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
1、聽寫本課的新詞。
2、同桌互相檢查正誤并互相修改。
二、角色扮演(導演選演員)
1、每小組挑選一位同學來扮演比薩斜塔下的記者。
2、記者分兩派:
左派記者,支持伽利略;右派記者,支持亞里士多德。
3、左派記者尋找支持伽利略的圍觀群眾;右派記者尋找支持亞里士多德的圍觀群眾。
三、為演員設計臺詞
記者和圍觀群眾設計本隊的臺詞,必須每人一句,主要記者,主要群眾臺詞各有三句。
1、如:支持亞里士多德的記者和群眾臺詞: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哲學家、科學家,是亞歷山大大帝的教師。馬克思、思格斯稱他為古希臘哲學中“最博學的人”。他將科學分為理論的科學、實踐的科學、創造的科學,他在生物學、生理學、醫學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
2、如:支持伽利略的記者和群眾為自己設計的臺詞:
⑴ 伽利略發明了“液體靜力天平”引起學術界的注意,當時年僅25歲。
⑵ 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數為33倍的天文望遠鏡。
⑶ 月球表面是不規則的凹凸起伏并非光滑。
⑷ 出版《星際使者》、《關于太陽黑子的通信》。
⑸ 伽利略被判處終身監禁,監外執行。他又完成一部巨著《關于力學和位置運動的兩種新科學的對話和數學證明》。
⑹ 伽利略的斜塔實驗動搖了亞里士多德在物理學中長期占統治地位的同意斷。觸怒了地薩大學中的一些人,他被趕出了比薩大學。
⑺ 伽利略在念書時就提出老師難以解答的問題,被同學們稱為“辯論家”伽利略通過嚴密的思考發現了疑點,說明他善于思考。
四、教師主持召開記者招待會,讓兩方記者對辯
教師適當點撥引導學生理解“信奉”二字雙方記者總結發言:
左派記者:亞里士多德在人們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話不容置疑,他對人類所做出的貢獻是永遠不會被顛覆的。
右派記者:面對人們的懷疑,嘲笑與譏諷,伽利略沒有退縮,仍然堅持公開試驗,他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現得十分勇敢。
老師適時提問,請雙方記者回答。
10+1>10
自相矛盾
10+1<10
五、全班總結全文,談體會,議寫法
1、學了本文后,你最想說的話是什么?
⑴ 我們尊敬知識淵博的人,但不盲從。
⑵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會有出錯的地方。
⑶ 盲目迷信,崇拜任何人都是不科學和行為。
2、剛才記者會上,同學們的語言表情動作都演的很好,同學們互相評一評誰的動作語言表演的最符合人物身份。并體會一下對方記者的心理是怎么想的,同桌互議,小組共同討論,找一個代表上來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