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能力,想像詩所描繪的畫面;
3、體會詩人濃濃的愁緒。
二、教學重難點
想象詩的畫面,體會詩人感情。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準備
收集作者的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受魅力。
1、介紹《楓橋夜泊》的深遠影響,導入新課。
2、讀詩題,理解詩題。
3、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激情誦讀。
(二)讀通詩句,初步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3、再讀古詩,讀出自己的感受。
(三)賞析品味,體會意境。
1、抓住“客”字,理解詩人孤獨寂寞、思念家鄉(xiāng)之愁。
2、介紹作者,補充資料,理解詩人人生求索之愁、憂國憂民之愁。
3、詩人的愁緒,是通過什么表現(xiàn)出來的?
4、從哪些景物中,你能感覺到詩人的憂愁?
5、創(chuàng)設情境,朗讀、背誦。
(四)開闊視野,拓展延伸。
1、你想對滿懷愁緒的詩人說些什么?
2、在詩意的氛圍中,齊聲誦讀詩文。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