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向衛星求救》,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師板書課題。 二、讀中品味、深入探究。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一邊默讀、一邊想:“你對文中哪部分內容感受最深?為什么?”從文中勾畫出有關的重點詞句,并把你的感受在書旁寫下批注。 2.引導學生小組交流讀后的感受、體會。 3.全班交流,暢談感受。教師要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文本中具體的語言文字來談感受、談體會,并通過感情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要邊讀、邊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讀出情感來。 (1)師:看大家剛才讀書的樣子,老師真高興。因為你們讀書時非常專注,而且大部分同學做到了“不動筆墨不讀書”,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了批注。這就是最好的讀書方法:邊讀邊思,邊思邊寫。 (2)暢談感受。 預設: 為什么向衛星求救?最后結果怎樣? 生:西姆的兒子駕駛私人飛機,在加拿大西部山區上空飛行時失蹤了。 生:父親為尋找兒子,租了一架小型飛機,去尋找兒子。 生:父親在尋找兒子時,因為山巒起伏,森林茂密,氣流變化劇烈,西姆駕駛的飛機也在群山峽谷中失事了。 生:加拿大航空救險隊在接到西姆架機失事的報告后,搜尋一個多小時,沒有發現任何蹤跡。 教師:為什么搜尋工作這么不順利? 學生:從綿延廣闊這個詞,我們可以想象出地域很廣,要尋找一個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學生:從山勢險峻這個詞,我知道了這樣的山勢,飛機不容易著落,尋找很困難。 學生:從叢林密布這個詞,我想象到了滿山的樹木密密蔥蔥遮住了整個大地,也遮擋了人的視線,給尋找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出示加拿大西部山區視頻。 教師: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搜索的仔細嗎?從哪看出來? 學生可圍繞“從東南到西北”、“繞圈飛行”、“一個多小時”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在這樣的環境地勢中尋找人,有危險嗎?(有)那西姆為什么還要這么做? 學生:他擔心自己的兒子。 學生:他愛自己的兒子,害怕兒子出事。 …… 教師:父愛真的很偉大,太擔心自己的兒子了。帶著這種感情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師:結果怎樣? 學生:沒有發現任何蹤跡? 教師:聽到這個消息,你心情怎樣? 學生:很擔心。 學生:很緊張。 …… 帶著這種感情在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師:這時決定向衛星求救。出示衛星圖片 學生暢談自己對衛星的了解。 那衛星真的能救人嗎?請你結合資料,文章內容自由評價一下衛星。 學生可以結合文章中的“果然”、“迅速”、“很快”、“衛星運行軌跡以西1900千米的斯蒂金山去”體會衛星的神奇。 在衛星救人的過程中,你的心情怎樣?學生自由談,教師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感情自由閱讀課文。體會課文的表達順序。 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繪聲繪色講故事。 三、情感升華,拓展延伸。 學生自由談自己搜集的其他功能的衛星資料。教師播放其他功能衛星的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