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鞏固寫事方法,提高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與學生對話交流,恰當選材,突出文章特點。
3.指導學生如何謀篇布局、將事情記敘具體。
教學重點、難點:
1.恰當的選擇寫作材料。
2.文章條理清楚、結構完整、內容充實。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交流寫作素材,激發寫作情感,初擬作文。
教學過程:
一、指導課前預習。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有人發現了長著臉譜的南瓜。有一戶人家的大花貓和小老鼠竟成了好朋友……像這樣有趣的事兒不勝枚舉。請大家通過各種途徑找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情,然后我們一起交流,好嗎?
二、指導課堂作文。
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發生著許多新奇有趣的事。這節課我們就來寫一寫這些有趣的事。
1.認真交流,共享素材。
⑴小組同學交流搜集到的趣事。
同桌練說(要介紹得知趣事的來源;要突出這件事的有趣;要詳細的交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
⑵全班同學交流趣事。
教師指導學生按照上述方法練說。在交流的基礎上選擇寫作的素材。
2.明確寫作要求,初步完成作文。
⑴同學們,請你選擇在自己身邊發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寫一篇作文。
⑵練習寫趣事,要明確中心,指導學生在書寫行文時要條理清晰,要層次分明,語言要準確、生動,真正寫出趣事的“趣”以及自己對趣事的真實感受。
⑶學生練習起草,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修改草稿,謄寫作文。
教學過程:
一、學生完成作文之后,互相閱讀,交流。
引導學生明確重點,該交待哪些方面內容?(或:你認為哪些內容應特別介紹清楚?)
二、學生自讀草稿,各自朗讀修改。
三、小組互讀草稿,互相修改。
四、謄寫作文。
五、教師批改后講評,生再改,訂正錯誤,并最終謄寫在定稿本上。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講評學生作文。
教學過程:
一、點評本次習作情況,給予表揚,肯定成績,指出問題。
二、復習習作要求。
三、優作欣賞。
四、各自修改,訂正。