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第2課時教案

時間:2024-07-08 09:20:25 詩琳 四年級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第2課時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第2課時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第2課時教案(精選11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第2課時教案 1

  教材簡析

  《游山西村》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豐收之年,農村歡悅一片的氣象和鄉村的風光習俗,展現了一幅田園生活的美好圖畫。贊揚了農民的淳樸、好客的品性,表現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體會詩人的心境。

  2、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奏和音韻美。

  3、理解關鍵詞的意思,反復誦讀。

  4、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奏和音韻美

  教學重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體會詩人的心境。

  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奏和音韻美。

  教師準備(包括媒體):準備教學掛圖,讓學生課上易于觀察,讀懂詩中蘊含的道理。

  學生準備:做好預習:

  預習生字 朗讀課文 回答問題 提出質疑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采用“古詩接龍”的方式,復習以前學過的描寫景色的詩。

  二、學習《題西林壁》

  1、詩人的觀察地點和觀察角度有哪些變化?你認為詩人所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可先讓學生找出“橫”“側”“遠”“近”“高”“低”這幾個表示地點轉換的字,然后再想象景色的'變化。

  2、你認為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

  3、結合學過的《畫楊桃》一文或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包含了什么道理?小組交流匯報。

  三、變換角色、交流認識

  1、扮演蘇軾,可問其他同學“讀了這首詩有什么感受?”

  2、做一次采訪者,可問蘇軾“為什么寫這首詩?”

  【學法指導】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同學和身邊的事物呢?結合生活實際回答。

  四、學習《游山西村》

  1、陸游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表達了什么?

  看到“山重水復,柳暗花明”,感受到農人純樸、田家盛情,表達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2、你是通過那個字感受到農人田家的盛情的?由此你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五、用優美的語言具體描繪想象到的情景

  1、美酒加盛情讓人沉醉;山巒重重,水道彎彎,柳蔭深深,鮮花簇簇讓人迷戀;前行的路就在這美景之中。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陸游眼中的景色。

  2、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舉例子說一說。

  作業布置

  必做【同步達標】:

  選做【創造實踐】:

  自己出一期手抄報。主題是:走進詩歌。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第2課時教案 2

  【活動目標】

  1、通過朗誦詩歌,初步領略問答歌的結構特點和語言風格。

  2、要求幼兒較有節奏地朗誦詩歌,讀出問句的語調。

  3、鞏固有關的知識。

  【活動準備】

  1、節奏卡片。

  2、蜜蜂、蝴蝶、蜻蜓、螢火蟲的圖片。

  3、課件:蜜蜂、蝴蝶、蜻蜓、螢火蟲的本領和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1、游戲《小蜂窩》。問:是誰飛走了?答:蜜蜂。瞧!蜜蜂又飛來了。

  2、出示節奏卡片,引導幼兒按節奏拍手。出示四種飛蟲的圖片,引導幼兒按語言節奏說出:xx飛來了,歡迎xx的句子。

  3、創設情景,理解詩歌內容。請小朋友說說都有誰?它們都有什么樣的本領和特點。通過幼兒討論,教師總結四這種昆蟲的本領。讓我們一塊來看看我們說的對不對。引導幼兒觀看課件。

  4、游戲《看誰飛的快》,按照飛蟲不同的.特點飛到相應的圖片旁。

  5、學習詩歌,教師結合圖片提問,幼兒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問。教師示范讀,教師注意讀出疑問句的語調。

  6、分段欣賞,指導幼兒讀出疑問句的語調。

  7、將幼兒分為兩大組,一組讀問句,一組讀答句。

  8、創編:結合以上學習的形式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兒歌《什么圓圓》。

  什么圓圓紅彤彤?太陽圓圓紅彤彤。

  什么圓圓響咚咚?小鼓圓圓響咚咚。

  什么圓圓蹦蹦跳?皮球圓圓蹦蹦跳。

  什么圓圓空中飄?氣球圓圓飄空中。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第2課時教案 3

  活動目標

  1.欣賞古詩《游子吟》,并能隨音樂誦讀表演。

  2.感受古詩中所表達的母子情意,懂得感恩父母。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游子吟》、錄音磁帶配樂古詩《游子吟》,視頻韻律操《游子吟》。

  活動過程

  一、聽古詩《游子吟》

  1.教師:小朋友,爸爸媽媽愛你們嗎?(愛!)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詩人的媽媽也很愛這位詩人,有一次這位詩人就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做官了,聽聽看他媽媽是怎樣做的?

  2. 教師播發錄音磁帶配樂古詩《游子吟》,連續播發兩遍。

  幼兒一邊聽教師播放古詩《游子吟》,一邊翻閱幼兒用書《游子吟》。

  3. 討論。

  教師:這首詩好聽嗎?書上的這幅畫已表達出了這首詩的意思,請你們想一想,這首詩說的是什么意思呢?(幼兒講自己看到的圖畫)

  二、欣賞古詩《游子吟》

  1. 教師給幼兒解釋欣賞古詩《游子吟》的意思。

  2. 讓幼兒再聽一遍古詩《游子吟》的錄音。

  3. 請個別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古詩《游子吟》。

  4. 請幼兒說一說父母做的一些關愛自己的事情。

  5.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愛父母,引導幼兒懂得感恩。

  三、演一演

  1. 教師播發事前準備好的視頻韻律操《游子吟》,和幼兒一起學唱表演,教師指導。

  2. 請部分學得好的幼兒嘗試上臺表演。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第2課時教案 4

  活動目標:

  1、增進幼兒對中國古代詩歌的熱愛,初步學習朗誦古詩《一去二三里》,理解古詩的意境,體驗數字詩的趣味。

  2、用拍手、敲擊節拍等多種游戲方式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活動準備:

  1、1——10的數字卡。

  2、掛圖:一去二三里

  3、可敲擊出柔和聲音的筷子、積木。

  活動過程:

  1、教師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愿望。

  (1)師出示1——10的數字卡片,引導幼兒認讀。

  (2)提問:你們聽說過用數字做的詩嗎?

  2、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古詩。

  (1)教師用緩慢的語速朗誦古詩一遍。

  提問:你聽到詩歌中有哪些數字?猜猜這樣的詩叫什么詩?

  (2)師出示掛圖,再次有感情的朗誦古詩。

  3、借助掛圖,幫助幼兒理解古詩的意境。

  (1)古詩中有什么景物?

  (2)借助掛圖,幫助幼兒理解古詩的內容。

  (3)引發思考并回答:你對這首詩有什么感覺?

  4、教師引領幼兒學習朗誦古詩。

  你覺得哪一句最美?幼兒回答后,跟念古詩兩三遍。

  5、教師用多種游戲方式幫助幼兒朗誦古詩,體會古詩的韻律美。

  (1)幼兒跟著教師打節拍念古詩。

  (2)師念前半句,幼兒接后半句。

  (3)教師念一句,幼兒接著念一句。

  (4)幼兒用筷子或積木敲擊節拍,邊念邊為古詩伴奏。

  6、活動延伸:

  出示古詩字譜,引出下次活動的內容(認識古詩中的數字)。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第2課時教案 5

  【活動目標】

  1、學習古詩《蜂》,理解詩的意思。

  2、想象詩的意境,體會詩中所表達的蜜蜂把辛苦歸自己,甜蜜送別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蜂》的課件、兩只蜜蜂教具、漢字蜂、四幅圖。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古詩。

  古詩接龍游戲。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過渡語:小朋友講得太棒了!嗡嗡嗡,誰也被我們吸引來了?(出示兩只蜜蜂)

  2、玩兩只小蜜蜂的游戲。

  三、看圖講述,理解圖意。

  1、欣賞一組圖: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能會發生什么事?

  觀看課件:蜜蜂采蜜的圖片,觀察蜜蜂是靠什么來采蜜的.?

  分角色表演蜜蜂采蜜。

  2、蜜蜂這么辛苦是為了誰呢?

  教育幼兒要保護小蜜蜂,不能傷害它。

  3、看圖連貫講述圖意。

  四、學習古詩《蜂》

  1、過渡語:其實這四幅畫里還藏了一首古詩,有個詩人名字叫羅隱也非常喜歡小蜜蜂,看了小蜜蜂辛辛苦苦采花釀蜜,就寫下了一首詩來贊揚小蜜蜂,題目就叫《蜂》。

  2、看課件欣賞古詩兩遍。

  3、看圖分析古詩,了解古詩內容。

  4、注意語氣,完整學說古詩。

  5、配上身體動作學說古詩。

  4、結束:今天我們學了一首羅隱的古詩《蜂》,也了解了小蜜蜂是怎樣采蜜的,那我們小朋友喜歡小蜜蜂嗎?為什么?

  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小蜜蜂,仔細觀察一下它是怎樣采蜜的,好嗎?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第2課時教案 6

  一、要求:

  1、通過朗讀,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2、會認會寫本課的生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養成學生背誦古詩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正確理解詩意,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2、通過朗讀古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相關圖片,查找有關詩人的資料和作品,詞典字典。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文題目。

  我們學習了《找春天》,通過朗讀我們發現了春天的特點。今天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大家對春天有什么新的'發現。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草》這首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不懂的詞語,自讀自語

  2、小組合作朗讀,提出不懂的詞互相討論,

  (三)細讀理解詩意。

  通過學習我們對詩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來學習。

  離離:指草長的非常茂盛。

  歲:年

  燒不盡:燒不完

  你喜歡小草嗎?喜歡它什么?

  小草那種頑強的生命力。

  小結:是啊!小草雖然狠渺小,但它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即使是無情的大火也不能將它燒盡,只要春天溫暖的風一吹,小草又會蓬勃生長。

  (四)總結

  這首古詩使我們加深了對春天的認識,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讓我們熱愛大自然吧!

  (五)作業

  填空;

  離離—()一歲—()野火—()春風—()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第2課時教案 7

  教學目標

  理解古詩內容。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和古詩內容相符的圖片

  Flash動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唐朝有一位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寫下了許多非常好的詩歌,被人稱為“詩仙”,小朋友們猜一猜,他是誰啊?(李白)

  二、創設情境

  1、“勞勞亭”是一座亭子的名字,這座小亭子建在了大路、河流的.旁邊,當有人坐車或坐船遠行的時候,送行的人站在這座亭子里,和他們告別,非常的方便。

  2、有一天,大詩人李白,去別的地方游玩的時候,路過了勞勞亭,雖然他不是來這里送別人遠行的,但是,他站在亭子里,還是覺得很難過,于是,他就寫了一首詩,名字叫《勞勞亭》。

  小朋友,你們想聽聽嗎?(想)

  三、學習古詩

  1、聽“flash動畫范讀”

  2、結合圖片,朗讀古詩。

  告訴幼兒,“勞勞”是非常傷心、難過的意思。

  3、逐句教幼兒朗讀。

  讀出古詩的韻味、注意朗讀時的語氣,體會詩人寫詩時的情感。

  4、小朋友齊讀古詩。

  5、分組讀古詩,讀的好的給予鼓勵。

  教學延伸

  想一想,我們還學過哪些李白寫的詩?

  教學反思

  幼兒雖然理解了古詩的含義,但是在朗讀和背誦時體現不出來。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第2課時教案 8

  活動目標:

  1、在掌握古詩《詠鵝》的基礎上,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與濃濃詩意。

  2、用動作、繪畫等形式表現歌曲的意境。

  3、體驗文學、動作、色彩等藝術美帶來的愉快心情。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通過教師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1、已會念古詩《詠鵝》,初步了解作企意。

  2、人手一盒彩筆,白紙一張。

  活動過程:

  1、在《楊柳青》樂曲聲中進教室。

  2、復習歌曲《小蝌蚪》。

  (1)唱出歌曲中的三拍子、兩拍子節奏。

  (2)進行歌表演。

  3、欣賞歌曲《詠鵝》。

  (1)集體念古詩《泳鵝》。

  (2)傾聽欣賞歌曲。

  (3)討論歌曲特點:歌曲中有的地方很連貫,有的地方很斷頓,就像看到:鵝伸著脖子向天嘎嘎地叫,像唱歌一樣。<.>雪白的身體浮在碧綠的水面上,鮮紅的腳掌在清清的水里劃著,泛起陣陣波浪。

  (4)重復傾聽。進一步感受其優美旋律。

  (5)邊聽歌曲,邊做即興動作。

  在歌曲錄音的復播放中,幼兒即興畫出歌曲的內容,并在畫完后,邊看自己的作品邊跟隨歌曲輕聲哼唱,表達活動帶來的愉悅。

  在活動的開始我放《詠鵝》的歌曲視頻,讓幼兒觀察、欣賞的方式,感知畫面的內容,并根據古詩內容進行提問,讓幼兒對古詩內容有一定的了解。

  在活動的最后環節,可以讓幼兒欣賞歌曲《詠鵝》。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第2課時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古詩配畫特點,并運用恰當的形式為古詩配畫。

  2、通過欣賞古詩配畫作品,培養學生對古詩配畫作品的審美能力,提升其藝術修養。

  教學重點:

  了解詩配畫這種藝術形式,并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提高審美情感。了解詩配畫的特點,激發美感。

  教學難點:

  如何用學過的'技法去表現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課件、古詩、繪畫工具及材料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的古詩精彩絕倫,每一首古詩都是一幅漂亮的畫,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詩配畫《絕句》(板書課題)

  二、初步感受

  誰來美美地讀一讀,我們一起來讀,老師教大家一個讀好它的方法,一邊讀一邊在自己的腦海里放電影,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老師和同學一起有感情地朗誦)

  誰來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那些景物?

  三、學生創作

  下面請同學們把這首詩配上畫,趕快動手吧!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評價

  1、學生將作品貼到黑板上的《詩情畫意作品展》中。

  2、老師設立了幾個獎項:最佳創意獎,最佳色彩獎,最佳構圖獎……大家來做小評委,看看應該評給誰。

  五、總結

  同學們課后可以嘗試用今天學到的方法為自己喜歡的文章、歌詞配畫。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第2課時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理解詩句重點詞語,了解詩歌主要意思。

  3、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詩歌主要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一、配樂背詩,導入新詩。

  1、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同學們現在已經學會了不少古詩,誰來背一背?

  2、這節課,我們一起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江雪》。生讀題,解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詩味。

  1、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讀古詩,把古詩讀正確、流利,讀準字音。反饋,師生評價,指導讀準字音。

  2、指導讀出詩的韻味(注意節奏、語速)聽錄音指名讀、齊讀

  三、再讀古詩:合作交流、讀懂詩意

  1、再讀古詩,畫出不懂的詞語,標上問號,小組討論,再說說詩句的意思。學生合作,教師巡回指導。

  2、全班交流。

  四、三讀古詩:想象畫面,感悟詩境

  1、古人說“詩中有畫”,在這首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用你的語言描述出來。生寫在書上,寫后交流。

  2、現在請你靜下心來,再細細地讀一讀,從這首詩中,這幅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書

  3、讀出自己的感受。

  五、四讀古詩:聯系詩人、體會詩情

  1、面對這樣的畫面,你難道沒有什么疑問嗎?學生質疑

  2、課件出示:柳宗元資料,你體會到什么?板書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六、拓展閱讀:張志和《漁歌子》

  七、布置課外閱讀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第2課時教案 11

  活動目標

  1、能理解圖片的內容,學會念古詩:靜夜詩。

  2、體驗詩中離開家鄉的人的思鄉之情。

  3、鼓勵幼兒大膽地念古詩,培養他們專心學習的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靜夜思》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小朋友看一看,圖片中的詩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幫助幼兒初步體驗古詩的意境。教師:這是一個離開家鄉的人,當天黑下來的時候,他就特別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親人。

  二、展開

  1、教師朗誦古詩,講解古詩含義。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從窗戶外照進來。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銀白,以為是一層白白的霜。舉頭望明月:抬頭仰望天空,一輪又圓又亮的明月高高懸掛著。低頭思故鄉: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了心中懷念的故鄉!

  2、理解字詞。疑:懷疑,誤認為的'意思。舉頭:抬起頭,舉是抬的意思。思:思念,想念。

  3、幼兒學習古詩,教師指導。

  4、利用多種形式反復練習誦讀。

  5、為古詩創編動作,幫助幼兒進一步的掌握。教師:誰能給古詩編上動作呢?我們加上動作來念古詩。

  三、結束“我是小詩人”誦讀比賽,鼓勵幼兒積極上臺表現。教師講評,為幼兒頒發獎品。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這個活動我主要還是讓幼兒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讀書古詩、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明顯增強。這個活動不僅增強了幼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幼兒的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思念家鄉的情感態度得到了升華。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第2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在牛肚子里旅行第2課時》語文教案06-06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總也不倒的老屋第2課時》語文教案06-08

四年級上冊《古詩》語文教案12-16

湘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2單元試題及答案09-19

一年級語文第2課時《演一棵大樹》教案(通用10篇)09-27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古詩三首》第一課時語文教案06-01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6單元教案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案12-27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教學設計02-21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第27課京劇語文07-08

四年級語文上冊《頤和園》第一課時教案08-2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又色又爽又高潮的视频日本 | 亚洲欧美h视频网站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欧美国产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