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敘述了在一艘外國輪船上發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長兒子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桿最高的橫木的一頭,孩子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急中生智,命令兒子跳水,水手及時下水搶救,終于使孩子轉危為安。故事蘊涵著這樣的道理:事物是不斷發展和變化的,我們要根據情況的變化采取相應的果斷行為。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事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體會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學習船長遇事沉著冷靜,機智果斷的品質。
2、抓住課文中人與猴子之間的聯系,理清課文層次,練習給課文分段,復述課文內容。
3、體會課文情感的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質疑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跳水
2、提問: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想到什么?
3、據學生回答,板書:誰?在哪里跳?為什么跳?怎么跳?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以上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看看從課文中能找到哪些答案?
2、交流匯報。
三、理解課文嘗試分段
1、課件播放課文的動畫片,學生欣賞故事。
2、學生欣賞后,提問:誰能用一個詞形容看故事時的心情?據學生回答,板書:驚險
3、故事中最驚險的部分在哪?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描寫了這一驚險場景?
4、指名朗讀5?d6自然段,互相評議。
5、此時的孩子站在最高的一根橫木上,搖搖欲墜,情況十分危急!大家能用哪個詞語來形容?(千鈞一發、危在旦夕、萬分危急……)
6、故事寫到這兒,就達到了?d?d高潮。板書:高潮
7、這時,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所有人都迫切想知道什么?板書:怎么辦?結果?
8、怎么辦?結果怎樣?孩子得救了嗎?是誰救了他?板書:船長
9、你是從哪兒知道的?板書:
10、誰自告奮勇把這一段讀一遍?學生讀。評議。
11、孩子安全獲救,你們的心情怎樣?船上的人呢?在所有人當中,誰最高興?為什么?
12、當兒子轉危為安,作為船長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誰能告訴他呢?(指名回答)
13、哪幾個自然段詳細地描寫事情發展的經過?板書:經過。請男生齊讀2?d6自然段。
14、猴子為什么會摘孩子的帽子呢?指名回答并板書:水手取樂
15、師指板書總結:因為水手拿猴子取樂,所以猴子放肆;因為猴子放肆,所以去摘孩子帽子;因為帽子被摘,所以孩子去追猴子;誰能接著老師的話,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將事情的過程介紹完整?(指名練說)板書:命令得救
16、從老師的板書,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出這個故事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事情發展的順序)請大家拿出筆來,就按這個順序,在課文中把段落劃分出來。
四、總結談話拓展延伸
這節課,同學們通過自己認真閱讀,解決了心中的疑問;通過共同探討,分清了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在了解故事發展過程的同時,順利地給課文分了段。其實,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還有很多,下課后,同學們還可以共同探討其它的分段方法。
第二課時
一、體會情感評價人物
1、上節課,我們通過閱讀,對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有了具體的了解,現在,老師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用“?d?d”劃出描寫孩子動作、表情和語言的詞句,并用箭頭圖表示出孩子的心情變化過程。(指名上黑板畫圖)交流評議。
2、文中除了孩子,還寫了哪些人物?在這些人物中,你最佩服誰?為什么?
3、跳水是不是最好的辦法?你還可以想什么辦法救孩子?
船長真的會開槍嗎?他為什么用槍逼迫孩子跳水?這說明船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板書:機智靈活冷靜果斷
4、文章對船長的描寫只有寥寥幾筆,僅僅兩句而已,但卻把一個沉著冷靜,機智果斷的船長形象活脫脫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感覺真實又生動。這種對人物的描寫手法,是我們在寫作中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二、斟詞酌句指導朗讀
1、再次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句子或標點符號,用鉛筆劃記下來。并想一想好在哪里?
2、交流匯報,指導朗讀。學生發言,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適時出示課文中的詞句,指導學生朗讀。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互相評議。
三、談談體會續編故事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和收獲?
2、孩子得救了,而那只調皮的猴子還在桅桿的頂端,它會有怎樣的結局呢?課后,請大家以《猴子的結局》為題給《跳水》寫續篇。
總評:
一、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難點突出。《語文課程標準》指出:3-4年級的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要達到的目標是: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這堂課根據此目標設置了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把握住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學習,基本達到了這一教學目標。
二、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了和諧與統一。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在這堂課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教師的引導恰到好處,較完美地處理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達到了和諧、統一。這也是本課的一個亮點。
三、課堂氣氛活躍,發言面廣,充分體現了面向全體的教育理念。整堂課教師設計的問題較有層次,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達到了水到渠成。
四、巧妙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探索的欲望。這節課,教師準備了《跳水》的故事動畫短片,供學生欣賞,設計了多個層次的問題,供學生思考,把學生引入到故事發生的現場,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自然興趣盎然。
同時,教師還注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邏輯性思維,訓練較為到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問題提得較為零碎,要是能進行一下整合,會顯得更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