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上《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學設計及反思

發布時間:2017-12-08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我國生物科學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學技術所創造的奇跡,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及探索的欲望。

  3.了解太空蔬菜的變化和作用,初步學習課文的說明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關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示題引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名叫《飛船上的特殊乘客》,看這題目,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呢?

  1.特殊--不一般,特別,身份不一般。

  2.飛船上的乘客到底是誰?他都做了些什么事?為什么要到太空去?

  同學們的提問真精彩,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感知

  1.請自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誰?

  (三)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種子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興趣的語句勾畫下來。

  2.集體交流:

  (1)科學家從參與太空“旅游”的植物種子中篩選培育出優良品種,加以推廣,種植出產量高、品質好、生命力強的農作物。

  (2)為什么從太空回來的植物種子會發生變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優良的,并經過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終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與我們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A.外形:更大、更長、顏色的變化

  B.味道:更鮮美

  C.營養:更豐富,抗病力強

  D.其他價值:藥用、美化、綠化

  (5)同學們也收集了一些課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讓我們一起來大開眼界吧!(指名學生上臺進行介紹,后相互交流)

  3.小小的植物種子經過一番太空旅行,就獲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誰是那位偉大的魔法師呢?

  4.總結:

  科學的領域無邊無際,聰明勤勞的科學家們在這片領域進行著不斷的開發、創新,才能創造出一個個奇跡。

  (四)拓展想象

  新研制的神舟六號即將遨游太空了,假如你是科學家,你想帶哪些種子遨游太空呢?你希望培育出來的產品有哪些美妙的變化和神奇的作用呢?

  (五)布置作業

  小練筆:以《××的自述》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敘述自己感興趣的某一種植物種子遨游太空后產生的奇妙變化。

  板書設計:

  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外形美觀

  植物的種子味道鮮美

  用途神奇

  科學家創造了奇跡

  教學反思: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介紹了經過航天旅行的植物種子所發生的變化,產生變化的原因,以及經選育之后果實的實用、藥用及他用。題目《飛船上的特殊乘客》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吸引讀者,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這篇課文一方面有數十個難以解釋的專業術語,如宇宙射線、微重力、高真空、神舟飛船等等;一方面這些高科技的的信息離四年級的學生很遙遠,學生缺少知識上的積累;第三,太空種子實驗延續時間長、內容廣泛,涉及到的植物種類、變化趨勢多而復雜。如此多的內容,如此長的篇幅,為體現略讀課言語的特點,如何在一節課內完成?這對于我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盡管是略讀課文,可是我不敢大意,因為我自己把課文默讀、朗讀了不下五遍,盡管我被文章有趣的內容所吸引,許多知識我是第一次看到,如“從太空中回來的茄子,種出來以后有的結的果實有的比籃球還大,有的卻比雞蛋還小”,如“太空葫蘆……”但是仍然感覺到許多地方晦澀難懂,如“在浩瀚的太空……”帶著這些疑問,我查閱了大量的文字、圖片資料,從“神舟飛船”到“宇宙射線”,從“太空蔬菜”到“太空花卉”,盡可能多地窮盡太空種子研究的相關資料,豐富自己的積累。

  對于此文,作為老教師的我尚且難以理解,更何況四年級的小學生?于是,當我以學生的思維再讀課文時,發現了更多的難點、疑點、興奮點……教學的思想也豁然開朗:從神舟五號精彩回放中,分類引出對專業術語的理解;從對課文的梳理中,了解說明文的基本表達方法;從課文的探究中,感受科學的魅力;從對未來種子的暢想中,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欲望。如,借精彩的錄像,引導學生區別“載人航天、神舟飛船、返回式衛星”、模糊理解“宇宙射線、微重力、高真空”,然后再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就容易多了。

  略讀課文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因此,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我先讓學生通過一個“*”,意識到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一篇閱讀課文。而在平時學習閱讀課文時,緊緊圍繞閱讀提示中的要求來展開。這節課也不例外,讓學生在閱讀提示中找出要求,并告訴他們:今天我們就按照要求學習課文。這樣一來,在學生的腦子里就會形成一個印象:凡是閱讀課文,只要去找閱讀提示中的要求,解決了要求中提出的問題,就能把握整篇文章。

  “簡單”是使教學走向真實、豐滿的有效策略。基于此認識,我將本課的目標集中在兩點:一是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生物科學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學實驗和科學研究的神奇作用,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及探索的欲望。二是學習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初步學習說明文的基本表達方法。這兩點既是目標,又是交織的兩條線索──在明線“感受科學的神奇”中滲透語言文字的品味。比如我抓住中心句“小小的植物種子經過一番太空旅行,好像獲得了“魔力”,可以有這么多美妙的變化和神奇的用途!币龑W生聯系前后文,補充以豐富的圖片資料感受種子經太空旅行后所發生的奇妙的變化──果實變大、味道變美、顏色變奇、形狀變怪……正因為有了這些變化,所以它們有了神奇的用途:有的成為綠色蔬菜、有的成為藥品原料、有的能美化生活、有的能促進環!链,我借“神舟七號”即將飛天的美好前景,引導學生奇思妙想:你想搭載什么種子?想讓它們發生怎樣奇妙的變化?有什么神奇的用途?于是便有了“我想讓蘿卜長得又白又胖,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我想讓靈芝長得如荷葉那么大,讓更多的人身體健康”……再如在理解“科學選育”中穿插對“篩選”的理解,在感受種子奇妙變化中領悟“魔力”……

  正因為以“簡單”為指導,以“常態精品”為追求,所以我有了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可以從容地面對課堂的生成,在“加”與“減”的辯證中,學生的讀書時間多了,思考時間多了,訓練的時間也多了,語文能力的提高自在不言中。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heyzo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 |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精品 |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欧美 | 午夜福利91社区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