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能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并學習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抓住文中看似矛盾之處提問,并嘗試解決。
4、懂得親情的可貴、愛心的無價。
教學建議:
1、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故事所發生的內容對于生活在新社會里的少年兒童是無法體驗的。課堂上可以先通過教師范讀或聽錄音讀,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既而來理解課文內容。
課文的第1~3節描寫了小男孩想給死去的妹妹買圣誕禮物——洋娃娃,可售貨員告訴他錢不夠。當“我”了解了男孩的母親也即將死去時,憐憫之心讓“我”做出了暗中幫助小男孩的決定。文中天真的小男孩的語言讓人心酸,使人同情。教學時,可以通過朗讀來激發學生的情感。
文章的后一部分體現了“我”對小男孩及其一家人的關切。教學時,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看似矛盾之處提出問題,在解決疑問的同時,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2、本篇課文的“語言直播廳”要結合課文的教學適時進行,在學生的情感與文中的人物達到共鳴時,教師要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抒情達意。這既是對課文內容的深一層次的理解,又是一個訓練語言表達、培養良好品德的最佳時機。
3、朗讀可作為本篇課文自始至終的一根主線貫穿始終,從最初的全文導入、以情感人,到學文時的指導朗讀、激發感情,乃至最后的找感人之處大聲誦讀、體味感悟,整堂課應書聲朗朗,充滿激情。
4、教學思路參考:
第一步:聽課文錄音,激發學生情感,談各自的感受。
第二步:學習課文第1~3節,從人物的語言入手,以讀促情。
第三步:學習第二部分內容,抓住文中的矛盾之處提問,在解決疑問的同時,進一步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
第四步:找各自體味的感人之處誦讀,交流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