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會認19個生字,理解“杰作”、“受寵”、“巧奪天工”、“嘆為觀止”、“圖騰”、“憧憬”等詞語的意思。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發(fā)學生關注中國民間文化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理解中國結的寓意。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教學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法、朗讀法
教學媒體
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周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萏貏e的禮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下面呀,就請你們看著謎面來猜一猜。(出示課件)
你們猜出是什么了嗎?對,是中國結。(展示中國結)
根據(jù)課前查閱的資料,請你來談一談對中國結的了解。老師看到有很多同學都舉起了小手,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回答吧!
同學們對中國結的了解可真多。是啊,近幾年中國結特別流行,幾乎成了家家戶戶喜愛的一種飾物,尤其是春節(jié)的時候,人們都挑選自己喜歡的中國結帶回家,也把喜慶和幸福帶回家。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中國結,一起去了解它的變化無窮,去感受它特有的風韻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24頁,在讀課文之前,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话呀痂匙,(屏幕出示金鑰匙)請你給大家讀一讀。下面就用金鑰匙教給我們的方法讀一讀這篇課文吧!(出示課文)這篇課文出現(xiàn)了很多生詞,你們會讀嗎。(出示生詞)請你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一讀,你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孩子!這些詞語都讀對了!現(xiàn)在誰來說一說你由課文題目“中國結”推想出了課文會寫哪些內(nèi)容,你們都是一個個善于思考的孩子!根據(jù)同學們的回答,老師總結了以下幾點:(出示課件)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習第二自然段
中國結是如何受到人們的喜愛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把說明中國結受到喜愛的句子畫出來。你們找到并畫出來了嗎?我們一起看看這位同學是這樣畫的,由此可以看出寵愛中國結的人真是遍及祖國的各個角落呀!孩子們,就帶著你們對中國結的喜愛美美地讀一讀這個句子吧!這一自然段在說明中國結受寵的同時,也帶出了中國結的特點。
2.重點體會3、4、5自然段,理解中國結的豐富內(nèi)涵及其象征意義。
同學們,中國結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不論是莊重的場合還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的身影;不管是孩子們還是歸國的老華僑都以胸前掛著中國結而自豪,難道它受寵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它美麗典雅的造型嗎。現(xiàn)在就讓我們讀讀課文的3—5自然段,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仔細地閱讀品味,來感受一下中國結受寵的原因。看看這幾段話里哪些句子觸動了你的心靈,使你情不自禁生出贊美之心。
(出示句子)你的朗讀格外強調(diào)了這兩個地方:巧妙編織,巧奪天工。這可不是一般的編織,你們看:(出示課件)
從你們的表情中,老師看出了你們對中國結的贊嘆。是呀!就這么一綰、一穿、一纏、一繞、一編、一結,一根紅繩就成了一個工藝品,真可謂───(點擊)
你來談一談你是怎樣理解“巧奪天工”這個詞語的。說得好極了!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在課文中形容編織中國結的技藝極其精巧。的確“巧奪天工”在這里既簡潔又傳神,當你了解了這一點后,老師相信讀這個句子你一定會有別樣的感受,同桌互相讀一讀吧!
(出示句子)一個小小的飾品,竟能起到這種畫龍點睛的作用。中國結的美麗讓我們——嘆為觀止。想一想:為什么會令人“嘆為觀止”?
這可不是一般的贊嘆,這是對一個事物好到極點的贊美,自己試著再讀一讀,讀出這種贊美。
中國結真不愧是民間藝人的杰作,它凝聚著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將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老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讀這個句子。(出示句子)
看著這些紅色的詞,體會一下它們的含義,再讀一讀,一定有不同的感覺。這里有個詞特別生僻,“圖騰”,了解它嗎?周老師就舉個例子來說吧!人們常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是中國人最崇拜的動物,它就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也就是中華民族的標志。
優(yōu)美的排比句寫出了中國結豐富的寓意,那么中國結只代表這些寓意嗎,你還看見過哪兒掛著中國結,它有什么不同的寓意。省略號讓你們想象出了什么。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呀!有的同學想到了掛在車上,代表“一路平安”;掛在商店,代表“生意興隆”;還有的同學說掛在書房,代表“學習進步”;掛在皮包上,代表“快樂健康”,看來,中國結確實具有豐富的寓意,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好這個排比句。
你們的激情打動了我,使我也情不自禁地想和大家一起讀,讓我們師生合作讀,讀出這美好的感覺吧!
(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你是怎樣理解“中國心”和“中國情”的。你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這是由中國結的特點決定的。
四、品讀重點,深究寓意
1.學習第五自然段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中國結是怎樣編制而成的。(出示課件)
你們觀察得真仔細。對,圍繞一個起點由一根絲繩纏結而成。課文中有一句話就寫到了中國結獨特的編織方法,請你畫出來。
(出示句子)“不離不棄”的是什么,同桌可以互相交流交流。我們來聽聽這位同學是這樣說的,說得很好!是絲線的頭。怪不得海外華人特別喜歡中國結,
文中的“頭”為什么加了引號,你是怎樣理解的。有的同學很會讀書,從課文中找到了答案。(出示句子)這位同學是這樣說的,你是個善于思索的孩子,能聯(lián)系上文來理解“頭”的含義,這種讀書方法很好。誰還想談談自己的感受。
中國結深受人們的喜愛,它的奧妙就在這個頭上,這個“頭”就是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xiāng)土,中國結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征,因此中國結又被稱為“同心結”。
2.學習第6自然段
中國結是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因此——(引讀第6自然段)
五、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中國結不僅代表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凝聚于團圓,而且寓意著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中國結表現(xiàn)著中國心,飽含著中國情。讓我們帶著對中國結的喜愛一起來聽聽這首歌。
課文中有許多地方描寫了中國結的美麗和人們對它的喜愛,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一讀,背一背吧。
六、作業(yè)設計
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一讀,背一背吧。
板書設計:
工藝巧奪天工
受寵 中國結 造型變化無窮 中國情
有豐富的象征意義
教學反思: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他們對于中國結這種飾物很喜歡,但對于它所包含的深刻寓意并不了解,學習時他們很可能忽略對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對于這樣一篇語句優(yōu)美,內(nèi)涵豐富的文章,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中國結的寓意,體會其中飽含的中國情、中國心無疑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特別是對于“頭”這個詞的理解,如何把實物說明與象征意義結合起來,使學生明白這個“頭”包含有兩層的意思:表面指的是編結中國結的那根繩子的起點,實際上指的是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xiāng)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教師要循循善誘,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詞語。從而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