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語文 | |||||||
章節名稱 |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二單元古《桂林山水》教學設計 | 計劃學時 | 2 | ||||
學習內容分析 | 本文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開頭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點明桂林是聞名遐邇、令人神往的游覽勝地,于是很自然地產生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的欲望。一個“甲”字為全文的總領。下文就圍繞這一名句,分別從山和水兩個方面作具體描繪。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既畫龍點睛地概括全文,又與首句“甲天下”遙相呼應。全文脈絡清晰,起承轉合,自然流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 ||||||
學習者分析 | 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記,教學時既要讓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還要讓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課始,可通過情景渲染導入課文,如通過圖片錄像、教師的導語,喚起學生閱讀的愿望,接著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教師范讀、指名分段朗讀,引讀、看畫面配音朗讀,對課文作整體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調。 | ||||||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中入景,讀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 ||||||
過程與方法:整體感知課文后,進入分段研讀階段。情和景的自然結合貫穿教學的始終。 |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漓江水的特點和桂林山的特點,培養熱愛祖國 | |||||||
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 1、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獨特的美。 2、解決措施:通過文字想象和多媒體演示相結合。 | ||||||
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 | 1、難點: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2、解決措施:合作探究,鼓勵表達。 | ||||||
媒體內容與形式 | 多媒體 | ||||||
教學過程 | |||||||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時間 | 設計意圖 | |||
第一課時 | |||||||
激趣導入 | 1、出示幾組名勝風景的錄像、做競猜地名游戲,激趣引出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看錄像猜地名的游戲,比一比看看誰的知識最豐富 2、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聞名天下的桂林山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有著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桂林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瑯滿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因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贊譽。 | | 3 | 結合多媒體創設情境、競猜游戲、激趣導學奠定情感和認知上的基礎。 | |||
整體感知 | 1、看畫面,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b 誰能說說各小節的內容? 我們先來弄清課文寫的順序,課文先總的寫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別寫桂林的水怎樣,山怎樣,最后又總的寫桂林的山水怎樣。全文順序是先總后分再總寫 | 生自由讀課文 學生說說各小節的內容,相互補充。 | 10 | | |||
合作探究 總結學法 品讀欣賞 加深理解 |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a b哪位小朋友理解“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再理解這個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a 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較?出示句子和畫面 b 這樣比較著寫漓江的水有什么好處呢? c 出示句子: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 1)、欣賞漓江圖片,理解漓江的水的特點是“靜”、“清”、“綠”。 作者是怎樣來描寫漓江水的特點的? (2)、教師重點指導朗讀: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3)、老師朗讀示范學生試讀: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念輕聲,稍拖長聲音,然后把聲音壓平;“清”字先向上揚一點,再輕輕拖一下。 (4)、說話練習:教室里真靜啊!靜得 -------------------------------
。公園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6)、齊讀第二自然段。 3.學習生字 第二課時 1. 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出示自學要求: (2)、各小組代表匯報: (3)、再次欣賞圖片,練習朗讀。 (4)、師重點檢查指導讀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 師:仿照剛才讀“靜”“清”“綠”的方法,怎樣讀?讀出很“奇”、很“秀”、很“險”的感受來。奇,先把聲調提稍高,隨后讀得輕而平;秀,可讀得平穩一點,重音停頓稍久一點;險,先要提高聲調讀得稍短促。 自由練讀。 (5)、齊讀整個自然段。 2.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如此美的水,如此美的山,難怪作者發出了如此感嘆: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請大家讀讀第4自然段,也找找這種感覺。 3指導背誦、 通過看錄像邊欣賞邊背誦。 師引導學生背誦時注意第二、第三自然段中結構相似的句子 4、“小導游”游戲 | 學生板書:靜、清、綠 1、交流 2、書空 3、交流后描紅 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巡視 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指名讀、男女生讀。 讀讀第四自然段,欣賞桂林山水視頻 上臺當導游,隨時和小導游身份交流。學生評價,教師及時表揚鼓勵。 | 12 | 在平等交流的氣氛下,師生共同合作理解。 總結學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讀文引導了看圖,促進了觀察力與理解力的相輔相成、同步發展,而一些富有表達力的字詞。 | |||
板書設計 | 桂林山水 西湖(水平如鏡) | ||||||
教后反思 |
《桂林山水》優秀教學設計(表格式)
發布時間:2017-02-16 編輯:飛藝
手機版
上一篇:《桂林山水》精品教學設計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瑞雪圖》教案(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2
冬至節的來歷及習俗2016主題班會內容3
優秀主題班會教案:認識霧霾4
5
6
小學生“ 保護環境,遠離霧霾”班會教案7
小學生期末復習迎考主題班會教案匯總8
2017年春季傳染病預防主題班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