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松鼠做巢》教案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認識5個二類字。
2、讀課文,批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4、寫一段話,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能力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讀課文時,能找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
3、能抓住重點對課文進行理解。
體驗目標:
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松鼠機靈可愛。
情感目標:
調動學生對動物喜愛之情,懂得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教學重點:
弄懂松鼠是怎樣鍥而不舍自己找落葉做巢,了解松鼠做巢的執著。
教學難點:
在理解中體會感受作者對松鼠的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準備:
掛圖,相關的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板書設計:
11、看松鼠做巢
表演 高空走樹枝 無傘降落
提供幫助
做巢
松鼠 鍥而不舍找落葉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多姿多彩的動物世界神奇、有趣,令人神往。上節課我們一起聆聽了夏日樹梢上鳴唱不停的歌手——知了的演唱。看,在橡樹間穿梭跳躍,機靈可愛的小松鼠已向我們走來。
二、交流收集的資料。(有關松鼠的資料都行)
1、松鼠的外形特點。
2、松鼠的生活習性。
3、松鼠的皮、毛的作用。
……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出生字詞。
2、學生自學生字,找規律,找異同點。
3、小組內交流學習情況。
4、全班交流。
四、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開火車讀課文,讀準字音。
2、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什么?
課文主要寫了“我”看松鼠表演及看松鼠做巢的經過。
那么,松鼠是怎樣表演的呢?
五、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松鼠是怎樣表演的?用筆勾畫有關的詞語。
2、同桌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
相機引導學生讀句子:“有的……有的……有的……”
出示與課文內容相對應的圖片或課件,了解松鼠表演的幾種不同方式。
4、學生自由讀這一段。
5、指名讀,教師相機評議指導朗讀。
6、齊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松鼠的精彩表演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節課我們繼續觀看松鼠做巢的本領。
二、學習課文3—9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
思考:我給了松鼠哪些幫助,結果如何?
方法:抓住我的做法及松鼠做巢兩條線索學習,勾畫重點詞句批注寫感受。
2、小組交流學習情況。
3、全班交流。
“我”提供的幫助:幫松鼠找來了干樹枝
提供人造棉
找來大床單
結果:
(1)松鼠對我為它準備的樹葉竟然不理不睬,一如昨天,仍舊匆匆爬下,從地上叼起樹葉,又匆匆爬上去。
(2)他匆匆爬下,又匆匆上去,嘴里叼著的,還是樹葉。
(3)想不到一切白費心機!它竟繞到別的樹下叼來樹葉。
……
抓重點詞理解,感受我對松鼠的關愛,以及松鼠的執著。
4、學生讀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三、總結拓展
1、教師總結:本文主要寫了“我”看松鼠表演及看松鼠做巢的經過。作者通過認真的觀察,再用筆墨記錄了他觀察的經過,使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只只可愛執著的松鼠形象。同學們,你們一定也有自己喜愛的動物吧!
2、同桌互相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
3、全班交流,相機點評指導:
(1)抓住動物的特點。
(2)表達自己喜愛之情。
《看松鼠做巢》說課稿
一、說教材:
《看松鼠做巢》是鄂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通過“我”認真地觀察,生動地再現了松鼠表演以及做巢的過程本文語言通俗、描寫生動,詳略得當對松鼠細致的觀察,躍然紙上閱讀這篇文章學生不僅從中感受到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感受到松鼠做巢的執著,還能引發他們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
二、說目標:
四年級是小學階段由低向高發展的關鍵的階梯,語文教學,應該引領學生走進其中,去解讀、去品味、去領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且大綱明確要求:“能抓住重點詞、句、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根據大綱目的要求,語文教學的規律以及《看松鼠做巢》這一課的特點,我準備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主要解決生字詞的識寫,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學習松鼠精彩的表演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結合中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和本文情趣性強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學會本課的生字,認識5個二類字2、讀課文,找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4、寫一段話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
能力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讀課文時,能找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3、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對課文進行理解
體驗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松鼠機靈可愛
情感目標:調動學生對動物喜愛之情,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
教學重點:弄懂松鼠是怎樣鍥而不舍自己找落葉做巢,了解松鼠做巢的執著
教學難點:在理解中體會感受作者對松鼠的關愛和贊美之情,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
三、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配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法,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中,通過師與生、生與生面對面地提高、思考、交流、體會、逐步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具體的閱讀實踐中得到鍛煉注重討論、合作、交流等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接受知識教學過程中,創設愉悅和諧的情感氛圍,充分發揮以學生的主體,老師為指導的作用,成功地完成教學目標
四、說教程(第二課時)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語文教學應該是這樣的:讓課堂成為學生思想碰撞的場所;讓課堂成為學生激情燃燒的火場;讓課堂成為學生智慧的加工廠;讓課堂成為學生夢想開始的地方把訓練貫徹課堂,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活化課堂教學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復習導入通讀,直奔重點品讀,會情悟意總結提升
一、復習導入:
導入設計要以“一石擊水”之勢,在課前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心神,釋放學生的心智潛能我采用了復習導入,用引讀的方法,復習舊知識,過渡到新的內容.
二、通讀,直奔重點明確文中主要圍繞在小松鼠做巢時,“我”給了小松鼠的哪些幫助以及小松鼠時怎么做的我設計了讓同學們自由讀課文39自然段,想想:小松鼠做巢時,“我”給了它哪些幫助?為什么這么做?小松鼠的執著,文中其實通過了“我”幫助小松鼠后的得意與小松鼠的行為形成對比,襯托出了小松鼠的執著如何突破這一難點?我想首先必須把握“我”對小松鼠的幫助有哪些,以及我為什么要這樣幫讓學生在字里行間體會我對小松鼠的那份關愛,為后文體會小松鼠的執著做鋪墊
三、品讀,會情悟意領會“我”幫助小松鼠的得意之情、關心之情!悟小松鼠的執著、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
1、學習課文39自然段,感受我的得意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又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我設計了問題: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9自然段,勾畫出:每次幫助小松鼠時,我得意的想法的句子交流后讓自由讀讀這些句子,你從哪些詞語能體會到我很得意?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在學生的讀、議后,再進行全班交流,此時教師的點撥尤為重要最后讓學生通過感情朗讀再現我的得意!有點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讀,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感受我的得意!
2、學習課文39自然段,感受小松鼠的執著我如此得得意,那小松鼠是怎么做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會非常想知道每次幫助小松鼠,小松鼠是怎么做的!我設計了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39自然段,畫出寫小松鼠怎么做的句子!這樣我的得意和小松鼠的行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學生交流后,讓學生自己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小松鼠?學生很深切感受到小松鼠的執著!此時,教師簡單介紹關于松鼠做巢的小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為感情朗讀做準備,多次點讀體會小松鼠的執著!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因此,在這一教學環節還設計了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去掉“竟然、竟、依舊、想不到”這幾個詞語,感受“我”的意外,襯托了小松鼠的執著,再進行第二次感情朗讀,設計了練讀、點讀、師生對比讀,多種形式的讀,做到以讀悟情,以聲傳情
3、學習課文第10自然段,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我為什么不再嘗試幫助小松鼠了?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孩子們不得不思考:人與動物的相處了!
四、總結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