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第二課時)

發布時間:2017-11-15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及反思

  【學習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3、了解反襯的寫作方法,學會運用轉折句。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反襯的寫作方法,學習轉折表達方法。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含義。

  難點:了解反襯的寫作方法,學習轉折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引入文本

  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根據提示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大屏幕出示提示:

  • 記事文概括主要內容方法:

  課文主要描寫了1999年9月22日,大陸青年小錢( ),急需( ),臺灣青年不顧( ),給小錢( )。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繼續走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去體悟文字背后所表達的感情。

  二、品讀課文,深入感悟

  (一)學習第一、二段,學習反襯寫法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完這段話你心情怎樣?

  2、是啊,這樣一個美麗的早晨,當我們從甜美的夢鄉中醒來,打開窗子,燦爛的陽光灑在身上,呼吸著帶著花香的清新的空氣,看著窗外的美景,我們的心情是那么地 ,指名多個學生說。

  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來讀這段話。齊讀

  3、品悟第2自然段

  ⑴師感情朗讀:

  在這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在這個充滿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充滿生機,而不幸卻降臨在小錢身上,十八歲的他得了白血病。大屏幕出示: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師: 生命就像 ,生接: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

  師: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 ,生接: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師:多么美好的年齡,文中把十八歲的小錢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歲太年輕了,今后的路還很長很長,然而可惡的白血病卻要使這朵含苞的花“即將凋零”。

  ⑵創境引讀:

  假如小錢沒有得白血病,此時此刻,他會做些什么呢?

  生交流

  創設情境讀:輕音樂伴奏

  十八歲,多么美好的年齡!

  當同齡人吃過晚飯后,攜著父母的手在綠蔭道上漫步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在球場上奔跑追逐,為每進一個球歡呼跳躍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的腳步走過祖國各地,盡情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斗時,然而小錢……

  生:卻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此時,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的內心感受。

  指名生讀

  (3)朗讀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感受迥然不同,你認為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由美好的事物來反襯小錢的不幸。板書:反襯

  下面,女生來讀第一段,男生讀第二段,來體悟作者反襯的寫法。

  過渡:我們在為小錢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為他感到慶幸,因為在海峽彼岸,有一位臺灣青年,正無私地為小錢捐獻骨髓,來挽救他十八歲的生命。讓我們一同去關注事情的發展吧。

  (二)重點學習第四、五段,學習運用轉折句。

  1、學生默讀第3段。

  思考:同一時刻指的是什么時間?

  生:9月22日

  生:小錢躺在病床上,等待骨髓捐獻的日子。

  大屏幕出示地震一組組圖片

  是的,就在昨天,1999年9月21日,臺灣發生了7.3級的地震,短短的幾十秒鐘,數萬棟房屋倒塌變成廢墟,這次大地震造成2470人死亡,1萬多人受傷,1000多嬰兒成為孤兒,10萬人無家可歸……

  如果你是地震中幸存的一員,現在你最關心的是什么?

  生:回到家人身邊,看家人是否平安?

  可是,捐獻骨髓的青年和骨髓移植專家李博士,他們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學習第3、4段,認識轉折句。

  大屏幕出示:

  在這場災難中,病床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使針頭從肌膚里脫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這兩段話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誰發現了?

  “但是”前面寫的是:李博士和青年遇到的困難。

  “但是”后面寫的是:在困難面前,他們是怎么做的?

  這樣寫的好處是:突出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

  女生讀但是前面的部分,男生讀但是后面的部分。

  3、學習使用轉折句:

  我們也來模仿寫一寫:

  在這場7.3級的地震中,短短的幾十秒鐘,數萬棟房屋倒塌變成廢墟,李博士多想

  ,但是李博士 。

  一次次余震襲來,又會有多少生命被死亡之神帶走,臺灣青年多想 ,但是臺灣青年 。

  南邊組同學寫第一個句子,北邊組同學寫第二個句子。

  交流:

  假如你是小錢,此時此刻,你想對臺灣青年說些什么?

  三、升華主題,體悟生命橋的含義。

  (一)體悟生命橋含義

  最終,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這涓涓流出的骨髓

  對小錢來說,意味著——生命的火種;

  這涓涓流出的骨髓

  對臺灣青年來說,意味著——濃濃的愛心

  這涓涓流出的骨髓

  對李博士來說,意味著——成功的喜悅

  這涓涓流出的骨髓,

  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深深的感動

  師: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著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這位就是李政道博士

  他曾被稱為奔波于兩岸的愛心使者,親自開辟了臺灣慈濟造血干細胞庫送骨髓至大陸的先河。

  齊讀:小錢得救了,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也許,小錢和這位臺灣青年永遠不會見面,這并不重要,因為兩岸同胞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思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指的是什么?

  相機板書:愛心、血脈親情

  師總結:寶島臺灣與大陸雖然被臺灣海峽所隔,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無法割斷的,這種血脈親情就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座用愛心架起的生命橋一定會永遠屹立在兩岸同胞的心中;這種血脈親情是生命的火種,必將愈燃愈烈,經久不熄,世代相傳。

  生:齊讀:“這真是一座用愛心架設的生命橋啊!”

  生:齊讀:“這真是一座用血脈親情架設的生命橋啊!”

  (二)拓展閱讀,升華主題

  一首小詩送給大家:

  生命如此美麗,活著多么美好,讓我們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關愛他人。

  當生命遇上生命,

  愛心遇上愛心,

  相信隔閡可以消除,

  海峽可以跨越,

  生命也因此更加美麗!

  海峽兩岸人民同屬炎黃子孫的后代,這濃濃的血脈親情會像詩人余光中的《鄉愁》一樣一代代傳下去。

  補充:鄉 愁

  【板書設計】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愛心

  大陸青年小錢─────────臺灣青年、李博士

  血脈親情

  【教學反思】

  以方法主線,增強課堂語言文字運用力度

  讀中引領學生了解反襯的表達方法:第一自然段是對美景的描述,而第二自然段卻是小錢不幸命運的介紹,作者之所以這樣寫,就是為了反襯、渲染,以突出小錢命運的悲慘,為此,我一方面大量美景圖片渲染,另一方面引領學生想象十八歲多么美好的年齡,十八歲的少年會干什么呢?學生在大量想象說話后,以師生接讀的方式,來襯托小錢卻只能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這一命運的悲慘。在充分的鋪墊之后,學生對反襯的方法了解水到渠成。

  以語景創設,引領學生運用轉折的表達方法。文章第4、5段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中間以“但是”為轉折,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寫臺灣青年及李博士遇到的困難,后半部分寫他們是如何做的,我把兩段話同時呈現,讓學生找共同點,進而引領學生了解轉折的表達方法,接著,結合大地震,為學生創設兩個語境,讓學生運用轉折的表達方法,在運用中,學生對臺灣青年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質也有了充分的體會,進而讓學生想象,假如小錢遇到臺灣青年,會說些什么,也水到渠成,學生想象豐富。

  在引領學生學習反襯、轉折方法的同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及對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朗讀指導時,我采用感情熏陶的方法,利用圖片、教師引導語、師生接讀的方式進行,但是關于朗讀技巧的指導,存在欠缺。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的成年 |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一二区有码免费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第一页 | 亚洲区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