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爆竹的又來和關于春節放爆竹的傳說。
2.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感受祖國民俗傳說的趣味性。
教學中難點:
了解關于爆竹的傳說,算連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爆竹、春節習俗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趣引課題。
1.猜謎:(課件出示)
有個小孩脾氣暴,
發起火來不得了。
嘭啪一聲蹦上天,
身上衣服全撕掉。
——打一節日用品
自己讀、猜一猜。課件演示出爆竹圖片。點擊、爆竹、出現課題和鬧新春的音樂。
2、聽這音樂,你聯想到什么?
二、初讀課文。
帶著好心情,我們來讀課文,請自己學習生字,并設法理解詞義。
三、感悟課文。
1.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請同學們認一認,哪兒個自己已經掌握,不需要老師教?
(學生指出,教師點擊逐消失)
2.根據學情指導生字:“俗”字書寫
四、學習課文。
課文講的是有關爆竹的知識,請你告訴大家,你自己讀懂了哪些知識?
a、為什么叫爆竹?
這個問題大家都讀懂了嗎?那好,老師問,你們一齊回答。
“說來有趣”,怎么讀才有趣?
邊讀邊做動物:鋸、扔、膨脹、爆裂
b、為什么春節要燃放爆竹?誰能從文中找出一句話回答這個問題。
課件出示:從此,每逢過年,人們就要燒竹節,嚇跑怪物,求得新年的平安。
你知道現在除了春節,還有哪些場合也放爆竹?請用上“每逢……就……”說一說。
還讀懂了什么知識?課文最后2節,作者跟我們捉迷藏了,他把問題悄悄藏了起來,考考同學們的眼力,你能把藏在里面的問題找出來嗎?
c、現在的爆竹用什么做的?
d、為什么有的城市禁止燃放爆竹?各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五、超越文本。
同時被禁放的不止爆竹,還有他的孿生妹妹煙花。我們一起去看看爆竹煙花兄妹倆好嗎?
課件演示:煙花爆竹燃放的盛況。
這樣絢麗多彩、喜氣洋洋的場面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了。(沉默少許)
同學們,假如你是市長,你會不會決定禁放煙花爆竹?
自由發言,引導兩個要點。
1、爆竹雖會引發火災,但給生活增添了歡樂、喜慶、氣氛,功不可沒;
2、煙花約麗的色彩,濃郁的民族風情,已成為東放化的象征:
同學們,怎么樣才能把我們的想法讓更多的人知道?
六、改寫課文。
課件出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我們將這一段內容通過改寫,使“爆竹無聲”又變成“爆竹聲聲”,讓小朋友更喜歡讀這篇課文。我們要選出最好的幾份寄給教材編寫委員會。
學生改寫、教師巡視、組織交流。
小結:美好的事情不能因為它有些缺點就全盤否定,只要我們用智慧、用科學去改造,世界就會越來越美好,爆竹聲又會重新響起來。
(爆竹聲和歡慶的音樂聲又一次響起)
七、學習創新。
大家知道我國最著名的爆竹之鄉在哪里嗎?以《瀏陽河》一曲啟發:湖南瀏陽。現在我們變換一下角色:我是中央電視臺的記者,你們是爆竹之鄉的鄉親們。我想采訪你們,你們呢也借這個機會好好宣傳你們的產品,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