘鋪路’。”

  這兩句話是講徐向前元帥教育子女如何做人。這是一個科學的教育方法。徐帥反對為子女“鋪路”的做法,他主張“路是自己走出來”,即靠自己的才智和辛勤努力,開創自己的事業。這兩句是并列關系,先肯定,再否定,否定是為強化肯定。這兩句話是“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這個故事的關鍵句,表現徐向前嚴格要求子女不搞特殊化,不僅自身“樸實無華”,也要求子女不搞特殊化,讓“樸實無華”的好品質代代相傳。這是徐向前元帥“樸實無華”本色的第三方面。

  寫作特點

  1、文風樸實無華。

  文章是用樸實無華的風格寫“樸實無華”的徐向前元帥的。本文思路樸實。一開頭就開門見山直點主題,接下去寫3個小故事印證主題,使人信服,敬服。其次,語言樸實。全文平白如話,很像一個普通百姓在娓娓講述心目中崇敬的`老元帥。無華詞,無贅句,也不夸張、形容,很少修飾。因此,讀者讀起文章來毫不費解。

  2、構思有創意。

  文章雖平白易懂,但也不失藝術化的記敘。比如,文題用的是一個老詞去表現當代英雄,這是藝術的“老詞新用”。結構新穎,簡短開場白后,并列寫3個小故事,成為開場白觀點的例證,大有“君若不信,有事為證”之意。3個小故事,都擬了小標題,標題短小精悍,都是故事內容的濃縮,第3個小故事還以主人公的名言為標題,更為醒目、深刻。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徐向前元帥儉樸、自律、甘為人民公仆的優秀品質。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要敘述課文中這幾個小故事。

  3、認識3個生字,會寫本課的12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中三個小標題的含義,理解本課是怎樣通過三個具體事例來突出本文中心的。

  2、從徐向前元帥的言行中體會其高尚品質。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2課時。

  1、讀書指導。

  (1)板書課題,明確題意。

  ①板書課題。

  ②齊讀課題后,引導學生們說說在字面上是怎樣理解這個題目的意思。可以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對文中的人物做必要的介紹,然后讓學生真正弄清“布衣元帥”的含義,從題目的分析加深對課文中心的理解。

  (2)初讀正音,讀通課文。

  ①學生自由讀課文,可以大聲朗讀,也可以小聲讀,還可以默讀。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②指名讀課文,再次正音。

  (3)提出質疑,討論交流。

  ①質疑:指導學生帶著疑問再讀課文,可以讓學生在讀文前考慮一下這篇課文在記敘的形式上與我們平時所學的課文有什么不同?(主要讓學生談出本課是在本文的大標題下又立三個小標題,講述了三件事情來說明一個中心的結構)或者讓學生們帶著疑問初讀課文,用多種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畫出疑難的句子。可以通過小組內討論解決,也可以提出來大家解答。

  ②合作交流: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

  A.文中的三件事,每件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概括地說一說。

  B.為什么把徐向前元帥稱為布衣元帥,課文中的哪件事給你的印象最深。進而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中心。

  C.課文用了三個小標題寫了三件事,要讓學生仔細體會三個小標題各有什么含義,體現了徐元帥的什么品質。

  以上三個問題是本課的重點,要給四人學習小組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討論研究;然后每個小組找代表同學來回答問題,在全班交流。

  (4)指導朗讀。

  對于心理活動的描寫和人物的對話,要加強朗讀的指導。如“一塊地毯”這個故事中,秘書前后的心理變化描寫,先是“心想:一個元帥家里鋪塊地毯,誰也不會說過分”;然后又寫了“秘書很不情愿。他想:一個高級干部招待所,也不缺這塊地毯呀!”最后寫“秘書感動得說不出話,當天就把地毯送到了三座門招待所。”在朗讀訓練中要抓住秘書感情的變化。同時對徐向前與秘書的對話,也應該加強朗讀指導。又如在“看門老人”這個故事中,則應抓住新娘前后不同的想法與感受進行朗讀指導。在“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這段中重點抓住人物的對話進行朗讀指導。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發揮示范作用,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評價。在評價時,既要鼓勵學生指出優點,又要提出不足,在師生共同評價中,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2、積累內化。

  ⑴自選詞語,由學生獨立完成。

  ⑵完成文后練習。

  ⑶搜集、積累體現老一輩革命家艱苦樸素精神的資料,全班交流。

  3、認字寫字。

  (1)認讀生字。

  ①再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含有生字的詞語或句子,畫出來多讀幾遍,鞏固識字。

  ②可以讓學生們討論后讓學生自由舉手,喜歡教哪個字就教哪個字。

  ③“開火車”認讀生字。

  (2)學寫生字。

  本課中的“帥、徐、婚、漆、祥”等字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祥”的偏旁是“礻”不是“衤”。

  在書寫“剝”這個字時要注意左寬右窄,并且這個字的左半部不要寫成“錄”而是“錄”的變形。

  寫“革”這個字時不要將上半部寫成“艸”。

  4、練習。

  收集徐向前元帥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五年級語文下冊《黃道婆》教案優秀6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解文章主要內容,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3、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二、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解文章主要內容,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1、導學生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2、解文章主要內容,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

  五、教學過程:

  (一)預習準備

  出示演示文稿(預習題):

  1、你認為黃道婆是怎樣的一個人,舉例說明。

  2、全文寫了黃道婆的幾件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由讀書,把詞語讀正確,句子讀通順。

  2、檢查詞語

  (1)聽寫

  虐待漂泊思念傳授歌謠研究創造推動認真贏得

  (2)訂正

  3、演示文稿:默讀課文,從聽寫的詞語中選擇幾個詞語,說說文章講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結構,學習概括主要內容

  1、讀課文,試著給文章分段,并說說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連起來讀讀,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3、出示文稿

  黃道婆是中國歷的“棉神”。黃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壓迫而流落崖州,并向當地的黎族人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黃道婆向父老鄉親們傳授植棉技術和改革紡織生產工具。黃道婆去世后,人們對她的功績的追念。

  (1)讀讀這段話,有沒有問題,想想怎樣修改,就簡練通順了。

  (2)學生分組討論修改主要內容。

  出示演示文稿(修改后的主要內容):

  黃道婆是中國歷的“棉神”。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壓迫而流落崖州,并向當地的黎族人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隨后她回到家鄉,向父老鄉親們傳授植棉技術和改革紡織生產工具。黃道婆去世后,人們很懷念她的功績。

  (3)誰能總結出連接段意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重復的刪去,啰嗦的地方要用詞語概括。缺少連接詞的地方加連接詞。)

  4、課文主要寫誰?她做了什么事情?

  (黃道婆在崖州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并回鄉教給家鄉的人民。)

  5、論一下,學會了幾種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6、論結果

  (1)連段意,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歸納主要內容。

  (四)交流有關黃道婆的資料

  出示演示文稿:

  黃道婆(約1254—?)又名黃婆。我國元代的棉紡織技術家。松江烏泥涇鎮(今上海縣華涇鎮)人。出身貧苦,小時為童養媳,不堪虐待,逃離家鄉后流落到崖州(今海南省的三亞市),向黎族人民學得紡織技術。1295—1296年間,她返回家鄉,著手改革紡織生產工具,創造了軋花車、彈花弓、紡車,改革了織機,提高了生產效率。她熱心地把紡織技術傳授給鄉人,促使松江一帶棉紡織業繁榮發展,對當時植棉和紡織業起了推動作用。至今她的家鄉仍建有黃母祠。北京的國家博物館里還陳列著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五)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2、了解我國歷的巾幗英杰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于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了解我國歷的巾幗英杰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于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民謠……”

  1、聽了這段民謠,你知道了什么?

  (黃婆婆能幫人織布,她是個織布能手。)

  2、還想了解什么?

  (黃婆婆為什么要叫這兒的人織布。兩只哨子,兩匹布是什么意思?黃道婆她自己織布的水平有多高……)

  (二)初讀課文,試著解疑

  1、自由讀書,試著從文中找到答案。

  2、初讀課文后,你可以回答哪些問題?

  生:她教的是自己的家鄉人。

  生:她是在崖州學會了織布,并且生活得很好。

  生:她從小受公婆、丈夫的虐待所以……

  (三)深入質疑,探究學習

  1、黃道婆好不容易從家鄉逃了出來,學習手藝,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鄉,文章讀到這兒,你有什么新的疑問?

  (為什么她要放棄衣食無憂的生活回到那個讓她受苦的地方?)

  2、讀讀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

  3、學生讀句子

  出示演示文稿: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常常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于,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1)從這句話中你們讀懂了什么?批注在自己書的邊上。

  (2)指名有感情地讀。

  (3)出示演示文稿: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常常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于,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于,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對比讀讀這兩句話有什么新的感受。

  (特別思念家鄉)

  (4)是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想念。

  在中秋佳節的時候,她想念。

  (5)從中你覺得黃道婆是怎樣的一個人。(愛家鄉)

  4、從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黃道婆愛家鄉?

  5、認為黃道婆是怎樣的人?

  生:聰明,改進了紡紗的工具

  生:手藝高超,教大家織物上繪畫。

  生:為家鄉做了很大的貢獻。

  生:杰出的人才

  6、料補充

  (1)找有關黃道婆推動家鄉變化的內容

  (2)出示演示文稿:

  各種各樣布的圖

  松江布的圖

  (3)看到這一切,如果作為黃道婆的家鄉人,你現在想對這位老婆婆說些什么?

  (四)自主歸納

  1、出示演示文稿:

  黃道婆對家鄉的愛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2、學生填寫手中的小練習。

  (五)讀寫結合

  1、出示演示文稿:

  我對集體的愛表現在:

  2、學生討論發言

  五、教學結束:

  布置作業

  把黃道婆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五年級語文下冊《黃道婆》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黃道婆》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4-26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黃道婆04-01

五年級下冊語文《黃道婆》說課稿08-07

五年級下冊語文《黃道婆》教學設計04-05

語文版五年級語文下冊《黃道婆》課文12-17

S版五年級下冊《黃道婆》教案08-06

《黃道婆》教學反思(五年級下冊)?08-07

五年級下冊《黃道婆》同步練習08-07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優秀01-0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少妇欧洲少妇AV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 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 |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