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生可能會說:仙企鵝這樣的上岸很有秩序。
2、學生可能會說:仙企鵝這樣的上岸很有禮貌。
3、學生可能會說:仙企鵝這樣的上岸很神奇。
4、學生可能會說:仙企鵝這樣的上岸像是有人指揮一樣。
一只只仙企鵝又是怎樣魚貫上岸的呢?聯系前面第二段的內容說一說。
飄飄欲仙是說仙企鵝走路怎么樣?
預設:動作輕盈
靈活
大家閉上眼睛想象:第一只仙企鵝飄飄欲仙地上岸了,第二只仙企鵝飄飄欲仙地跟上來,第二只仙企鵝飄飄欲仙地上岸了,第三只仙企鵝飄飄欲仙地跟上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感覺怎么樣?
誰來讀一讀。其它同學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仙企鵝上岸的樣子。
b(出示句子:它們全都站好以后,“領隊”一聲令下,隊伍馬上開拔,直撲金色沙灘。一隊剛剛離開,另一隊又撲上岸來。一隊跟著一隊,秩序井然。)
自己讀了這句話,你從哪感覺到仙企鵝登陸表演很神奇的?(指名說)
在這句話中重點抓住“秩序井然”這個詞語來感受仙企鵝在登陸時遵守秩序的神奇。
想象畫面,再讀句子,讀出感情。(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師總結:大家體會得真好。一只只白胸黑翅的仙企鵝就這們秩序井然地上了岸,仿佛身著燕尾服的什么?(紳士)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覺得紳士指的是什么樣的人?
(出示句子)
同學們用心讀這個句子,體會仙企鵝除了樣子像一位紳士,還有什么更象紳士呢?(學生聯系課文內容一定會說出仙企鵝有風度、不爭不搶更象紳士。)
今天我們跟隨著作者的筆一起觀賞了這群可愛的仙企鵝神奇的登陸表演。假如此時我們就站在岸邊,親眼目睹了這群可愛的仙企鵝神奇的登錄表演,你會怎么想?怎么做?(指名說)
這真是一場讓游客們( )的登陸表演,怪不得看的游客們(如癡如醉)、(贊嘆不已)。
誰能帶領我們再一次感受這神奇的登錄表演。(指名讀第4自然段)
4、為什么仙企鵝能這么準時的進行登錄表演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原因?(指名讀第五自然段)此處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生物鐘現象的資料。再結合課文中列舉的現象了解一下。
五、課外拓展。
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們跟隨著作者一起來到了澳大利亞的菲利浦島上,有幸觀賞到了這群可愛的仙企鵝準時又精彩的登陸表演,你想讓更多的人也和我們一樣了解這一奇觀嗎?請同學們課下設計一份海報給仙企鵝做宣傳。
《準時的登陸表演》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準時的登陸表演》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冀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學習這課文的目的是體會仙企鵝準時登陸的奇觀和大自然的和諧與神奇,知道大自然的好多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懂得尊重大自然。
2.總體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建立起仙企鵝登陸的表象,并能用語言表達文章主要內容和仙企鵝準時登陸的奇觀。
(2)切實體會到仙企鵝準時登陸的神奇,能從內心對這種登陸感到驚訝和贊嘆。
3.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
(1)正確認讀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理解“小巧玲瓏、不厭其煩、秩序井然、如醉如癡、贊嘆不已”一般詞語的意思,和“準確無誤、奇跡、奇觀、紳士、步履蹣跚”這些詞語的內涵。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作者對仙企鵝的喜愛之情,對仙企鵝準時登陸的奇觀的由衷贊嘆。
(3)了解仙企鵝準時登陸的原因,初步了解生物鐘現象。
b、能力目標:
(1)能在老師引導下搜集企鵝、生物鐘的資料。
(2)會在學習中與他人交流閱讀感受。
c、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2)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和諧,懂得尊重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4.教學重點:感悟作者對仙企鵝的喜愛之情,對仙企鵝準時登陸奇觀的由衷贊嘆。
5.教學難點:把對仙企鵝準時登陸表演,感到的神奇、驚嘆讀出來。
6.課時安排:2課時。
7.教學準備:cai課件;安排學生課前搜集有關企鵝、生物鐘的資料。
二、說教法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人文素養和合作探究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同時體現老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引導法、點撥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通過抓重點段落、詞句,組織并引導學生探究和體驗仙企鵝準時登陸表演的神奇和作者對仙企鵝的喜愛之情。
在學法指導上,我主要采用了課前搜集資料、質疑問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課前搜集有關企鵝、生物鐘的資料。質疑問難:有對文章題目的質疑問難:誰做登陸表演?怎樣的登陸表演?真的那么準時嗎?有隨文閱讀中的質疑問難:仙企鵝的絕技到底怎么樣?它的登陸表演真的是準時無誤,一分不差嗎?為什么仙企鵝會準時無誤的做登陸表演呢?
學生在疑難問難后,在教師的引導下,閱讀課文,自主探究,解決疑問,深入領會課文內容,并在自主探究中合作交流閱讀獲取的知識和感受。
三、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第一個步驟:提示課題,質疑問難,激起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上課開始,我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質疑,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誰登陸?怎樣登陸?)
第二個步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并在隨文閱讀中解決生字的認讀和書寫,對一般性詞語的理解,包括4個小環節。
(1)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指名讀,正音,了解學生讀課文情況。
(3)檢查生字,認讀、書寫和對一般性詞語的理解,培養并提高學生隨文認讀生字和理解詞語的能力。
(4)在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教師給出的提示性詞語即要求學生理解的那些詞語敘述課文的內容,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條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培養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第二課時
第一個步驟:開門見山,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第25課《準時的登陸表演》,這篇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你印象中的企鵝是什么樣子?而文章介紹的仙企鵝又是什么樣子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一段第二段。
由此進入教學的第二個步驟,反復讀,抓重點段詞句,深入理解課文。
1.提問:仙企鵝什么樣子?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小巧玲瓏、飄飄欲仙。”從“小巧玲瓏、飄飄欲仙。”兩詞中,你獲得了什么感受?這一提問目的是引導學生對仙企鵝的樣子有直觀表象,即體態小巧,不笨拙,走起路來很輕盈,有一種飛的感覺,很討人喜歡。
課件出示句子:它們不僅走起來飄飄欲仙,有一個很優雅的名字,而且能準時無誤地做登陸表演,天生一身絕技。
讓學生反復閱讀,提問:從這句話中,你獲得了什么知識?你是從哪里感知的?這一環節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從“不僅……而且……”這個關聯詞中,感知到仙企鵝準時無誤做登陸表演的絕技和樣子相比,絕技更吸引人。
2.仙企鵝準時無誤做登陸表演的絕技到底什么樣兒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三段和第四段的內容,并將介紹仙企鵝準時無誤做登陸表演的絕技的詞語勾畫出來,進入第二個教學步驟的第二個環節,抓重點詞句,反復讀,深入體會仙企鵝準時登陸的奇觀。
(1)“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南部的菲利浦島上,每天都有一大群遠方游客被小小的仙企鵝吸引到海濱。”從這句話中,你感知到了什么?
(2)看到海邊的告示牌上寫的“本月仙企鵝登陸時間為下午8時5分”時,你心里怎么想?游客的心情和表現又是怎樣呢?
(3)當手表向人們報著八點零五分來臨時,海面上出現了什么奇跡?
(4)第四段主要講什么?
(5)仙企鵝準時登陸的神奇從哪里看出來?(引導學生從準時、秩序井然、步履蹣跚而又整整齊齊的樣子三個方面感受仙企鵝準時登陸的神奇。)
(6)“白胸黑翅的仙企鵝,仿佛身著燕尾服紳士,步履蹣跚,卻又整整齊齊。”從“紳士”一詞,你獲得了什么感受?(白胸黑翅的顏色搭配,不搶灘登陸的禮貌,都像紳士。)“步履蹣跚”一詞在說仙企鵝走路是什么樣子?(走路搖搖擺擺的樣子。)
(7)什么使游人如醉如癡、贊嘆不已?“奇觀”一詞是什么意思?
在第二個環節的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提問,理解重點詞句意思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入體會仙企鵝準時登陸的神奇,對這一奇觀感到由衷地贊嘆,突破教學重點,結合學文體會,運用反復朗讀的方法,突破教學難點。
3.“小家伙這么守時!是有誰在暗中指揮著它們嗎?”由提問引入第三個環節的教學,這一環節的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生物鐘現象的資料。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體現語文學習的開放性。
第三個教學步驟是:課外延伸:設計海報為仙企鵝做宣傳。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結合課文的學習把學生引導到課外的語文學習上來,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語文的領域,也體現語文學習的開放性。
板書設計:
25、準時的登陸表演
小巧玲瓏 飄飄欲仙 (形態)
仙企鵝 如期而至 秩序井然 步履蹣跚 (神奇)
生物鐘 (原因)
設計目的:用主要詞語提示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也蘊涵了寫作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