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簡析
《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作者回憶外祖父在世時的幾件與梅花有關的往事,為我們勾勒出了一位摯戀祖國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與老人交相輝映,融于一體,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設計理念
朗讀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只有善于引導、設計,給學生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生才能真正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發展。教學中教師牢固樹立“課堂是學生的”、“重朗讀”、“重感悟”、“重情感”、“重創新”這一課程新理念,緊抓外祖父三次流淚由淺入深的引導,調動學生感悟外祖父的思鄉之切愛國之情,啟發學生領悟外祖父將愛國的情懷寄托在梅花身上,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一如梅花,堅貞不移,雖身在異國他鄉,不變的是中國心。使學生受到濃郁的愛國情感熏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生字詞。
(2)了解課文圍繞梅花講了哪幾件事。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課文,解決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2)學會旁批旁注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讀懂課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義。
(2)體會外祖父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讀懂課文,理解梅花的高潔品格,理解“魂”的含義。
2、了解課文圍繞梅花講了哪幾件事,體會外祖父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導語:
同學們,作者故鄉的梅花又開了,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的梅花,總讓作者想起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回憶起外祖父生前的幾件事來,你們還記得哪幾件事嗎?這幾件事體現了外祖父怎樣的情感?
2、學生(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回答。
3、過渡:
讓時光倒流,讓我們一起回顧往昔,追憶外祖父往日的情懷。你瞧,那梨花木大交椅上,外祖父正在教我們——
4、生齊答:唐詩宋詞。
二、品讀課文,感悟情感
(一)學習“教我詩詞”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板書:教我詩詞)
2、質疑:唐詩宋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外祖父所教詩詞有那些?讀一讀。
3、賞詩悟情
師:讓我們再來細讀三首詩,從中你明白了什么?(在旁邊寫下讀明白的內容)(老師重聲強調紅顏色字)(課件出示詩)
生:讀、說。
、侏氃诋愢l為異客,每逢佳節倍 思親
、诖翰菝髂昃G,王孫歸不歸
、圩栽陲w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4、每當讀到這類句子,外祖父總會淚珠紛紛(板書:淚珠紛紛),你們知道原因嗎?
5、小結:是呀,詩句里不絕的鄉思,無邊的愁緒,勾起外祖父滿腔的鄉愁,怎能不潸然淚下呢?
6、過渡:課文中三次寫到外祖父的眼淚,另外兩次是什么時候,在什么情況下落淚的呢?
(二)自主學習“不能回國,痛苦失聲”、“隨我登船,贈我梅絹”
1、自讀課文“4-11”和“14-15”自然段,并思考過渡語中的問題。
2、生讀、說。(板書:不能回國,痛苦失聲 隨我登船,贈我梅絹)
3、師小結:外祖父三次落淚,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國返鄉的強烈感情。所謂葉落歸根,年紀越大情感越濃,從眼淚中我們感受到,不能回國,已成為外祖父心中的刻骨銘心的痛。
4、過渡:于是,外祖父在異國他鄉將濃濃的思鄉情,愛國心寄托在梅花上,愛梅花超過了一切,我們從哪件事上可以看出,外祖父分外愛梅。(學生回答,老師板書:斥我污梅,刮抹梅污)
(三)學習“斥我污梅,刮抹梅污”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這一段重點對外公語言和動作進行描寫,請同學們找、劃出來,從中你明白了什么?(在旁邊寫下讀明白的內容)
3、小結:外祖父愛惜墨梅圖,并不是墨梅圖價值連城,而是在外祖父眼里這不僅是一枝畫梅,更是祖國的象征。每當思念祖國時,這墨梅能慰藉外祖父的心。
4、過渡:這幅外祖父最珍貴的畫,卻在作者離別的前一個早上,外祖父送給了我,讓我們默讀課文第12、13自然段。
(四)贊梅花,學梅花精神
1、默讀課文第12、13自然段,思考:外祖父為什么送我墨梅圖?
2、齊讀“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3、想想這段話說了幾層意思,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小結:“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是這樣教育我的,他也是這樣做的。他漂泊海外,卻沒有改變中國人的本性,依然那么熱愛祖國,他就是一個有著梅花精神的中國人,他身上有著梅花魂。(板書:思鄉 愛國)梅花魂是中華民族的魂,也是每一個有氣節的中國人的魂。(課件展示有氣節的中國人的事例、圖片)愿大家都做像梅花一樣頂天立地,不低頭折節的中國人。(板書:頂天立地 不低頭折節)
(五)深情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1、師:歲月如歌,多少年過去了,歲月帶走了這個漂泊異國的老人,也使當年的小女孩長大了,長大了的女孩,讀懂了老人的心了嗎?讓我們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讀懂了,可老人早已不在了。(傷感)請同學們再讀這一段。
生:傷感地深情地朗讀。
師:終于讀懂了,那是眷戀祖國的心,可這是多么讓人心痛的情懷呀!(激動)請同學們再讀這一段。
生:激動地深情地朗讀。
三、拓展,情感升華
1、配樂感情朗誦《我的中國心》。
師:作者深情的回憶,讓我們讀懂了老人的心,有一首歌最能表明老人的心聲,請聽《我的中國心》。
2、全班齊唱《我的中國心》。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課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
五、板書設計
教我詩詞,淚珠紛紛
斥我污梅,刮抹梅污
6 梅花魂 不能回國,痛苦失聲 思鄉
頂天立地 送我梅圖,教我學梅 愛國
不低頭折節 隨我登船,贈我梅絹
教學反思
一、課前,我被美麗的赤子魂而感動。
梅花,中國的花。她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來,人們把她作為理想的寄托。南宋詩人謝枋得有名句“天地寂廖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指的就是對一種偉大品格的追求。千古以來,我國有松、竹、梅、蘭“四君子”,松、竹、梅“歲寒三友”之稱。我早就被她們高風亮節所折服。于是懷揣敬仰翻開《梅花魂》一課小聲朗讀時,我又一次被梅花魂——美麗的赤子魂而感動。再一次帶著哽咽的聲音讀完全文時,老人含淚教孫女讀字字寫滿鄉思、鄉愁的詩句,在孩子面前卻哭得像個孩子以及淚眼婆娑地送孫女登船的情景久久地縈繞在我的心頭。老人那顆赤誠的中國心深深地烙在我身。
這樣的情感,久久地讓我無法平靜。于是我決定把這種感動傳承到學生們身上,讓他們也一起來解讀這位華僑老人的心。
二、課中,從三次流淚入手,感悟真情。
《梅花魂》是一篇文質很美,篇幅較長的文章。文中值得推敲、感人的地方很多。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入情入境,在心中流下深深的印記,我選擇了從外祖父的三次流淚入手,反復誦讀,反復叩問,反復感悟,刪繁就簡,簡簡單單,真真切切教語文。老人含淚教孫女讀字字寫滿鄉思、鄉愁的詩句,在孩子面前卻哭得像個孩子以及淚眼婆娑地送孫女登船三個片段有很強的感染力、震撼力。只要充分感悟,外祖父渴望回國返鄉的強烈感情足以撼動人心,在學生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而這種情感正是想回國卻又回不了國的外祖父將感情寄托梅花所在,也是外祖父愛梅的原因。這樣全文教學就可以分成兩塊進行:既一是從外祖父的三次流淚入手感悟外祖父思鄉愛國真情,二是學習外祖父愛梅的原因,贊頌梅花的高尚品質教育孫女學習梅花精神,解讀梅花魂——美麗的赤子魂——中華魂。這樣教學過程,語言層層叩問,情感步步推進,學生心中的精神豐碑自然高聳。課堂上學生暢所欲言,神思飛揚,這不正是新課改呼喚的生命課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