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引號及某些關聯詞語的表達作用。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3.認識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激發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教學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主題
用“網”組詞,引出主題“國際互聯網”,欣賞圖片,將課題補充完整,齊讀課題。
二、讀課題質疑
讀了課題,同學們有哪些問題(出示):
預設:(1)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2)國際互聯網是怎樣工作的?(3)國際互聯網有哪些用途?
過渡: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探究這些問題。
三、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題,學生自學。
2.檢查自學
四、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交流朗讀
過渡: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呢?哪個小組愿意來交流一下。
指名讀(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織成了一張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起來的。)
師:國際互聯網有什么特點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網)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它的大呢?(巨型、團團包住、大網、無數條、億萬臺)
師:我們再次用朗讀體會這張團團包住的巨大的網。
這里的“網”是指一般的網嗎?那它指什么?(國際互聯網);這里的“線”是指一般的“線”嗎?
師:“網”不再指普通的網,“線”不再指普通的“線”,它富有了新的含義,所以要在“網”和“線”上加雙引號,這篇課文里的很多詞語都加上了雙引號請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義。
引讀:這里的線不再是指普通的線,這里的線有的是看的見的();也有的是看不見的(),這些“線”上飛速流動著()、()、()它們能夠在短短的幾秒鐘內跨過()傳到()。
理解“地球村”,說說為什么要加上引號。
同學們,國際互聯網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國際互聯網是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來傳遞文字、聲音、圖象等信息的。
2.訓練語言,發揮想象。
(1)既然國際互聯網那么奇妙,還是讓我們到互聯網上看看吧,看看我們可以在網上獲得什么呢?(齊讀第三小節)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國際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方便的呢?你從哪個符號看出五個方面呢?
(3)那就讓我們再次體會一下國際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極大的方便。
引讀:人們可以……(這是娛樂)
可以和……(這是休閑)
可以和……(這是學習)
還可以……(這是工作)
甚至……(這是生活)
“……”這說明了什么?(國際互聯網還可以為我們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網上會診、網上交易、網上下棋、網上儲蓄)
(5)當然還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學們去開發,網絡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在你們中間也會出現舉世矚目的彼爾蓋茨。
(6)國際互聯網給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娛樂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可以這樣說,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有了……(引讀)
四、教師小結
總結:同學們,《奇妙的國際互聯網》這篇課文,介紹了互聯網的結構、它是怎么工作的、它與人類有什么關系,但這只是網絡知識一個很小的方面,猶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學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五、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搜集資料
板書設計:
縱橫交錯
19.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構造神奇
極大方便
信息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