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通讀課文,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課文寫了郊外原野的哪些景物,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寫了郊外原野的哪些景物,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1、 生字卡片。
2、 有關秋天景物的圖片資料。課文錄音。
四、教學過程
(一)播放錄音,激發興趣。
1、 導入:同學們,你們是否還記得有這么一篇課文《秋天到了》?我們一起背一背,好嗎?一、二背: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天那么藍……“讓我們一起欣賞《秋天的原野》(板書課題)
(播放有關秋天的圖片,學生欣賞)
2、 學生說說欣賞秋景后的感受。
(二)自讀課文,反饋交流。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并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指名輪流讀課文檢查學生誦讀情況。
3、 其他同學反饋剛才傾聽的情況,進行正音。
4、 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說一說這些生字在讀音和書寫上要注意什么,教師強調。
5、 分段讀課文,鞏固生字新詞的認讀。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 播放錄音,學生傾聽并完成任務。
(1) 給自然段表序號。
(2) 想一想,課文描寫了哪些景色?
(3) 寫了哪些景物?在文中找出這些景物,并用橫線畫出來。
2、 小組合作交流,完成任務。
3、 指名反饋交流:
(1)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色?(秋天郊外原野的美麗景色)
(2) 寫了哪些景物?(天空、小塘、蘆葦、白鵝、楓葉、稻田、晚霞、炊煙、牧童、大雁等景物)
(四)再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情感。
1、 課文寫了郊外原野的許多景物,在這些景物中你覺得哪些景物寫得好,用“~~~~”畫出來,讀一讀,讀出自己的感受來。
2、 學生互相交流讀后的體會。
3、 指名學生反饋。
4、 學生自由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5、 比讀,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6、 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篇課文寫得非常優美,通過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郊外原野的美麗景色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我們在寫作文時,也可以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這樣不僅能使文章寫得生動而優美,而且能表達自己的情感。
(六)作業。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3、 畫一幅秋天的畫。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總結全文,學習作者善于觀察身邊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 背誦第2——4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善于觀察身邊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2、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背誦第2——4自然段。
三、教學準備
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作品展示,導入新課。
1、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感受到郊外原野景色的美麗,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的寫法把文章寫得很優美。這節課,我們先來領略一下你們畫筆下的秋天。
2、 學生作品展示并簡單地介紹自己的作品。
3、 小結:你們畫得真棒,書得也很棒!讓我們用掌聲鼓勵自己。
4、 導入新課。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完成練習,鞏固課文內容。
1、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 課文寫了——、——、——、——、——、——、——、——、——等景物,并抓住了景物的——的特點來寫。
(2) “天空被秋風擦拭得干凈而明亮,像一快寶石。”這句話是一個——句,把——比作——,寫出了———特點,也寫出了作者———之情。
(3) 山谷了楓樹的葉子,不知道是喝了過量的酒,還是為了向秋天表示它們無限的熱情,紅得像一團火焰似的。“這句作者運用了——和——寫法,寫出了————特點。
2、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3、 指名反饋
4、 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喜愛地、贊美地、喜悅地)
5、 文章能寫得這么美,景物寫得這么有特點,你覺得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善于觀察,留心生活)
(三)背誦課文2——4自然段。
1、 學生當堂背誦。
2、 指名背誦。
(四)總結全文。
(五)作業。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繼續背誦2——4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