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第七組教材以“成長的故事”為專題,本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了1963年葉圣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并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jīng)歷,表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含義深刻的句子較多,對于剛升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頗有難度。因此,了解葉圣陶先生的人品與文品,感受作者對葉老的思念、敬重與感激之情,葉老給我批改作文是教學重點;幾次寫爬山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教學難點。教學中,第一課時直奔教學難點,理解描寫爬山虎含義深刻的語句,通過對比讀、想象畫面法、抓關鍵詞語等方法理解,突破難點,引導學生體會學作文應先學做人的道理,學習通過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第二課時學習如何修改作文,感受葉老的人品和文品對于肖復興成長的影響。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喜歡的部分。
3、了解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yǎng)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的道理。
5、通過學習課文,感受葉老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的文品和人品。
三、教學準備
教師:自制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 “推薦、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指導規(guī)范書寫“薦”。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喜歡的部分。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4、了解葉圣陶先生的人品,感受作者對葉老的思念、敬重與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葉圣陶先生的人品,感受作者對葉老的思念、敬重與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等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課文題目和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
[課前活動]
欣賞歌曲《克拉瑪依之歌》。
一、談話激趣,初步解題。
板書“虎”,指導書寫“虎”,師生交流爬山虎的特點,板書“攀登”。區(qū)別 “綠的”和“綠綠的”,感悟疊詞的妙用。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一)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二)檢測生詞。用舉例子的方法理解“動詞”,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推薦”,指導書寫“薦”。讀準多音字“模”。
(三)略讀課文,理清脈絡。
略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教師隨機板書:“修改作文”、“邀請做客”。知道這兩件事和葉圣陶的關系。
三、品讀6—10自然段,感悟“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等含義深刻句子。
(一)默讀課文6—10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到葉老先生家做客的句子讀一讀。
(二)細讀品味:“剛進里院,一墻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仿佛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 等含義深刻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感悟作者當時的心情,讓學生初步了解通過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感悟描寫爬山虎的意義。
1、畫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1)“剛進里院,一墻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仿佛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 |
(2)“落日的余暉染紅窗欞,院里那一墻的爬山虎,綠得沉郁,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著,顯得虎虎有生氣。” |
利用想象畫面法、走進作者心里的學習方法,指導朗讀,滲透通過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突出爬山虎不畏艱險,不斷攀登的特點。
2、再談爬山虎的“綠”,引導學生感悟“綠”的深刻含義。
3、引發(fā)疑問:在作者的心中,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又蘊含著怎樣的情感呢?
(1)指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爬山虎的含義。
(2)讀“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質(zhì)疑:為何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4、整體感悟,教師引讀幾處描寫爬山虎的句子,再次感悟通過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
當我看到葉老先生給我批改的作文,樹立了寫作的信心,要見葉老先生時,心中充滿歡快與激動,一進他家的院子,看到──(學生讀)“剛進里院,一墻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仿佛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
我們的交談很融洽,葉老先生的親切、認真,葉老先生對我的殷切期望充滿了我幼小的心,將要離開時我看到──(學生讀)“落日的余暉染紅窗欞,院里那一墻的爬山虎,綠得沉郁,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著,顯得虎虎有生氣。”
爬山虎因陽光照耀而綠,“我”因葉老先生的教導而深受鼓舞,每當想起葉老先生的教導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樣,總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所以說──(學生讀)“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5、指導學生背誦喜歡的句子。
四、再讀課題,感悟題目的含義。
五、布置作業(yè)
(一)閱讀課后資料袋中葉圣陶先生給肖復興同學修改的作文,預習第二課時的內(nèi)容-──葉老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推薦閱讀葉圣陶和肖復興的書籍。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13個生字。正確書寫“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4、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的含義,體會學作文應先學做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認識三個修改符號,并能運用其修改句子中的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的含義,體會學作文應先學做人的道理。
一、復習鞏固,引入新課。
回憶上節(jié)課內(nèi)容,課文寫了哪兩件事?為什么在作者的眼前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二、深入學習課文1-5自然段。
(一)初看葉老先生修改的作文原稿,讓學生談感受,奠定情感體驗。
(二)默讀課文1-5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感受的句子。
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子,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
抓住“密密麻麻” 和“到處”可以看出葉老先生批改作文的認真細致。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密密麻麻”的意思。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
1、質(zhì)疑:從葉老先生的批改中為什么能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
2、體會用詞的準確,感悟比喻句的妙用。
3、體會葉老的認真,讓學生先談自己的想法,感受到葉老修改的必要性,總結出修改作文的好方法。
4、學會增添、刪改、刪去等修改符號的用法。
(三)對比評語,談感受。
1、請學生給滿篇都是修改符號的作文寫個評語。
2、學生讀讀葉老先生寫的評語。
3、通過對比,感悟葉老先生的人品和文品。
4、引導學生結合板書說出肖復興同學成長之路。
三、讀寫結合。
(一)用想象法,寫出70歲的老人當時如何修改這篇作文的情景。
(二)教師引讀這一段,讓學生感受葉老對下一代的關心。

四、結合板書,交流收獲。
五、指導書寫生字。
六、布置作業(yè)。
搜集名人的成長故事,與同學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