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歸納課文中記敘的長征途中四個事例。
2.了解長征途中的艱難困苦,體會老一輩革命家的堅定的革命信念。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中記敘的長征中的四個事例。
教學難點:
了解長征途中的艱難困苦,體會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堅定的革命信念。
教學過程:
一. 課題引入,質疑。
1. 板書詞語:長征
(1) 讀詞語
(2) 簡要介紹長征,重點在當時條件的惡劣。
2. 板書課題
3.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惑?
二. 整體感知,初探。
1. 讀課文,簡單了解課文內容。
2.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課文中不明白的詞語。
正確認讀下列詞語。
圍剿 襁褓 封鎖線 顛落
消耗 嚴峻 奄奄一息 取之不盡
理解詞義:
圍剿 奄奄一息 取之不盡
3. 課題中的嬰兒指誰?共介紹了她長征途中幾件事?
4. 分組朗讀這四個事例。
三. 再讀課文,理解。
1. 學習概括節意。
(1) 朗讀課文第3、4小節。
(2) 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誰做了一件什么事,結果如何?”的句式簡要說說第一個事例。
2. 小組學習第2、3、4個事例,概括節意。
3. 朗讀課文最后一節,思考:“走”為什么要加雙引號?
有過長征經歷的賀捷生奶奶對以后的生活會有怎樣的態度?
4. 總結:長征時,賀捷生只是未滿周歲的嬰兒,是父母抱著她走完長征的。她同樣經受了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而父輩們堅定的革命信念、頑強的革命意志激勵著賀捷生。
A齊讀課文,進一步體會革命家的堅定信念。
B出示句子“賀捷生奶奶喝著野菜湯“走”完了長征路,這段經歷成為她一生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1) 讀句
(2) 思考:①“走”為什么加引號?
②如何理解“這段經歷成為她一生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這句話。(因為長征時賀捷生只是未滿周歲的嬰兒,是父母親抱著她走完長征路的。她同樣感受了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而父輩們堅定的革命信念、頑強的革命意志激勵著賀捷生。)
四. 翻閱資料,激志。
閱讀相關讀物,了解在各種艱辛條件下成長的偉人故事。
板書設計:
“走”完長征的嬰兒
1.剛剛誕生18天
2.一次過封鎖線
3.一次突圍后
4.過草地時 教學設計意圖
了解長征,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
為理解課文內容掃除詞語障礙
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給學生以句式,幫助學生準確概括內容
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更能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