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結合有關詞語理解句子。
3、知道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征,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通過品讀、感悟、交流,對學生觀察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障礙進行診斷與矯治。
教學過程:
一、影片導入,基礎性診斷
1、觀看影片《開國大典》片段讓學生仔細觀察天安門的布局,指名學生口述。
師:想不想去游覽一次?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游覽天安門廣場。
2、板書課題。
二、品讀課文,優化新授
(一)、自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詞。
先讓學生通讀一遍,注意讀通讀順課文,然后讓學生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么?(板書:最寬廣、最壯麗)
(二)、住重點詞句,探究課文內容、語言表達
師:作者為了突出天安門廣場最寬廣、最壯麗的特點,主要寫了天安門廣場哪些景物和場景?
1、學習第二節
(1)、自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地方?
(2)、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3)、討論理解:你覺得天安門怎樣?是從哪看它的雄偉壯麗的?(相機理解:雕梁畫棟,漢白玉、華表、蟠龍花紋、格外挺拔)(在此基礎上還要抓住“紅、黃、藍”等詞體會天安門的雄偉壯麗)
(4)、看圖激情,師聲情并茂介紹畫面。
(5)、導讀出對天安門廣場的贊美。
2、學習第三節
(1)、小結第二節學法。
(2)、自學第三節。
(3)、匯報交流自學情況。
3、學習第四節
(1)、指名讀課文,注意理解“向往”“象征”。
(2)、思考:為什么全國各族人民“無比向往”天安門?為什么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征?
(3)、觀看影片《開國大典》片段。
(4)、指導用自豪的語氣朗讀。
4、學習五、六節
(1)、讀第五節,理解“曙光、晨曦、雄姿、旭日”等詞。
(2)、指名讀,思考:“升旗儀式”什么時候舉行?你怎么理解“五星紅旗”與旭日“一同升起”?
(3)、自由練讀,邊讀邊想象,晨曦中天安門城樓的雄姿。
(4)、自由輕聲讀第六節。
思考:節日到來時,天安門廣場怎么樣?夜晚的天安門廣場又是怎樣?
(5)、幻燈出示“每當節日到來,天安門廣場更是(),()。無數盆鮮花組成(),把廣場裝點得猶如()的大花園。入夜,(),(),天安門廣場()。來自祖國各地的人們(),()。()與()輝映,()伴()齊飛,天安門廣場()起來了!
討論填空,看圖理解,所填詞語。
(6)、指導朗讀:看到這么美好的景象,這么熱鬧的場面,你們心里感到怎樣?
(指導讀出欣喜、激動)
三、二次感知,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1、師:同學們,現在我們再讀第二節,相信大家必定還有收獲。
2、自由讀,邊讀邊作記號,用“~~~~~”畫出表示事物的詞。用“——”畫出表示方位轉換的詞。
3、匯報交流,師生總結。
(廣場北端)天安門—(前)—金水河—(上)—金水橋—(兩旁)—華表—(上面)—
4、小結方法。
告訴學生這是轉換方法的一種,即從一種景物開始逐步承接轉換。我們寫一處景物時通常要運用這種方法。
5、適時遷移,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師:剛才我們知道了一種描寫景物的方法,現在大家現學現用,選擇一處景物寫一段話,同桌可以交流
(2)、匯報交流,師生評價。
四、共同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