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要求: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3.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獨特美。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設計理念
本課的設計以讀為突破口,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賞讀,體會中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感受桂林山水景色的優(yōu)美。在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鉆研文本。再把這些方法運用到習作中去。
二、三維目標
知識和能力: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其獨特的美。
2.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3.在進行語言實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
以讀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在讀中積累,運用。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祖國語言美,感受祖國山河的美,使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課件:(桂林山水風光圖)配樂讓生欣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從課文中找出一個總寫桂林山水的句子。
三、抓住重點,深入領悟。
1.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
1)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2)是按怎樣的層次向我們介紹漓江水的?
2.齊讀第二自然段
3.畫出描寫漓江水的句子。
思考:
1)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2)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女生齊讀)
四、品讀課文,感悟寫法。
再讀第二自然段,想想我們是怎樣學這段文字的?
五、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1.根據(jù)總結出來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學完后匯報。
2.男生有感情地齊讀第三自然段。
3.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師范讀。(出示配樂風景圖).
2)生說出自己最想說的一句話。
六、語言繪畫,師生共醉。
學生自主探究地分析出文章的結構。
七、積累語言,拓展運用。
選我們當?shù)氐囊惶庯L景,想一想它有什么特點。然后寫一段話,可以選用本課的句式或詞語。
板書設計:
總述 甲天下
漓江的水:靜、清、綠
1、 桂林山水 分述 喜愛
桂林的山:奇、秀、險
總述 美如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