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暇、擴散、攀登、泰山、駱駝、屏障、波瀾壯闊、峰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萬千、色彩明麗、危峰兀立、連綿不斷”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 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
2、 想象“這樣的山圍繞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景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桂林是世界聞名的游覽勝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異,園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獨特的美和人們對她的由衷贊嘆。今天我們就隨作者陳淼一起去游覽這風景如畫的桂林山水。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桂林山水“美”
1、 課件出示:(1)快速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桂林山水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生自由讀課文
3、師巡視讀書情況。(照顧全體,尤其關注朗讀有困難的同學,并予以朗讀指導。)
4、生匯報讀完課文后,對桂林山水的第一印象。
5、小結:讀著作者優美的文字,感受著桂林山水的獨特之美,讓我們覺得就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那峭拔的群山,那迂回的綠水,那清幽的景色,引我們無限遐想。那就讓我們再去細細游賞漓江的水,細細品味桂林的山吧!
三、再讀課文,品味桂林山水“美”。
1、課件出示文章第二自然段。
2、練讀,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3、生匯報,師板書:靜、清、綠
4、課件出示:漓江的水真靜啊
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綠啊
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1) 指讀,去掉“靜得……清得……綠得……”再讀,體會作者這樣寫的好處,適時點撥,作者運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辭方法,渲染了漓江水的特點,這樣寫讓我們感覺水更“靜”、更“清”、更“綠”了。
(2) 師范讀,體會“啊”的變調。
(3) 蕩舟漓江,既像欣賞一幅美麗的畫卷,又像聆聽一首清麗的小詩,讓我們一起用詩一般的朗讀,再次感受漓江水的“靜、清、綠”。(音樂起,配樂朗讀課件出示的內容)
(4) 齊讀后,音樂不停,欣賞漓江水的風光圖片。
5、 水的輕柔,水的靈動,水的溫情,帶給我們無限感動與遐想,桂林山的峭拔、秀麗,更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讓我們一起走進,去欣賞,去感受,去想象……
品讀第三自然段,教學方法同第二自然段。
四、品讀課文,回味桂林山水“美”
1、 配樂朗讀最后一自然段,讀中回味桂林山水“美”。(課件展現桂林風光圖片,帶給學生美的感受,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 小練筆
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可以仿照文中的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