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借助字典來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并理解“賦予”、“焦慮”、“衰竭”、“不假思索”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有感情朗讀父親的語言。
3、了解父親為女兒捐腎給予她第二次生命,讓學生體會父親對女兒那偉大的愛。
教學重難點
1、能借助字典來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并理解“賦予”、“焦慮”、“衰竭”、“不假思索”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讓學生體會父親對女兒那偉大的愛。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師:母親十月懷胎,賦予了我們寶貴的生命,你們想對偉大的母親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2、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學生質(zhì)疑)
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走進課文,輕聲朗讀課文。
2、交流。
板書:爸爸 賦予
(2)理解“賦予”、“衰竭”的意思。
(賦予:交給;衰竭:由于疾病嚴重而生理機能極度減弱;)
(3)了解“腎功能衰竭”這種疾病。
三、研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父親幾次挽救了我的生命?并完成練習。
板書:女兒出生才5天 跑一整天找藥
女兒10歲 捐腎給女兒
2、哪一次讓你最感動呢?讀一讀相應的小節(jié),劃出讓你感動的內(nèi)容。
3、交流體會父親對我的愛。
4、感情朗讀。
(1)理解“不假思索”的意思。(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果斷。)
(2)師:為什么經(jīng)過檢驗發(fā)現(xiàn)有3個人的腎臟適合我,而爸爸還是堅持把自己的腎給我呢?
(3)爸爸口中的 “排斥”和我口中的 “排斥”意思一樣嗎?
(4)朗讀爸爸說的話,讀出他的堅決。
5、師:是呀!正是爸爸對我的這份偉大的愛,讓他如此樂于為自己的孩子作出貢獻,也讓他如此堅決地作出犧牲。讓我們看看爸爸當時的心聲。
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爸爸對孩子無私的愛。
6、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人需要得到大家的幫助,幸運的是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幫助別人的行列當中,因為他們知道因為自己捐獻的器官能夠一個本來絕望的病人獲得第二次生命,對這樣一些人,你們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學生交流。
課后小結
四、復習鞏固。
1、流利地朗讀課文,讀讀課文中的新詞。
2、用“如愿以償”和“不假思索”造句。
課后習題
五、拓展作業(yè)。
1、作業(yè)。
2、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