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復述課文。
過程與方法:
1、查找資料的方法,與自身相結合的方法,閱讀、討論、談話等方法。
2、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培養課外閱讀的習慣。
2、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查找資料,了解水滸人物故事與同學交流,感受閱讀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我”愛讀《水滸傳》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讀詞語,并用這些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出示:特別 百聽不厭 破涕為笑 迫不及待 津津有味
2、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學習第一部分(1-3自然段)想看《水滸傳》
1.請你們自由朗讀課文的第1-3自然段,思考:“我”如何愛上讀《水滸傳》的?課文中的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了“我”對《水滸傳》的深深喜愛之情呢?讀完后用筆畫出相關的句子。
指導學生體會:
a)小時侯聽鄰居老大爺講故事,初次接觸水滸故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對于武松打虎更是百聽不厭。
b)寫在家里找到一套《水滸傳》,雖然看不懂,卻盼望能讀像《水滸傳》這樣有趣的書。
c)寫當心愛的書被大火吞沒了后,哭著要《水滸傳》,直到媽媽答應了才破涕為笑,更表明了“我”想看《水滸傳》的心情。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朗讀相關的部分。
師:通過這幾件事情,我們不難看出“我”愛上了讀《水滸傳》。
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體會了,現在請帶著自己的感情來讀一讀1-3自然段。
自由讀,指名讀。
2.齊讀1-3自然段。
帶著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我們一起來讀讀1-3自然段。
學習第二部分(4、5自然段)愛看《水滸傳》
1.默讀4、5自然段,想一想:“我”是怎么讀《水滸傳》的?
2.學生帶著問題默讀4、5自然段后匯報學習成果。
3.指名朗讀,讓學生想象畫面,深入體會“愛讀”。
a)師:我“迫不及待”地讀起來,誰能說說“迫不及待”的意思?“我”是怎么“迫不及待”地讀的?(早上……晚上……放學路上……)
b)師:“我”還怎么讀呢?(還讀了“武松打虎”)
4.品讀“武松打虎”的細致描寫,以第5自然段的描寫為劇本,小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劇。
a)自由朗讀這個自然段。
b)請小組合作排演武松打虎的小短劇,可以加上對話,看看哪個小組最精彩?
c)再次朗讀。
5.感情朗讀,讀出“我”的癡迷和喜愛,感受“我”閱讀《水滸傳》的喜悅。
帶上自己的感情讀讀這兩個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學習第三部分(6自然段)讀了《水滸傳》后的收獲
師:自由讀這個自然段,看看這個自然段又說了什么?
師:你們自己讀書的時候,有沒有象文中的“我”這樣,有自己的收獲呢?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全班交流。
師:誰來說給大家聽聽?
師:我們再一起讀讀文中“我”的收獲。
三、總結拓展
1、學到這里,我們知道了文中的“我”童年讀《水滸傳》的故事,經歷了三個過程:想看《水滸傳》——愛看《水滸傳》——讀《水滸傳》有的收獲,請你快速瀏覽一遍課文,結合老師的板書,復述課文。
2、《水滸傳》是本極有魅力的書,還有許多英雄好漢等著我們。課后請同學們閱讀《水滸傳》,完成以下作業:
a.準備一個水滸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說給同學聽。
b.辦一期以“水滸英雄人物”為主題的手抄報。
c.寫一篇論水滸英雄的小練筆。
板書:
15 童年讀《水滸傳》
想看《水滸傳》——愛看《水滸傳》——讀《水滸傳》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